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5篇
农学   6篇
  9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31.
以加拿大抗白粉病豌豆Mp1807为母本、绿子叶品种Graf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系统法选育,多生态区试验进行丰产性、适应性以及根腐病和白粉病抗性评价,以及2012 — 2014年在全国春播区13个试点和冬播区8个试点进行适应性和丰产性试验,结果表明,陇豌1号耐根腐病、中抗白粉病,产量高、稳产性能好;株型紧凑,矮秆,直立生长,株蔓粗壮,抗倒伏。春播组试验平均产量2 855.25 kg/hm2,较对照增产18.39%,最高产量5 564.2 kg/hm2;冬播组试验产量2 349.90 kg/hm2,较对照增产12.75%。该品种适宜在春播区甘肃兰州及甘南卓尼、内蒙古达拉特、宁夏隆德、青海西宁、西藏拉萨以及冬播区江苏如皋、四川成都、重庆永川、江苏南京、陕西安康等地种植,特别适宜在西北灌溉农业区和年降水量在350~500 mm的雨养农业区种植。  相似文献   
32.
为确定对春播豌豆安全高效的除草剂种类及其剂量,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对5种茎叶除草剂进行防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供试除草剂均可用于豌豆田。其中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450~600 mL/hm2总防效最好,480 g/L灭草松水剂3 000~4 500 mL/hm2、10%精喹禾灵乳油900 mL/hm2、80%阔草清水分散粒剂45 g/hm2和24%烯草酮乳油675 mL/hm2均可有效防除豌豆田杂草。10%精喹禾灵乳油900 mL/hm2和80%阔草清水分散粒剂30~45 g/hm2处理增产效果显著,均较对照增产10%以上。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450 mL/hm2处理较对照增产9.59%。综合考虑除草效果和安全性,推荐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450 mL/hm2、480 g/L灭草松水剂3 000 mL/hm2、10%精喹禾灵乳油900 mL/hm2和80%阔草清水分散粒剂45 g/hm2用于豌豆田杂草防除。  相似文献   
33.
病毒和细菌类生物制剂防治美国白蛾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和苏云金杆菌对美国白蛾幼虫进行了防治试验,效果均在74%以上。生物防治能有效地保护人居环境不受污染,保护自然界天敌,形成自控的生态系统。降低美国白蛾的危害。  相似文献   
34.
陈阿丽  王昶远 《林业科技》2005,30(1):26-26,28
1979年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传入辽宁省后,由于缺乏对该虫生活史、生物学特性的认识,加之没有成型而有效的防治方法,开始便大面积使用剧毒化学农药,如敌百虫、敌敌畏、马拉硫磷和菊酯类药剂,这些农药不仅对环境污染严重,而且畜禽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为探索无污染或少污染,对人、畜安全,而且可有效的控制美国白蛾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5.
研究了两步法制备新型固体醇燃料的工艺,详细讨论了各种影响因素,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70℃,固体醇燃料的化学组分分别为分散剂1.30%,硬脂酸4.76%,NaOH0.62%,工业乙醇90.73%,蒸馏水2.59%。制得的固体醇燃料的熔点为52℃,热值为-28.47kJ/g,火焰最高温度为718℃,其燃烧时不产生黑烟和有害气体,对环境友好。由燃烧实验得到固体醇燃料的燃烧速率方程,从而揭示了固体醇燃料的定量燃烧规律。  相似文献   
36.
藜麦是深受大众喜爱的新兴粮饲兼用型作物,霜霉病是危害藜麦最严重的全球性病害。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霜霉病最简便、经济和有效的措施。为更好地了解国内外藜麦霜霉病抗性研究动态,本文阐述了藜麦霜霉病的寄主范围、专化性和宿主跳跃现象;比较分析了抗性鉴定时期、方法、评价指标和模型,确认室内离体叶片接菌法是藜麦霜霉病抗性鉴定可靠有效的方法;藜麦栽培种的抗性变异大,野生近缘种存在丰富的抗性资源;从藜麦生育期、皂苷含量、气孔性状、激素代谢和抗性分子机制等方面阐述了其初步的抗性机理。目前,藜麦与Peronospora variabilis的互作机理仍不清楚,还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7.
为研究豌豆白粉病抗病性与各生理指标间的关系,选取4种抗性不同的豌豆品种为试材,测定各品种间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抗性品种中叶绿素含量、POD、PPO活性和PAL活性随豌豆白粉病抗性减弱而降低;CAT活性随豌豆白粉病抗性减弱而升高;SOD活性与豌豆白粉病抗性没有明显变化规律。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抗感病品种间叶绿素含量、PPO活性、PAL活性和CAT活性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可以用叶绿素含量、PPO活性、PAL活性和CAT活性来反映对豌豆白粉病抗性的强弱。  相似文献   
38.
选用5%阿维菌素(爱福丁)乳油800倍液、2.4%阿维.高氯可湿性粉剂、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1 500倍液、20%斑潜净乳油1 500倍液,以清水为对照对豌豆彩潜蝇进行了田间药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4%阿维.高氯防治效果最好,施药后10 d的防效达89.0%;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1 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差,施药后10 d的防效仅达72.6%。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施药后10 d在0.05水平上各处理间差异显著(F=3.714,P=0.042<0.05),2.4%阿维.高氯与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 500倍液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余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39.
以陇豌1号为材料,设置每667㎡4万株、6万株、8万株、10万株、12万株、14万株、16万株和20万株8个密度梯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其株高、单株荚数、双荚率、荚粒数及百粒重均产生影响.且随着密度增加均呈下降趋势;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陇豌1号在西北豌豆种植区密度为12万株/667㎡左右为最适.  相似文献   
40.
陇豌1号在西北豌豆种植区最适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