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46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8篇
  21篇
综合类   105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焉耆黑蘑菇驯化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焉耆黑蘑菇(Agaricus gennadii(Chot.et Boud.)P.D.Orton)是新疆特有优质野生食用菌,但目前还未人工驯化栽培。利用组织分离法分离菌种,并将焉耆黑蘑菇驯化成功。研究结果表明:焉耆黑蘑菇可以在青草(870g/kg)为主料,麸皮(100g/kg)、石灰(30g/kg)为辅料的培养料上正常生长发育,接种到子实体采收约70~90d,1a可栽培2次。  相似文献   
92.
新疆天山雪莲组培快繁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疆天山雪莲组培快繁技术。[方法]以新疆雪莲切除根部的无菌苗,或无菌苗的真叶,或者直接采集野生的新疆雪莲幼嫩部位作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及丛生芽分化、丛生芽增殖继代培养、生根培养和组培苗移栽试验。[结果]新疆天山雪莲外植体在MS+NAA 2 mg/L+6-BA 0.5 mg/L和MS+6-BA 1.0+NAA 0.1 mg/L+2,4-D 0.1 mg/L培养基上可诱导产生大量的丛生芽;在MS+6-BA 0.5 mg/L+NAA 2.0 mg/L和MS+6-BA 0.5 mg/L+NAA 0.01 mg/L培养基上交替培养,丛生芽继代快速增殖率达1.0∶3.5;组培苗在MS+NAA 0.2 mg/L培养基上诱导生根,生根率达83%;生根的雪莲组培苗经炼苗和移栽后成活,生长健壮。[结论]该研究建立的快繁技术为雪莲野生资源保护和产业化发展开拓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3.
以薰衣草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了薰衣草高频植株再生系统,为薰衣草规模化快繁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以6-BA,NAA,IBA,Ce(NO3)2,Na2MoO4及蔗糖为实验因子,芽分化率为测定指标,通过L18(61×36)正交实验,筛选了薰衣草芽分化的最佳组合:MS培养基中含有6-BA 2.0 mg/L,NAA 0.5 mg/L,IBA 0.15 mg/L,Ce(NO3)2 10 mg/L,Na2MoO4 0.5 mg/L及蔗糖15 g/L.通过L9(34)正交实验,筛选了1种宜于薰衣草生根的理想培养基,即MS+IAA 0.5 mg/L+NAA 0.1 mg/L+蔗糖15 g/L+活性炭1.0 g/L.  相似文献   
94.
程娜  姚大年  张文明  王晓军  赵民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181-3182,3226
选用带有天山雪莲冷诱导蛋白基因的栽体pCAMBIA1304,通过根癌农杆菌EHA105介导,将其转到薰衣草愈伤组织中.经潮霉素筛选,获得抗性愈伤组织,抗性愈伤率为35.3%.经GFP瞬时检测和PCR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薰衣草基因组中.从而有可能提高薰衣草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95.
基于创新素质培养的生态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王惠  王晓军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4):191-192
实验教学在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生态学实验课程教学的改革实践,从优化实验教学内容、调整实验结构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和改变考评方法四方面探讨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在生态学实验课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等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96.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10种菊酯类农药对水稻二化螟幼虫的生物活性,以及高效氯氟氰菊酯5种剂型对二化螟幼虫的生物活性差异。结果表明:高效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S-氰戊菊酯、溴氰菊酯、甲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乙氰菊酯、醚菊酯、氟硅菊酯对水稻二化螟幼虫均有较高的活性,LD50(μg/头)分别为0.0017,0.0039,0.0043,0.0070,0.0071,0.0116,0.0119,0.714,0.1779,0.3858,其活性分别是对照药剂三唑磷的0.3 ̄141.59倍,是甲胺磷的2.07 ̄469.06倍。高效氯氟氰菊酯5剂型对二化螟3龄幼虫的生物活性略有差异,LC50(mg/L)值分别为:0.0945(EW),0.1089(EC),0.1174(ME),0.1232(SC),0.1591(WP)。  相似文献   
97.
以α—对氯苯基甘氨酸为起始原料,经N—甲酰化后,与2—氯丙烯腈进行1,3—偶极环化加成反应,得到中间体2—(对氯苯基)吡咯—3—腈;该中间体经吡咯环上的Vilsmeier甲酰化后,与伯胺R^1NH2进行加成反应及进一步的溴化,合成了9个2—(对氯苯基)吡咯—3—腈类新化合物。化合物结构经MS和^1H NMR分析确认。初步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显示了良好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98.
徐花17号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2008年选育的以中间材料徐9135-14(油料所31269 ×徐州68-4)作母本,中果型早熟品种花28作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选择选育而成的早熟小果型花生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早熟、外观品质优良、抗病性和抗旱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该品种2013年1月通过国家花生新品种鉴定委员会通过,建议在黄淮海、华北花生产区种植.该文综述了早熟小果型花生新品种徐花17号的选育进程、产量表现、品质特性及品种优缺点,并详述了徐花17高产栽培技术,以期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
为评价农药对家蚕的环境安全性,作者采用毒叶饲喂法在室内测定了91种农药对家蚕(Bombyx mori L.)的急性毒性,并根据其毒性范围进行分级,结果表明:有30种药剂的LC50<0.5mg/kg桑叶,属于剧毒级,包括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联苯菊酯、虫酰肼、三唑磷等;有15种药剂的LC50为0.5~20mg/kg桑叶,属于高毒级,如丁硫克百威、虫螨腈、杀铃脲、氟虫腈、噻嗪酮、高渗氯胺磷、敌百虫;19种药剂的LC50为20~200mg/kg桑叶,属于中等毒级;27种药剂的LC50>200mg/kg桑叶,属于低毒级。  相似文献   
100.
盐渍化土壤枸杞叶养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11-A拟饱和最优回归试验,研究了盐渍化土壤枸杞园不同氮磷钾配比、不同生育期、枸杞叶片养分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较优的氮磷钾配比,叶片养分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2 a间叶片全氮含量在全生育期均呈"M"型变化趋势,全磷变化不大,基本趋于平缓,全钾在现蕾初期含量较高,到秋果后期含量逐渐降低;中度盐渍化土壤叶片养分变化与轻度及非盐渍化土壤叶片养分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