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0篇
  5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安阳县位于豫北地区,在该县安阳河、漳河沿岸有大面积的砂土地,土壤润泽,排水方便,非常适合铁棍山药生长。在砂土地栽培铁棍山药是一种理想的栽培方式。但是,砂土地的保水保肥性差,需要大量的有机无机肥,如何做到合理的肥水供应,以促进铁棍山药的高产高效呢?近年来,农技部门在砂土地铁棍山药栽培中安排了大量的试验,开展了铁棍山药水肥一体化灌溉和施肥制度研究,探索和总结了  相似文献   
12.
以砂梨品种'早生新水'、'翠冠'、'黄花'、'圆黄'和'沪1号'为试材,对2008~2010年大棚与露地梨花粉量、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长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年中,2008年和2010年大棚比露地梨花粉量少,2009年则稍多;大棚比露地梨花粉萌发率低,花粉管短.大棚栽培下梨花粉量2009年>2008年>2010年(早生新水除外),梨花粉萌发率2009年比2008年稍高(黄花除外),2010年最低,甚至大棚翠冠不萌发,梨花粉管长度2009年最长.露地梨花粉量和花粉萌发率2008年最高,梨花粉管长度2009年较长.3年中大棚早生新水花粉量相对最少,花粉萌发率最低;露地黄花和圆黄花粉萌发率高,其中2008年露地黄花花粉萌发率最高,为81.01%,且两者不但花粉萌发率高,花粉量也多,花粉管较长.温度在花粉活力及座果率中起关键作用.生产上应选择亲和力好、花粉量大和花粉生活力强的花粉作授粉用.  相似文献   
13.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选用15%茚虫威(SC)2000、3000、4000倍液,可有效地控制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为害,药后14d防治效果分别比10%吡虫啉高48.81%、47.58%、47.77%,经方差分析,达到极显著水平。同时,该药剂在茶园中使用后对蜘蛛等天敌昆虫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4.
<正>他乡频报水为患,此处求津眼望穿。今年麦播以来,河南省各地降雨较往年普遍偏少,大部分地区发生了秋旱,尤其以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旱情最严重。全省大中小型水库较多年同期均值少蓄水13.27亿立方米,我省受旱耕地高峰时更是达到127亿平方米……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无不警示着我们:抓好田间管理,确保小麦安全生产是确保小麦丰收工作的重中之重。历年来,全面加强和扎实做好农业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是农业部一直紧抓的头等大事。2008年,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在江苏召开了全国小麦生产形势分析会,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具体指导意见;2009年,农业部派出10个督导组,确保秋冬种  相似文献   
15.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选用10%除尽(Sc)1000倍液,可有效地控制茶假眼小绿叶蝉的为害,药后7~14d防治效果达95%以上。同时,该药剂在茶园中使用后对蜘蛛等天敌昆虫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6.
以大棚‘早生新水’露白期和白蕾期的花枝为试材,在25、35、40℃下分别处理不同时间来模拟高温对花粉量和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露白期,25℃时花粉量没有明显变化,花粉萌发率增加53%以上;35℃高温下花粉量增加多达46%,每花药为5 000粒,花粉萌发率也较高;40℃高温下花粉量、花粉萌发率处理2h之后就显著下降。白蕾期比露白期的花粉量多,25℃时花粉量没有明显变化,而花粉萌发率处理6h后升高;35℃高温下花粉量明显减少,每花药为2 000粒,花粉萌发率在处理6h后急剧下降;40℃高温下花粉量和花粉萌发率均显著下降。不同温度处理后,将花枝在25℃进行修复试验(处理4h)。不同处理修复前和修复后的花粉萌发率变化不明显,因此高温对不同时期花粉活力的影响均不可逆转。与花粉量、花粉萌发率相比,高温对花粉管生长影响小。因此,在设施栽培过程中应严格管控花期的温度,尽量避免35℃以上高温长时间出现。  相似文献   
17.
介绍茶树主要害虫的种类识别方法和主要为害特征,从农业防控技术、生物防控技术、性引诱捕杀技术、物理防控技术和化学防控技术等方面阐述了茶树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8.
S·B增产剂由多种矿物质提炼出来的微量元素组成,其超高产机理是调节大豆生长发育条件和内源激素,刺激大豆的生长,激活大豆内在潜力,利用生物调控技术,最大限度提高根瘤菌的发育和固氮作用,使分枝增多,结荚多,植株粗壮,抗病性强。为验证S·B增产剂的增产效果,2008年八五一一农场进行了应用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19.
20.
通过对6个酱类生产企业从原料,曲胚、酱胚、半成品、成品的分离、培养计数、归类和鉴定的微生物分析,得出酱类产品不同发酵阶段霉菌、酵母、细菌出现消长的现象,这与发酵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及代谢产物有关。对永丰辣酱和岳阳蚕豆酱中的主要霉菌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确定了永丰辣酱中主要的优势霉菌为米曲霉和黑曲霉,岳阳蚕豆酱中主要的优势菌为米曲霉。利用VITEK2对易引起辣酱产品胀包现象的细菌进行鉴定,并确定引起辣酱胀包现象的主要优势细菌为耶尔氏菌、甲基杆菌属、鲁沃夫不动杆菌。对6个酱类企业从原料、半成品和成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_1的监测。结果发现,按照目前行业的发酵工艺,黄曲霉毒素B_1严重超标的问题主要是制曲和发酵过程中滋生了黄曲霉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