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0篇
  5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选用10%除尽(SC)1000倍液,可有效地控制茶假眼小绿叶蝉的为害,药后7~14d防治效果达95%以上。同时,该药剂在茶园中使用后对蜘蛛等天敌昆虫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42.
军配盲蝽是茶网蝽的主要天敌,对茶网蝽的发生有较为明显的控制作用。文章介绍了该天敌的分布与发生情况、形态特征、生活习性、捕食能力和田间保护,以期为该天敌的识别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笔者以"翠冠"梨为试材,于花后30d用梨果灵涂抹果柄,研究梨果灵对"翠冠"梨果实生长及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涂抹梨果灵对"翠冠"梨果实生长有促进作用,可增加果柄粗度、果实纵径和横径,从而增大果实。与不涂抹对照相比,果实硬度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可滴定酸含量也有降低趋势,可溶性总糖增加。果实提前5d成熟。在25℃下贮藏,根据果实糖酸含量变化情况,涂抹梨果灵的果实可贮藏12d,而不涂抹对照贮藏16d;在4℃下贮30d后,第28d涂抹梨果灵果实的可滴定酸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与不涂抹对照间差异不明显,品质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44.
哈维多特生态有机肥是由哈尔滨多伦多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该肥料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以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生产的优质有机质为原料,根据作物需肥特点配以适量速效养分,加入先进的并经过本地驯化的植物促生菌群,采用先进工艺开发的绿色肥料。  相似文献   
45.
茶树病虫害预测预报方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概略地回顾评述了茶树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方法,介绍了现代信息技术如卫星遥感、昆虫雷达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在农业病害虫灾变预警中的应用,对茶树病虫害监测预警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了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46.
茶树不同成熟度叶片对茶尺蠖发育适合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饲养方法,研究了取食茶树不同成熟度的叶片对茶尺蠖发育与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嫩叶有利于茶尺蠖产卵量的增加,成叶有利于茶尺蠖幼虫生长发育,老叶则不利于茶尺蠖取食,尤其对低龄幼虫影响更大。从茶尺蠖生命表参数的变化来看,成叶较有利于茶尺蠖种群的发展,老叶上茶尺蠖种群发展最慢。但是,3种叶片均能维持茶尺蠖完成世代循环。不同茶树叶片化学物质含量分析表明,氨基酸、水分含量是影响茶尺蠖生长发育的主要营养因子。相关性分析显示,茶尺蠖不同发育阶段对叶片营养需求有所不同,嫩叶和成叶的营养成分对茶尺蠖发育存在互补的可能。  相似文献   
47.
茶树新品种材料抗病虫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鉴定法和室内接种法对15份茶树品种及新材料进行了茶云纹叶桔病的抗性鉴定,结果显示:0310、0308、0302和乌牛早等4份供试材料,在田间自然感病与室内接种致病上均表现抗茶云纹叶枯病;同时采用田间鉴定法对茶跗线螨和假眼小绿叶蝉的抗性鉴定结果:0303、0304、0305、0306、0311、碧香早等6份材料抗茶跗线螨;但15份供试材料均表现出高感或易感假眼小绿叶蝉.  相似文献   
48.
茶毛虫和茶细蛾性诱剂的田间防控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茶毛虫、茶细蛾性引诱剂在重庆、云南、河南、湖北等省茶区进行田间诱蛾试验.结果表明,性诱剂分别对茶毛虫(♂)、茶细蛾(♂)具有较强的引诱活性.通过在重庆和河南的茶园调查显示,使用性引诱剂诱杀成虫后,茶毛虫幼虫数量平均下降79.81%、76.83%;在重庆地区,第2、3代茶细蛾每平方米幼虫比空白对照区平均下降了98.67%.性引诱剂的应用,减少了靶标害虫的田间落卵量以及后代幼虫的数量,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9.
复合板和黄板对茶小绿叶蝉的诱集作用和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复合板和黄板对茶小绿叶蝉的田间诱集作用和防治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在茶园中设置复合板和黄板对小绿叶蝉成虫的诱虫量没有明显差异,但西、北朝向的复合板和黄板诱捕叶蝉数量显著高于东、南朝向.随着挂板时间的延长,板上诱虫量逐渐下降,以第10天下降较为明显.复合板和黄板对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以第7天最好,尤其是朝西方向,分别达到83.83%和84.15 %.  相似文献   
50.
2010-2012年对云南省普洱市茶黑毒蛾Dasychira baibarana Matsumura的发生规律开展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茶黑毒蛾在云南普洱市一年发生5代,6-10月为茶黑毒蛾幼虫的发生高峰期,3-4代为主害代。茶黑毒蛾幼虫历期以第1代最长,平均33-34 d,其次是第5代,平均为26 d。第2、3、4代幼虫历期为20-21 d。7-9月为茶黑毒蛾成虫的主要发生期。此外,研究发现,根据茶园茶黑毒蛾的发蛾高峰日,采用历期法预测防治时期基本可行,可按照预测的时间进行防治或适当提前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