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7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6篇
  8篇
综合类   153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为革胡子鲶科学的高密度养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4种养殖密度(35、65、95、125 kg/m3)下革胡子鲶胃和肠道纹状缘厚度、柱状细胞高、壁厚、肌肉层厚以及肠道杯状细胞大小,分析不同养殖密度对革胡子鲶消化道的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养殖30 d时,养殖密度仅影响胃和肠道中段的纹状缘厚度。35 kg/m3密度组的胃纹状缘厚度显著低于65、95和125kg/m3密度组。肠中段的纹状缘高在35、65和95 kg/m3密度组间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低于125 kg/m3密度组。养殖60 d时,35 kg/m3密度组的肠中段纹状缘显著厚于65、95和125 kg/m3密度组,但粘液细胞则显著小于65、95和125 kg/m3密度组,而65、95和125 kg/m3密度组间纹状缘高度和粘液细胞大小差异不显著。35 kg/m3密度组与65 kg/m3密度组、95 kg/m3密度组与125 kg/m3密度组肠中段和肠后段的肠壁厚和肌肉层厚无显著差异,但35和65 kg/m3密度组显著高于95和125 kg/m3密度组。[结论]养殖密度仅对革胡子鲶胃、肠道组织结构的少量测量指标有影响,与革胡子鲶的高耐受性和适宜高密度养殖的特点相一致。  相似文献   
82.
大菱鲆饥饿前后消化道的定量组织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解剖、石蜡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技术等,对大菱鲆消化道的组织结构特征以及饥饿前后消化道组织结构的变化进行了观察,测量了食道、胃和肠道纹状缘厚度、柱状细胞高、壁厚、肌层厚以及食道和肠道杯状细胞大小,并对测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大菱鲆的消化道由内至外分别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组成,食道和肠道具有杯状细胞,且从前肠到直肠杯状细胞数量增多,但粘膜皱褶逐渐变矮。食道肌肉层为内纵外环的横纹肌,而胃和肠道为内环外纵的平滑肌。饥饿10d大菱鲆的消化道纹状缘高度均无显著变化,但肠道纹状缘有断裂脱落现象;从食道到直肠柱状细胞的高度均显著降低、杯状细胞体积均显著变小;食道与胃的肌肉层厚度无显著变化,而肠道的肌肉层显著变薄。  相似文献   
83.
王晓梅  李晓东  王茜  靳婷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347-17349
[目的]探讨利用DGGE技术对中华绒螯蟹和合浦绒螯蟹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的可能性。[方法]对中华绒螯蟹5个群体和合浦绒螯蟹1个群体共180个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片段进行了PCR扩增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结果]所有PCR产物在DGGE电泳时共有2种迁移速率,合浦绒螯蟹所有个体的PCR产物的迁移速率相同,且中华绒螯蟹江都群体46.7%、仪征群体23.3%以及温州群体20.0%的个体与合浦绒螯蟹的迁移速率一致;而以上3个中华绒螯蟹群体的其他个体以及南京、盘锦群体所有个体的PCR产物在DGGE电泳时的迁移速率均相同,均快于合浦绒螯蟹,表明在中华绒螯蟹中混杂有合浦绒螯蟹的遗传标记类型。[结论]DGGE方法可用于绒螯蟹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84.
从发病鲇鱼体内分离出1株革兰氏阴性细菌SJ-2,通过细菌形态学观察、理化特性、16S rDNA测序以及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表明SJ-2菌株葡萄糖产气、氧化酶、硝酸盐还原为阳性,鸟氨酸脱羧酶、硫化氢为阴性等;进一步采用PCR方法扩增16S rDNA序列,测序获得片段大小为1 401 bp,与Aeromonas allosaccharophila模式菌株ATCC51208序列相似性达99.64%;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分离菌与Aeromonas allosaccharophila自然聚为一支,最终判定SJ-2菌株为异嗜糖气单胞菌(A.allosaccharophila)。人工腹腔注射斑马鱼死亡率达100%,病鱼呈现体色变白、腹水等症状。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头孢克肟、头孢哌酮、头孢噻肟、诺氟沙星、左氟沙星、氟苯尼考等药物敏感,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磺胺异唑、复方新诺明等耐药。首次报道鲇源异嗜糖气单胞菌的分子鉴定与药敏特性,旨在为该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NO对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4℃模拟低温胁迫状况,研究了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对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上升,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不同浓度的SNP均能显著提高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促进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的生长;抑制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MDA含量的上升,降低叶片质膜相对透性,增加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表明外源NO可缓解低温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缓解低温胁迫引起的膜脂过氧化,保护细胞膜免受或减少损伤,提高植物抗低温胁迫的能力。在SNP不同的使用浓度中,以100μmol·L-1SNP对低温胁迫的缓解效果最佳,当SNP浓度过低和过高时均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86.
金鱼起源和系统演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历史的考证和大量的科学试验证据均表明:金鱼起源于我国的野生鲫鱼。在金鱼品种的系统演化中,首先形成草金鱼,之后逐渐演化出其它品系。至今,对金鱼各品种的系统演化关系仍未取得共识,有待于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7.
本文概述了RAPD技术在水产经济动物种质资源鉴定和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情况。主要包括物种基因组DNA多态性的检测、物种及品种的分类与鉴定、亲缘关系及系统发育的分析、遗传图谱的构建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同时指出了RAPD技术的局限性和在水产经济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8.
颗粒饲料成品质量是饲料工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养殖业的生产效益,用户利益和饲料厂的信誉。同时,饲料产品的稳定与否,也是饲料工业及畜牧业发展的的重要保证。然而在颗粒饲料生产中常出现成品质量与配方设计有一定差异的问题。为此,首先应分析影响颗粒饲料成品质量  相似文献   
89.
在改革开放、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企业安全生产显得越来越重要.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安全发展,有多种途径:一是大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二是规范“法治”,促进安全生产;三是细化各级政府部门的监管职责,强化监管;四是加强安全培训,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一线员工的安全素质与责任意识,保障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0.
我国畜牧业现状与发展进程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无论是畜禽的饲养量和饲养质量,还是畜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都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畜牧业发展逐步开始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但畜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不适应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还有不少因素制约着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对我国畜牧业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对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