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5篇
  8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西藏草地畜牧业现代化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经过实际调研和分析,对西藏草地畜牧业现代化的过程和现状作了概述性的介绍。同时,提出传统草地畜牧业必须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才能实现农牧区全面小康和跨越式发展,并对西藏草地畜牧业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72.
王晓芳  贾宗维 《农业网络信息》2012,(10):116-118,129
利用Landsat-5 TM数据分析了永济市上世纪90年代至2008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并对其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永济市城乡居民建设用地增加非常快,耕地面积也在增加,且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与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程度不断加深,经济发展及城镇化速率不断加快,人口逐年增长及国家政策改变等是驱动永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3.
74.
研究轮牧方式对草地植被特征的影响,可为草地合理放牧提供科学依据。在宁夏荒漠草原,以载畜率0.75只·hm~(-2)为水平,以围封禁牧草地为对照(CK),对连续放牧(CG)、二区轮牧(TG)、四区轮牧(FG)和六区轮牧(SG)方式下草地物种植被组成、群落盖度、生物量、净初级生产力、物种多样性以及群落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轮牧使荒漠草原优良牧草重要值下降,但可增加植物物种种类;增加轮牧分区有利于优良牧草和多年生草本重要值的保持,但对半灌木的影响较小;2)植被盖度以封育和四区轮牧较高,地上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力以四区轮牧和六区轮牧草地较高,地下生物量以封育和六区轮牧处理较高,草地凋落物量以封育较高;3)轮牧可增加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以及优势度,但群落均匀度指数下降;4)各处理下植物群落均不稳定,相比之下,围封禁牧群落稳定性最高,连续放牧最低。综合植被特征和生产中的便利性,研究认为四区轮牧是研究区最适宜的轮牧方式。  相似文献   
75.
研究轮牧方式对草地植被特征的影响,可为草地合理放牧提供科学依据。在宁夏荒漠草原,以载畜率0.75只·hm-2为水平,以围封禁牧草地为对照(CK),对连续放牧(CG)、二区轮牧(TG)、四区轮牧(FG)和六区轮牧(SG)方式下草地物种植被组成、群落盖度、生物量、净初级生产力、物种多样性以及群落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轮牧使荒漠草原优良牧草重要值下降,但可增加植物物种种类;增加轮牧分区有利于优良牧草和多年生草本重要值的保持,但对半灌木的影响较小;2)植被盖度以封育和四区轮牧较高,地上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力以四区轮牧和六区轮牧草地较高,地下生物量以封育和六区轮牧处理较高,草地凋落物量以封育较高;3)轮牧可增加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以及优势度,但群落均匀度指数下降;4)各处理下植物群落均不稳定,相比之下,围封禁牧群落稳定性最高,连续放牧最低。综合植被特征和生产中的便利性,研究认为四区轮牧是研究区最适宜的轮牧方式。  相似文献   
76.
<正>奶牛在犊牛时期的生长发育状况将关系到其未来的生产性能,培育良好的犊牛是建立高产奶牛群体的基础,规模化高产奶牛场的犊牛培育目标为:6月龄犊牛体高为110厘米,体况评分2.3以上,体重180千克左右。1新生犊牛(0~1日龄)阶段1.1接产护理1.1.1保持正常呼吸立刻用已消毒的毛巾去除新生  相似文献   
77.
以青贮玉米为突破口 促进河北省粮改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更是重要的饲料作物。青贮玉米栽培在发达国家畜牧业中占首要地位,其中美国青贮玉米播种面积占玉米种植面积的12%以上,法国占80%以上,俄罗斯占40%以上;中国青贮玉米种植面积仅占全国玉米面积的5%。河北省作为畜牧养殖大省,优质粗饲料资源紧缺。河北省自2015年,选择石家庄行唐县、张家口围场县和塞北管理区3个县(区)进行粮改饲试点工作;效果显著。在此基础上,以发展青贮玉米种植  相似文献   
78.
陆地棉株型性状对皮棉产量的遗传贡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阐明陆地棉主要株型性状对皮棉产量的贡献,采用加性-显性及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利用估算条件方差分量和预测条件遗传效应值的统计方法对9个陆地棉品种(系)及其F1代20个组合皮棉产量和9个株型性状的2年资料进行了贡献分析。结果表明,9个株型性状对皮棉产量的表型贡献率分布在0.1%~11.1%之间。主茎节距、始果枝高、果节数对皮棉产量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加性遗传贡献率,分别为29.8%、6.2%和5.7%,果枝夹角对皮棉产量的加性遗传方差具有较大的抑制作用(-39.9%);果节数对皮棉产量的显性遗传方差贡献率最高(57.8%);主茎节距对皮棉产量有极显著的加性×环境互作遗传方差贡献率(17.7%),其它株型性状对皮棉产量的加性×环境互作遗传方差、显性×环境互作遗传方差的贡献率较小或不显著。亲本2和4的果节数、亲本3、5和6的始果枝高、亲本7的主茎节距对其皮棉产量有最大的加性贡献,表明对皮棉产量加性效应贡献最大的株型性状因不同亲本而异。多数杂交组合皮棉产量的显性效应主要受果节数的影响,因此,果节数可作为间接选择皮棉产量显性效应的指标。  相似文献   
79.
采用温室大棚试验,研究了叶面喷施硒酸钠和亚硒酸钠对提高草莓硒含量的影响以及硒在草莓植株中的转运和分布,旨在为富硒水果的开发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在草莓初花期进行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和硒酸钠,当喷硒量为20、40、60 g Se·hm~(-2)时,亚硒酸钠处理40 d后草莓果实样品中硒含量分别为0.03、0.10、0.15 mg·kg~(-1)FW,分别为对照的3、20倍和30倍;硒酸钠处理40d后草莓果实硒含量分别为0.05、0.12、0.17 mg·kg~(-1) FW,是对照处理的5、24倍和34倍。但是叶面喷施的硒持续供给果实的能力有限,随着草莓果实的连续生长,后期采收的草莓中硒含量显著下降。叶面喷硒后,叶片吸收的亚硒酸钠约有30%转移到了根部,而硒酸钠则更多地累积于叶片中,转移到根部的量不到15%。草莓初花期叶面喷施硒可以显著提高前期草莓果实中硒的含量,随着采收期的延长,草莓中硒的含量显著下降,喷施亚硒酸钠的处理硒向根部转移的能力高于硒酸钠的处理。  相似文献   
80.
经过实践,动态更新馆藏管理机制,是快速解决新书借阅中心更新馆藏资源,有效预留架位,使新购进图书及时上架,保持"馆藏新、传递快"的特色服务的管理机制,即围绕新书借阅中心的图书利用率为标准,将典藏与流通管理相结合,开展图书下架移库剔出滞书工作,使馆藏资源满足读者层次需求,结构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