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6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5篇
  27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KHCO3和NaHSO3对大豆幼苗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晗  于洋  郝建军 《大豆科学》2008,27(3):546-550
大气中CO2浓度低是C3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子,也是阻碍作物产量进一步提高的原因之一.针对目前还难以控制田间CO2浓度的问题,采用在大豆幼苗叶片上喷施碳酸氢钾(KHCO3)的方法,同时用亚硫酸氢钠(NaHSO3)适当的抑制大豆的光呼吸,来提高CO2浓度进而提高光合速率.目的是找到KHCO3和NaHSO3促进大豆幼苗光合速率的最佳浓度.结果表明:KHCO3中的HCO3-可以作为碳源补充空气中CO2的不足,1 500 mg·L-1KHCO3对大豆幼苗的光合速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作用可持续7 d左右.650 mg·L-1NaHSO3也可显著的提高大豆幼苗的光合速率,其作用也可持续7 d左右.  相似文献   
72.
植被结构及其防止土壤蚀作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合引用水土保持林草植被的有关资料,对植被结构的研究意义及其与土壤侵蚀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现有资料表明:黄土区林草植被保持水土的临界盖度约为40%-60%,风蚀区植物固沙的临界盖度约为20%-50%;黄土区流域控制土壤侵蚀效果最佳的林草覆被率约为48%。本文最后还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3.
1 人性管理淡化了农电工打工意识 针对农电工队伍管理的现状,山东省胶州市供电公司开始通过尊重人性营造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以情感淡化农电工打工意识,缩小正式职工与农电工差别,增强农电工的责任感和团队意识,让农电工感到工作是快乐的,而不是被动的.  相似文献   
74.
干旱条件下人工幼林自然化经营的生长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人工林自然化经营的理念进行造林试验,整地采用鱼鳞坑,幼林抚育中仅在其坑面松土除草。对土壤水分、幼树生长量等的测定结果表明,采用鱼鳞坑整地以及松土除草处理均能够显著提高旱季土壤的水分含量,后者是对前者的增进,前者作用可持续多年,而后者仅当年有效。不同处理方式下幼树的生长效果为:春季和夏季两次处理>春季一次处理>夏季一次处理>未处理。与旱季土壤蒸发失水特征相符,春季松土除草占有重要的地位。人工幼林自然化经营并不与其生长相悖。  相似文献   
75.
为了研究人参与西洋参杂交F_1代及其亲本种子愈伤组织的氨基酸含量,以"福星1号"人参和"中农洋参1号"西洋参为试材,采用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了F_1代和双亲本3种材料愈伤组织的氨基酸含量,并分析了氨基酸组成的差异性。结果表明:F_1代及亲本愈伤组织中均含有17种氨基酸,F_1代愈伤组织氨基酸含量相对较高,其次为母本、父本;3种材料均以谷氨酸、天冬氨酸含量最高,F_1代不同种类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高于亲本,但不同种类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重与亲本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76.
通过分析黄土高原主要薪炭树种叶片的氮素营养,表明在这14种树木中固氮树种的氮素营养一般高于非固氮树种。经数理检验,两类树木的氮素营养差异达显著水平。在分析和检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固氮树种在黄土高原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77.
黄土高原重要薪炭林树种沙棘营养价值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王晗生 《沙棘》1997,10(2):24-25
通过对沙棘及锦鸡凡属植物柠条锦鸡儿和小叶锦鸡儿叶片营养成分的测定.表明沙棘比牲畜喜食的锦鸡儿属植物具有更高的粗蛋白质(或蛋白质)、粗脂肪含量以及更好的适口性.而其矿质营养粗灰分含量较低。从衡量牧草品质的主要指标要求看,沙棘是一个具有更高营养价值的薪炭林树种。  相似文献   
78.
西伯利亚蝗(Gomphocerus sibiricus)是新疆亚高山草原和林间草地的危害种之一,给新疆的经济、社会和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摸清西伯利亚蝗卵的发育特征及胚胎发育规律,本研究采用体式显微镜观察室内孵化西伯利亚蝗卵的不同发育时期胚胎的形态结构并进行阶段划分,结果发现:在30℃恒温培养下,西伯利亚蝗的胚胎发育共分为12个时期:Ⅰ-Ⅶ期(滞育前发育),发育时间约为20d,Ⅷ期(滞育期),滞育时间约为193d,Ⅸ-Ⅻ期(滞育后发育),发育时间约为6d。同时,跟踪调查自然条件下野外越冬卵的胚胎发育情况,并通过电子温度记录器实时监测蝗卵周围环境的5cm土层地温。结果发现,自然条件下,越冬卵的胚胎发育可分为3个主要阶段:7-9月末为胚胎早期发育时期(对应胚胎发育Ⅰ-Ⅶ期);9月末-10月上旬蝗卵逐渐进入滞育阶段,胚胎发育停滞,直至翌年2月(对应胚胎发育第Ⅷ期),此时月平均温度最低,滞育时间约为166d;冬季结束后,3月上旬-4月,蝗卵滞育解除,胚胎恢复发育。3月胚胎发生旋转(对应胚胎发育Ⅸ期),4月胚胎发育基本完成(对应胚胎发育第Ⅹ-Ⅻ期)。此外,运用扫描电镜观察自然条件下蝗卵卵壳上气孔的超微结构,发现气孔围壁随着越冬时间的推进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胚胎滞育解除后围壁又恢复为原有状态。以上结果表明:西伯利亚蝗以卵滞育越冬,且自然条件下,同一时间内蝗卵个体间的胚胎发育并不完全处于同一发育阶段;恒温条件下蝗卵的滞育持续时间较自然条件下长;发育过程中气孔围壁相应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79.
水利工程是以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其应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乎我国的国计民生。近年来科技实力发展迅猛,我国在水利工程方面有了很大突破,但在水利工程管理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促进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本文针对我国当前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阐述适合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相关办法。  相似文献   
80.
对于农电体制改革后实行农村用电“四到户”管理,人们所作的描绘、赞扬,已如“一江春水”,但关于它的议论,尤其是各供电部门要说的话,恰正是“不尽长江”。在改革之初,其效果并非“双赢”,对电业部门来说,无异于一个烫手山芋,安全风险、效益风险、还贷压力等接踵而来。在企业意识逐步增强的今天,如何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防范风险,是我们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不久前,记者到临沂市的部分县局进行了调查走访,他们的一些做法很有借鉴意义。安全管理是个“涩果果”,就看你怎么吃记者在临沂市采访时,大家议论最多的当数安全责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