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31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17篇
  23篇
综合类   199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82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从种子低温保存技术方法、影响因素、生理调控及应答策略、分子调控机制等方面综述了目前植物种子低温保存研究进展,并对种质资源低温保存技术的应用潜力进行展望,提出了植物种子低温保存的研究发展方向及建议,旨在加强植物种子安全合理保存.  相似文献   
62.
对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冲沟地区进行了3个样区的野外样方调查,共调查了48个样方的植物和地形因子的相关数据,并运用SPSS和Excel软件对地形因子(海拔、坡度、沟向)和植物多样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论如下:(1)相较于坡度与沟向,海拔与灌木株数、种数以及草本种数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在总体趋势上灌木和草本的种数和株数均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呈现增加的趋势。(2)海拔与丰富度指数、香浓维纳指数、辛普森指数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579、0.5和0.401,与Gleason指数显著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333,植物多样性指数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海拔越高植物多样性越好,植物种类越丰富。这对于研究元谋干热河谷冲沟地区的地形与植被关系及生态恢复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3.
国家茶叶标准正在不断完善,确保茶叶产品的质量安全,让老百姓都能喝上放心茶、喝上好茶。本文在梳理2018年新实施的茶叶标准的基础上,介绍了标准的要求和主要变化,以方便茶叶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了解新标准对产品的要求和需要注意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4.
在查阅国内外近20年来相关文献基础上,分析了茶叶中多环芳烃污染水平及分布规律,阐述了多环芳烃在茶叶种植、加工过程中的污染来源、环境行为和生物学效应,提出了新形势下茶叶产地环境对茶叶中多环芳烃污染来源的重要性,可为探寻茶叶中多环芳烃关键控制点,为进一步研究新环境下多环芳烃污染来源和开发风险控制技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5.
广东小耳花猪是广东省饲养量最大的地方猪品种,农户自繁自养过程中可能混入外来猪种血缘,实际生产中主要通过表型进行评估和选育。CYB5A基因启动子中的突变位点可以鉴定中外猪种遗传背景,因此可通过分子方法检测广东小耳花猪群体中是否混有外来猪种血缘。采用PCR扩增CYB5A基因启动子并进行单向直接测序,将得到的基因序列进行对比以鉴定变异位点。结果显示,32头种猪和36头后备母猪中均有1头为杂合子AB型,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0152和0.0139,其余种猪和后备母猪均为中国猪种纯合子BB型。经卡方检验,种猪和后备母猪群体在检测位点上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表明外来猪种该位点在广东小耳花猪群体内没有受到人工选择。该AB型种母猪毛色表型正常,与纯种广东小耳花猪BB型公猪配种生出6头毛色异常仔猪,其中2头为杂合子AB型。该种母猪与杜洛克公猪配种后生出红毛仔猪,该杂交后代的表型也验证其混有外来猪血缘,表明分子鉴定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广东小耳花猪群体的血统基本纯正,只有极少数个体混有外来猪种血缘,通过表型选择与分子辅助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提纯该地方品种。  相似文献   
66.
葡萄霜霉病的广泛传播会对我国葡萄的产量及质量造成极大的危害。为了科学地防治葡萄霜霉病的传播,从江苏、浙江和上海等长三角省(市)的葡萄栽培区采集编号为BS的霜霉菌菌株样品进行鉴定,之后以12个葡萄品种为寄主材料进行致病力试验。将霜霉菌株侵染葡萄后的表型划分为5类:易感病(A型)、感病(B型)、较感病(C型)、较抗病(D型)、抗病(E型)。结果表明,17份菌株的致病力程度多在A型到C型之间,具有欧亚种背景的葡萄品种对所有菌株均较感病,其中以紫甜无核和黑比诺最为感病(A型);3种砧木葡萄对其中12份菌株较为抗病,叶片侵染部位有超敏反应的坏死斑点,其中以砧木Kober 5BB最抗病(E型);具有欧美杂交背景的品种抗病性居中,其中以夏黑和阳光玫瑰较为抗病(D型)。为了验证该分级系统的可行性,挑选了E型葡萄品种砧木Kober 5BB和A型葡萄品种紫甜无核进行进一步的致病力测试和霜霉孢子囊形态观察,发现试验结果一致。该研究为不同遗传背景的葡萄抗病杂交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7.
根据黄单胞菌hisF基因的同源性设计简并引物,采用PCR方法从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中克隆了hisF同源基因,命名为hisFXoo.NCBI网站蛋白质保守结构域搜索表明,HisFXoo属于组氨酸生物合成蛋白家族的一员,具有与其他HisF蛋白相似的结构.序列比较显示,该基因在黄单胞菌中是相对保守的.同源性搜索比较显示,与水稻条斑病菌(Xoryzae pv.oryzicola,Xooc)的hisF(登录号:DQ372107)同源性高达98%.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了hisFXoo的插入突变体,在NA+Amp平板上筛选后,并且经过PCR及Southern杂交验证插入正确.在MMX基本培养基中生长测定发现,hisF突变体生长能力明显下降,证明hisF基因与Xoo生长代谢相关.但是,该突变体仍具有致病性,并且毒力与野生型菌株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8.
植物修复在充填复垦中的应用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充填复垦区植物修复的概念,介绍了修复的主要方式及其选择,分析了植物修复的可行性以及修复植物的选择.并进行了展望和建议,以期为植物修复在充填复垦区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重金属Pb、Zn、Cd对小麦出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子清  肖昕  魏欣  于文超  王晨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378-7379
[目的]为促进农业安全生产。[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小麦为受试作物,研究单一重金属元素(Pb、Zn、Cd)对小麦种子出芽率的影响。[结果]Cd、Pb、Zn的曲线均呈波浪式变化,且Cd、Pb的变化趋势相同。[结论]同一重金属,浓度不同对小麦出芽的影响不同。同一浓度不同重金属对小麦出芽的作用也不同。  相似文献   
70.
刘军利  李一为    孟强    沈毅    岳永杰  王晨晨 《水土保持研究》2013,20(6):44-47
采用盆栽试验法,以高寒地区常见植物羊草为供试材料,内蒙古阿荣旗至博克图段高速公路示范工程采用的厚层基质为基质原材料,对比研究不同配方基质在15℃、20℃、25℃恒温和室温条件下羊草的出苗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羊草的出苗率及平均株高均表现为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趋势,不同配方在4个温度水平下羊草平均出苗率为配方2 > 客土 > 配方3 > 配方1;平均株高整体上表现为配方2 > 配方1 > 配方3 > 客土,且温度越高,配方2平均株高与其他配方差距越明显。因此,配方2能显著增加植物出苗率及平均株高,是适应温度变化最优的基质配方,即客土与泥炭土的比例为4∶6的基质配方是高寒地区厚层基质护坡最理想的基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