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7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3篇
  8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山东寿光农业捷报频传,"乐义蔬菜"荣膺"中国驰名商标","寿光大葱"、"浮桥萝卜"等8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在寿光,蔬菜产业从无公害向绿色有机,虽经历着重大转型,却始终保持着强劲发展势头和高端发展势态,"寿光蔬菜"已成为高端蔬菜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22.
"苏玉34"是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质玉米杂交种,集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等优良性状于一身。为给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简要介绍了其选育过程及主要特征特性,并对其高产制种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3.
苏玉34(苏审玉201203)是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选育的玉米单交种。经多年推广实践证明,该品种是一个集高产、稳产、优质、综合抗性好于一身,适合在黄淮海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该试验通过设置不同施氮量及追肥时期处理,研究氮肥施用对苏玉34产量构成的影响,旨在为其高产栽培及科学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4.
2016年江苏省夏玉米生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新品种审定必须经过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3个步骤,生产试验是玉米品种审定试验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连接品种选育和推广应用的纽带.对2016年承担的江苏省淮北夏玉米生产试验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品种的推广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5.
浅析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朝阳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深入贯彻2020、2021年水土保持工作要点,落实生产建设项目事前告知、事中跟踪、事后监管的要求.结合北京市朝阳区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初步形成一套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流程与工作要求,促进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的完整化、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26.
胆盐水解酶(BSH)是一种具有降解结合胆盐功能的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介导肝脏来源初级胆汁酸向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次级胆汁酸转化.近年来发现,BSH对于肠道微生物和宿主生理代谢均具有重要调控作用.一方面,BSH有助于肠道中微生物存活和定植;另一方面,BSH基于胆汁酸代谢参与调节宿主脂质代谢和肠道健康.本文从BSH结构、分布...  相似文献   
27.
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间,在大兴安岭对我国驯鹿Rangifer tarandus开展了野外调查,以确定其分布及种群数量波动,并分析其致危原因.结果表明:我国驯鹿仅分布于大兴安岭西北麓的内蒙古根河地区(E 121°11′-122°25′,N 50°42′-51°50′),其分布区与我国鄂温克族聚居区完全重叠.我国现存驯鹿种群718头,分布于12个彼此隔离的种群,各驯鹿种群数量分布极不均匀,每个种群由9~240头驯鹿组成,大部分种群呈典型小种群状态,其平均种群大小仅为59.83头(±18.42,n=12);驯鹿分布生境的海拔区间为700~926m,平均海拔为813.67m(±21.72m,n=12);小种群及相关的近交衰退、生境丧失及适宜性下降、管理政策不合理、高强度的生态旅游和盗猎及天敌捕杀是制约我国驯鹿种群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8.
重金属与农药复合型污染成为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然而当前关于两者共同作用对蚯蚓-土壤-植物系统的影响研究还很少。为了探讨镉-乙草胺复合污染对蚯蚓-土壤-玉米农田系统的生态毒理效应和生态过程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室内模拟试验,从镉-乙草胺复合胁迫下蚯蚓生理响应、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形态特征等变化,探讨两者复合污染对玉米生长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镉-乙草胺复合胁迫下蚯蚓体内SOD活性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而MDA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复合胁迫处理第2d和50d时, 20~30 cm土层的蚯蚓数量占所有土层蚯蚓总量百分比比对照分别增加1.34倍和1.14倍,蚯蚓对镉-乙草胺复合污染作出规避效应而向深层土壤迁移。2)镉-乙草胺复合胁迫下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与处理时间、处理方式、污染物无关,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土壤碱解氮含量呈先显著降低后升高的趋势。3)处理第50d,30 mg·kg~(-1)镉、200 mg·kg~(-1)乙草胺及30 mg·kg~(-1)镉+200 mg·kg~(-1)乙草胺处理组玉米根数均显著低于对照,抑制率分别为23.21%、42.86%和50.00%,玉米生物量与株高呈相同趋势,即30mg·kg~(-1)镉处理200mg·kg~(-1)乙草胺处理30 mg·kg~(-1)镉+200 mg·kg~(-1)乙草胺处理。相关分析表明,两种污染物除对蚯蚓SOD活性产生拮抗效应外,对蚯蚓MDA、土壤养分与玉米生长指标均不存在交互作用。本研究得出镉-乙草胺复合污染促进蚯蚓向下迁移影响其垂直分布,并且可以通过改变土壤营养元素含量最终抑制玉米的生长。  相似文献   
29.
中籼水稻品种产量与株型演进特征研究   总被引:51,自引:11,他引:40  
以江苏省近60年生产上应用的16个代表性中籼品种(含杂交稻组合)为材料,依品种应用时期结合株型和基因型,将供试品种分为早期高秆(ET)、改良高秆(IT)、矮秆(DC)、半矮秆常规品种(SDC)、半矮秆杂交稻(SDH)和超级稻(SR)6个类型,研究其产量、源库关系和株型变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品种改良,籽粒产量逐步提高。这主要是由于总颖花量的增加,其关键在于每穗粒数的增多;结实率以DC最高,SR最低,千粒重变化不大。由ET到DC,植株高度降低,生物产量与收获指数同步提高,收获指数的提高更为明显。由DC到SR,植株高度略有增加,生物产量明显提高,抽穗后增加的量尤为显著,收获指数变化较小。品种改良明显减小了顶部3叶的着生角度,增加了抽穗期的叶面积,但颖花量的增加超过叶面积的增加,导致粒叶比(颖花数与叶面积之比)提高。随品种的演进,抽穗期根重以及根冠比提高,但根系伤流液量减少。抽穗至成熟根系伤流液和叶片中玉米素+玉米素核苷浓度下降的速度表现为SR>SDH>SDC。依据品种演进特征,对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0.
施氮量对两系杂交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两系杂交稻组合两优培九和扬两优6号为材料,以三系杂交稻组合丰优香占为对照,通过3种施氮量处理,研究了施氮量对两系杂交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系杂交稻组合产量均明显高于对照,产量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单位面积总颖花量,但相对较低的结实率限制了产量潜力的进一步发挥。3个供试组合均以施氮量为240kg/hm2的处理时产量最高。施氮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在3个组合间均有差异。同等施氮量条件下,两系杂交稻组合米质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对影响两系杂交稻产量潜力发挥的原因,以及氮肥对其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