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1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大学考试作弊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考试作弊原因主要归结为学生价值观扭曲、道德弱化、诚信丧失、监管失控等。提出预防考试作弊的对策在于完善大学考试制度,提高监考教师责任心和加强对监考教师的学生监督;加强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通过改进考试方法,正确发挥考试功能,避免考试作弊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82.
东北主要粳稻品种品质的若干性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东北地区55个水稻品种为试材,对稻米的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进行测定与分析,并做出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整精米率偏低、垩白率偏高是制约东北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龙稻3的优质米达标率最高,6项重要指标达到了国家部颁优质米1级指标;长白9的碾磨品质最好;莎莎妮的垩白率和垩白度最小;龙稻3的蛋白质含量最低,成分分析仪显示的食味值高;沈稻1的品尝食味值最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整精米率与垩白率、胶稠度及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食味仪测定的食味值极显著正相关.垩白率与直链淀粉含量及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食味仪测定的食味值极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辽宁省的水稻品种的品尝综合食味值较高,但垩白率偏高,整精米率偏低.  相似文献   
83.
为了明确水稻高产条件下的栽培模式,增加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试验采用规范化设计,以"沈稻9号"为材料,研究了氮、磷、钾施用量及水稻播种量和移栽密度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米的品质性状中,垩白度、垩白粒率受处理因子影响变异较大,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差异较小。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是施氮量,增施氮肥穗数增加,但同时千粒重降低。施氮有利于糙米率和精米率的提高,但同时稻米垩白粒率明显增加,食味值下降,蛋白质含量增加。增施钾肥有利于提高食味值、降低蛋白质含量。增加插秧穴距,穗数和穗粒数都有增加的趋势,有利于提高碾磨品质,同时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各处理因子对碱消值和直链淀粉含量影响均不显著。群体净同化率与抽穗后干物生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最大叶面积指数与总干物重之间呈二次抛物线关系。  相似文献   
84.
本项研究从栽培品种、施肥、密度等方面分析了不同处理条件下的产量、经济效益及处理因子对水稻优质米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提出了水稻优质米品种配套栽培应严格控氮,经济施肥;注重分蘖后期接力肥的施用;适当稀植和少本插。  相似文献   
85.
王术 《西南园艺》2014,(3):51-55,62
以2001年、2006年和2011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其他)数据为样本,运用数理统计学中的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将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分为较高、中等、较低三类区域.结果表明,3年的省际分组变化不明显,如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等地区一直归属于第一类区域,而许多中西部的省份聚类状况也变化不明显,都聚类于较低的水平分组上.根据分类,提出一些促进消费的建议.  相似文献   
86.
针对大田实际生产中化肥施用过量的情况,用有机肥替代化肥既能解决我国有机废弃物过剩的现状,又能缓解施肥不合理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在辽宁省沈阳市稻田以沈稻7号、沈稻505和沈稻47等3个省内主栽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5个施肥水平,分别为不施氮肥(CK)、全化肥(CF)、有机肥替代10%化肥(OR10)、有机肥替代20%化肥(OR20)、有机肥替代30%化肥(OR30),所有处理的施氮量均为150 kg/hm2,研究有机肥等量替代化肥对粳稻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以探明不同粳稻品种最佳有机无机肥配施方案。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与全化肥处理相比均有增产的效果,增产幅度在2.65%~9.97%。弯曲穗型品种沈稻7号OR30处理、直立穗品种沈稻505OR20处理的茎蘖数、有效穗数、颖花数、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均高于同一品种其他处理,半直立穗型品种沈稻47 OR10处理的茎蘖数、有效穗数、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高于同一品种其他处理。即OR...  相似文献   
87.
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对盐碱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0份水稻品种(系),在沈阳农业大学和盐碱程度较重的盘锦市大洼县进行了水稻耐盐碱性比较试验,对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和稻米品质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明确不同水稻品种对盐碱胁迫的响应,筛选出耐盐性较强的水稻品种,为水稻育种及大田生产提供试验材料.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水稻的耐盐碱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辽盐188表现出较强的耐盐碱能力,在盘锦地区具有较高的产量,而盐粳36在两地区之间的产量无显著差异,其他品种产量均表现为沈阳地区高于盘锦地区,且差异显著.盐碱环境降低了有效穗数和每穗颖花数,但其对千粒重的影响不稳定.在盐碱胁迫条件下,加工品质及外观品质差异显著,精米率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升高,蛋白质含量升高,稻米评价值降低.  相似文献   
88.
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水肥热状况以及玉米产量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阐明不同覆盖方式对调节土壤水肥热状况以及增加玉米产量的影响。【方法】设置地膜覆盖、玉米秸秆覆盖和不覆盖3种方式,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含水率、土壤养分、土壤温度与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在玉米的生长前、中期,秸秆覆盖与地膜覆盖处理的保墒效果均优于不覆盖处理,其中0~6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差异明显;玉米进入成熟期后,秸秆覆盖处理0~60 cm土层含水率显著高于地膜覆盖和不覆盖处理,平均高8.23%和22.41%。秸秆覆盖能够促进浅层土壤养分量的提高,相较于不覆盖,秸秆覆盖的速效钾与有效磷量分别增加了15.11%、85.13%;相比地膜覆盖和不覆盖,生长前期秸秆覆盖温度更高,生长期和成熟期秸秆覆盖温度更低。地膜覆盖、秸秆覆盖的玉米产量分别比不覆盖高24.02%、24.90%,差异显著(P<0.05)。【结论】玉米秸秆覆盖能够提高土壤养分与水分,调节土壤温度,增加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89.
王术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866-11867,11877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当前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进行分析,以2001、2006和2011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数据为依据,从时间和地域空间两个维度对我国各地区居民消费情况进行排名分组。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平衡问题越来越严重,政府应积极实施缩小区域消费差异的政策。  相似文献   
90.
不同水稻品种生育后期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后期的光合特性,探讨了灌浆期和成熟期各品种叶绿素含量、气孔阻力、蒸腾速率以及光合速率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品种沈农8801生育后期光合特性较为理想.具有较大的叶面积指数、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较强的抗衰老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