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23篇
  1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1.
氮、磷、钾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3因素5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氮、磷、钾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对产量性状的影响顺序为地上干重〉单株有效穗数〉单株粒重〉根干重〉谷草比〉经济系数,对品质性状的影响顺序为蛋白质含量〉食味值〉胴割粒率〉正常粒率〉粉状粒率。若以高产为目标,纯氮施用量应为276~414 kg/hm^2,与目前天津地区生产上实际的施肥水平相符;若以优质为目标,纯氮施用量应≤138 kg/hm^2,即水稻优质栽培应降低氮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12.
不同稻米食味及食味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探讨优质食味品种的特征特性,建立简便易行的稻米食味评价方法,通过对米饭食味的感官评价,淀粉RVA谱特征值、食味值、硬度和粘度的测定等,研究米饭的主要品质及优质食味元素。结果表明,评价和选择优质食味品种可以主要进行米饭品尝评定、食味值测定和综合评价。自然存放一年的‘吉粳509’食味特性较差,‘津稻291’和‘津稻102’食味特性较好。优质食味稻米分为越光型(Ⅰ型)、津稻102型(Ⅱ型)和津稻291型(Ⅲ型)。培育‘中国越光’、‘津稻102’等类型,培育适合多型人群需要的多型品种,是育种者面临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3.
粳稻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16个粳稻品种品质中较为重要的性状进行分析测定,以研究粳稻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碾米品质性状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整精米率是三个碾米品质性状中最重要的指标;垩白率、蛋白质含量影响整精米率;在硬度、黏度和平衡度三个质地性状中,平衡度是最重要的质地性状指标,它能充分反映米饭的食味和外观品质好坏;在3个基本黏度值中,重要性依次为最高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在另外4个特征值中,重要性依次为峰值时间>崩解值>消减值>回复值;RVA谱特征值能够充分反映直链淀粉含量高低,其次是米饭食味值、米饭外观和黏度,再其次是米饭硬度,而蛋白质含量与RVA谱特征值无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在水稻基础研究和水稻品种培育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于水稻基础研究和育种技术的全面提升.Peleman等提出了水稻“设计育种”(Breeding by designl的育种理念,即通过各种技术的整合与集成,对水稻生物体从基因(分子)到整体(系统)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操作.以达到育种目标.最大化满足人类对水稻品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水稻新品种津稻291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稻育种中,不断地使有利基因积累与利用,聚合优质、高产和抗病基因,经南繁北育,穿梭育种,选出了广适性品种津稻291,实现了水稻定向育种。  相似文献   
16.
对36个水稻骨干系进行了RFLP分析,并对这些水稻材料的162个杂交组合育性进行了分组分类研究。杂种育性的遗传基础研究表明,亚种内杂交组合育性显著高于亚种间杂交组合育性。亚种间杂交不育性是由籼粳两个亚种间深刻的遗传分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17.
水稻半矮生品种对改良株型 ,提高干物质生产能力有良好的效果 ,同时表现高度的抗倒伏性 ,因而对世界各稻作地区的增产起着极为主要的作用。我们发现水稻半矮生性基因 sd- l与不同的微效基因共同作用 ,可以使水稻株高这一性状有不同的表现。因而适当的株高成为理想株形和超高产育种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我们及其他研究者的 RFL P分子标记研究中 ,已经将 sd- l基因定位到第一染色体上 ,与 RFLP标记 C86和 C1 91 A分别相距 4.4c M和 9.0 1 c M,而与 RG1 0 9紧密连锁 ,为将 sd- l分子标记方便地用于育种计划 ,我们开始建立基于 PCR的 sd- …  相似文献   
18.
RFLP揭示的籼粳基因组多态性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采用28个RFLP籼粳特异性探针和6个SSR籼粳特异性标记对水稻不同品种进行了籼粳基因组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标记分布在水稻12条染色体上,能对水稻品种进行籼粳稻分子分类。由于水稻基因组序列图的完成和释放,使得这些籼粳特异性标记揭示的基因组多态性可以在基因组序列水平上进行分析和验证。本研究以RZ906探针和RM405为例分析了籼粳特异性其及序列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农杆菌介导的细菌阿特拉津氯水解酶基因对水稻的遗传转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1301-atzA,使来源于节杆菌(Arthrobacter sp.)AD1菌株的阿特拉津氯水解酶基因atzA受控于CaMV35s启动子下表达。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植物表达载体p1301-atzA导入粳型保持系津稻107中,经潮霉素抗性筛选,得到可育的再生植株。转基因植株总DNA经PCR和Southern检测表明atzA基因已整合到水稻的基因组中。对转基因植株进行除草剂阿特拉津抗性检测,在喷施浓度为0.133%的阿特拉津溶液后,对照植株和敏感植株死亡,而转基因植株表现出对阿特拉津的抗性,  相似文献   
20.
抗白叶枯病水稻近等基因系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沈农15为轮回亲本(RP),IRBB60为Xa-21基因供体(DP),经3代回交,2代自交,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olecular 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MAS)条件下,构建了携有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的近等基因系。近等基因系农艺性状与沈农15相似,抗C2(河北菌株)、C5(广东菌株)等白叶枯小种。本研究所运用的分子育种程序既能消除外源遗传背景,又能使水稻品种的农艺性状得到有效改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