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9篇
园艺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82.
[目的]对1例鸡传染性鼻炎疑似病例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方法]从安徽省某鸡场发生的以脸面肿胀、流泪和产蛋下降为临床特征的病鸡上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细菌,并进行染色、镜检、菌落形态观察,并利用"卫星现象"和PCR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成功分离到1株副鸡嗜血杆菌,经鉴定为C型副鸡嗜血杆菌。动物回归试验表明,该分离株能引起典型的鸡传染性鼻炎,对鸡具有较强的致病力。[结论]该研究可为鸡传染性鼻炎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3.
我国商业鸡群多种免疫抑制性病毒共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2000~2006年间通过对来自我国4个主要养鸡省区的193个商业鸡群共808只病/死鸡分别进行5种免疫抑制性病毒CIAV、IBDV、MDV、REV和ALV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CIAV、IBDV、MDV、ALV和REV的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分别为65.56%和30.94%、49.14%和23.98%、35.63%和12.5%、12.22%和4.29%、12.22%和4.16%,其中被检鸡二重及多重混合感染的总阳性率为31.73%,最常见的共感染形式是MDV CIAV(阳性率为10.02%)和MDV ALV(阳性率为8.50%);7个不同品种鸡被各种病毒的感染率也不尽相同。结果证实,免疫抑制性病毒的感染在4个省区的商业鸡群中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84.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M)为李斯特菌属中的一个种,在病原学上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病和食源性疾病的致病菌已得到世界范围的普遍公认。LM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具有耐热(60℃)、耐低温(4℃)、耐盐、耐干燥、耐化学试剂等特性,食用被LM污染的食品而引起人体感染发病易感人群如新生儿、孕妇、老人及免疫抑制病人等,临床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烧、头疼、类似感冒样,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孕妇感染后流产,致死率高达30%以上,对免疫缺损的病人,致死率甚至高达70%。LM本身的生物学特点及其致病性及突出的公共卫生学重要性引起了国际…  相似文献   
85.
蝈蝈又名蛞蛞或蚰子,是集食用、玩赏于一身的优良昆虫,蝈蝈作为昆虫宠物和天然绿色食品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国内外各大中城市的需求量很大,且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夏季每只用来听音的公蝈蝈的售价在1~2元,冬季最高价格可卖到百元以上.油炸蝈蝈和炒蝈蝈卵,是难得的美味佳肴.每千克50元以上,供不应求.1粒蝈蝈的受精卵,售价在0.5~1元.  相似文献   
86.
鸡三种肿瘤病在广西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对采自广西20个鸡场106群鸡的360只病、死鸡共1126份组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马立克氏病的群阳性率为84.91%,个性阳性率为73.33%,网状组织增生症的群阳性率为25.47%,个体阳性率为13.61%,禽白血病的群阳性率为16.98%,个体阳性率8.89%,肿瘤病二重及三重感染率为21.92%,在有肿瘤病变和无肿瘤病变的病例中,马立克氏病的阳性率分别为77.85%和47.17%,其中60日龄以上鸡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60日龄以下的鸡(P<0.05),对马立克氏病和网状组织增生症而言,腺胃是最理想的检测组织。  相似文献   
87.
鸡最常见的肿瘤病为马立克氏病 (MD)、禽白血病 (AL)和网状内皮增生症 (RE) ,它们可引起在临床上相似的组织器官肿瘤病变以及免疫抑制状态 ,而且常常混合感染 ,是目前严重危害我国养鸡业的一类重要疾病。建立一种能够快速鉴别诊断三种肿瘤病的方法 ,尤显必要。PCR作为一种体外扩增技术 ,已广泛应用于禽病的诊断。发展多重PCR诊断技术对于临床禽病的鉴别提供方便、可靠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在广西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基金项目和教育部科技重点研究项目的资助下 ,历经 3年先后分别对PCR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88.
黑粉虫是一种危害仓贮粮食的害虫。黑粉虫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含量较为全面,是蝎子、蜈蚣、蛤蚧、林蛙、蟾蜍、穿山甲等食虫特种动物的首选天然营养饲料,我们通过对野生黑粉虫的收集饲养,总结并掌握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饲养黑粉虫的技术。采集野生黑粉虫可在每年的5~8月份。野生黑粉虫的幼虫和成虫白天大多潜伏隐藏在室内外的垃圾或  相似文献   
89.
江苏某养殖场28周龄蛋鸡发生以呼吸困难、咳血和产蛋下降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利用特异性引物,从发病鸡喉头及其分泌物中扩增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ILTV)TK基因的1.3 kb大小片段;发病鸡喉头及分泌物接种鸡胚后,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上形成痘斑,产生特征性的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包涵体;第3代分离毒的毒价为10-6.2EID50/0.2 mL;分离毒株可被ILT标准阳性血清中和,中和价为1∶40;人工发病试验显示,接种鸡有ILT典型的呼吸道症状和病理变化。以上结果表明,分离病毒为ILTV,将此分离株命名为XZ09。  相似文献   
90.
沙门菌是一种能引起食源性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主要通过动物性食品进行传播,尤其是商品肉鸡。商品肉鸡中的沙门菌主要来源于其养殖、运输、加工、冷藏等生产加工过程。因此,了解商品肉鸡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沙门氏菌污染的来源,加强商品肉鸡生产加工过程中沙门氏菌的防控,对降低沙门氏菌感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