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9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5篇
  4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1事故经过 2005年9月23日,某供电公司开闭所外线工战某某与刁某某,在10kV郝刚线101号杆工作,低压线路已停电,当刁某某穿越低压线准备处理缺陷时,用户自备的15kW发电机发电,返送到低压线路上,刁某某接触低压线,触电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62.
驯鹿的饲养及开发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3.
对丁犬传染性肝炎,犬瘟热等热性病引起的角膜炎、翳膜、火蒙眼等病症常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病程长,甚至引起犬失明。因此,对此病应采取早期确诊,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64.
牛发生肠便秘在当地是很少见的疾病,奶牛的瘤胃、网胃、瓣胃和腺胃具有发酵、稀释、搅拌、奶分泌、吸收作用。但笔者所诊治的是一例特殊病例。  相似文献   
65.
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测定48株鸡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的1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结果表明:所有菌株除对万古霉素、头孢西丁和头孢唑啉100%敏感以外,对其他16种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耐药率较高的有四环素、强力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及克林霉素,耐药率最低的为头孢噻肟、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及利福平.100%的菌株呈多重耐药,分离菌株最少耐受4种药物,最多耐受12种药物,未检测出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66.
设计了汽车空调执行机构的模糊控制器,并建立了汽车空调车内温度控制的模型框图,通过对夏季温度环境进行仿真,车内温度能够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67.
随着人们对纳米技术的深入探索,各种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中.其中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具有体积小、比表面积高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能够吸附或偶联生物大分子或药物,并可穿透细胞膜,有效跨越生物屏障,发挥了其作为载体的特性,在蛋白质、基因和药物传递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越来越...  相似文献   
68.
以圆型臂尾轮虫(Brachionus rotundiformis)为研究对象,以不同配比的酵母和眼点拟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为饵料,采用2个盐度(2%,3%)、3个接种密度(1,10,50 ind/mL)进行饲养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条件及其组合对轮虫种群增长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饵料配比、接种密度、盐度及三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均对轮虫的平均日增长率产生极显著影响(P=0.000);接种密度对轮虫抱卵率无显著影响(P0.05),饵料、盐度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轮虫抱卵率产生显著影响(P0.05)。三因子的最佳组合:盐度2%、接种密度1 ind/mL、饵料配比为眼点拟微绿球藻18.75×104/mL+酵母4.8×106/mL。  相似文献   
69.
<正>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主,这三种细菌引起的乳房炎占发病率的90%以上。目前使用抗生素是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主要方法。但随着抗生素在世界范围内的大量使用及滥用,导致细菌出现严重的耐药性而降低了疗效,而且使奶中抗生素的残留增加。为此笔者对宁夏地区某奶牛场暴发的奶牛乳房炎进行了链球  相似文献   
70.
为减少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恶臭物质的排放,设计通风方式对H_2S和NH_3排放影响的进行研究。厨余垃圾和玉米秸秆按照湿基比例85∶15进行充分混合后作为堆肥原料,堆肥试验在100-L的密闭发酵罐中进行,堆肥周期为30d。堆肥试验分别设置2.2(T1,持续通风)、3.3(T2,通风40min,停20min)和6.6m~3/(m~3·h)(T3,通风20min,停40min)3种通风方式。结果表明:3个堆肥处理均满足无害化和堆肥腐熟的要求;在总通风量相同的情况下,间歇通风方式有利于降低H_2S排放,但是过大的通风量会增加堆肥过程中的总硫损失;通风量对NH_3的排放影响较大,通风量越大,NH_3的排放量越高,通风方式对NH_3的排放几乎没有影响。综合堆肥的无害化指标、H_2S和NH_3的排放以及最终堆肥产品的品质,本试验条件下通风量为3.3m3/(m3·h)的间歇通风方式既能有效控制H_2S和NH_3的排放,减少N和S营养元素损失,又能满足堆肥的无害化和堆肥产品的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