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38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24篇
  43篇
综合类   300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123篇
园艺   84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1.
为评价本课题组筛选的发酵菌剂对牛粪发酵过程及抗盐碱菌剂活性的影响,采用槽式好氧堆肥方法,通过设置牛粪+辅料(T1)、牛粪+辅料+发酵菌剂Ⅰ+功能菌剂(T2)、牛粪+辅料+发酵菌剂Ⅱ+功能菌剂(T3)三个处理,以发酵温度、发芽指数等为无害化评价指标,研究发酵过程中有机碳、腐植酸、氮磷钾等的变化规律及抗盐碱菌剂存活率。结果表明:(1)接种发酵菌剂Ⅰ和发酵菌剂Ⅱ达到50℃的时间比不接种菌剂提前4 d, 50℃以上高温维持时间延长6 d,高温持续期为21 d,最高温度提高12.63℃~13.6℃;(2)发酵22 d时接种发酵菌剂处理的发芽指数均高于85%;(3)接种发酵菌剂处理的总腐植酸含量高于不接种菌剂处理;(4)从保存有机碳、腐植酸、氮磷钾养分含量方面考虑,发酵时间最长为27d;(5)T2和T3处理的抗盐碱菌剂的有效活菌数在48 d达到0.4×108/g以上,符合NY884-2012生物有机肥中的标准。综上所述,两种发酵菌剂均能提高牛粪发酵速度,有利于堆肥腐熟及无害化。发酵菌剂未影响抗盐碱菌剂的繁殖生长,发酵产物适合作为生产生物有机肥的原料。  相似文献   
12.
冬凌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或亚灌木,因其植株在霜降后会凝结薄如蝉翼、形态各异的蝶状冰凌片而得名,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冬凌草全株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健胃活血等功效,具有较高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通过查阅研究相关文献,阐述冬凌草的发现与发展、植物学特性及资源分布从种苗繁育、合理施肥、植株再生、与其他作物间作及适宜采收期的确定等方面对其栽培技术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冬凌草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从而促进冬凌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黄花红砂与五柱红砂的现有分布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技术与最大熵(MaxEnt)模型软件,对2种红砂属植物在3个时期的潜在适宜分布区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五柱红砂的潜在适宜分布区主要在青海地区、新疆南疆地区以及甘肃部分地区;黄花红砂的潜在适宜分布区主要集中在宁夏地区、内蒙古地区、甘肃地区以及新疆与青海部分地区。2种红砂属植物在3个时期的潜在适宜分布区有所增加。黄花红砂的潜在适宜区朝着东北方向移动,五柱红砂的潜在适宜区出现收缩现象。2种红砂属的低适宜区相比较高适宜区与较适宜区变化较大。2)黄花红砂与五柱红砂通过MaxEnt模型运算出的AUC值均>0.9,表明MaxEnt模型预测精度很高。可以用于2种红砂属植物的潜在适宜分布区的预测。3)控制黄花红砂潜在分布的关键环境变量为最湿月降水量、最暖季度降水量和最湿季度降水量,影响五柱红砂潜在分布的关键环境变量为海拔、等温性和温度季节性变化。上述研究结果对2种红砂属植物资源保护利用与未来分布趋势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红火箭、红火球和百日红3个紫薇栽培品种的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NAA、IBA和GA3外源激素对紫薇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萌发时间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外源激素均可正向调控红火箭的发芽率,红火球和百日红的发芽率主要受IBA正向调控,10 mg·L-1 IBA显著提高3个紫薇品种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20~100 mg·L-1 GA3均能显著提高3个紫薇品种种子发芽势;1 mg·L-1 NAA、10 mg·L-1 IBA、20~50 mg·L-1 GA3浸泡红火箭种子后,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10 mg·L-1 IBA浸泡红火球种子后,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高于对照及1、5、20 mg·L-1 IBA处理。5和10 mg·L-1 IBA浸泡百日红种子后,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其中,1 mg·L-1 NAA、10 mg·L-1 IBA、5 mg·L-1 IBA分别浸泡红火箭、红火球、百日红后,发芽率最高为88.0%、85.3%、87.3%;此外,各处理与对照组起始萌发时间相差不大,1 mg·L-1 NAA、10 mg·L-1 IBA、5~10 mg·L-1 IBA分别使红火箭、红火球、百日红的萌发时间缩短5、3、4 d。试验结果对紫薇栽培品种的苗木快繁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生产的支撑。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8个不同厂家的硫酸镁进行乳酵素及MRS液体发酵,通过测定发酵后pH值及乳酸菌活菌数,比较不同厂家硫酸镁对乳酸菌发酵的影响.结果 表明,不同厂家硫酸镁对乳酵素液体发酵pH值和乳酸菌活菌数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乳酸菌液体发酵时,硫酸镁对pH值无显著影响(P>0.05);当添加0.1%硫酸镁时,对乳酸菌活菌...  相似文献   
16.
 以耐冷性较强的短把黑圆茄和耐热性较强的黑帅圆茄为试材,经冷激胁迫后采用植物效率仪PEA,进行快速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并利用最大光化学效率Fv/F m和活性中心RC/CSo的标准状态变性自由能变△GD进行PSⅡ冷稳定性的热力学分析。随着冷激胁迫温度的降低和时间的延长,PSⅡ的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ΔF/Fm′、RC/CSo呈"S"型下降趋势;单位反应中心DIo/RC和非光化学猝灭qN呈"S"型上升趋势;综合分析反映出冷激胁迫下PSⅡ反应中心的可逆失活和依赖于叶黄素循环的热耗散的双重机制在保护PSⅡ防止光抑制中起到重要作用。另外,通过两品种间PSⅡ行为差异,引入了两组新的参数作为便于直观比较冷胁迫的评价指标。黑帅圆茄Fv/Fm、ΔF/Fm'的半衰温度T1/2和t1/2值分别高于短把黑圆茄1.4 ℃和0.8 ℃。茄子叶片Fv/Fm和RC/CSo的△GD随着冷激胁迫温度的降低而减少呈瀑布型的下降趋势。黑帅圆茄的△GD值和变性中点温度Tm都低于短把黑圆茄。它们均反映出黑帅圆茄的耐冷性低于短把黑圆茄。  相似文献   
17.
利用沂州木瓜新长出10 d左右的嫩茎,采用不同消毒剂、灭菌时间对沂州木瓜进行初代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沂州木瓜外植体的消毒在75%酒精10 s和0.1%升汞1.5 min的条件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低浓度NaCl的最佳施用方式及其适宜浓度对樱桃萝卜生长和物质累积的有益效应,以樱桃萝卜品种“荷兰可爱多”为试材,从2叶1心期开始,采用浓度为0、6、12、18 mmol/L的NaCl,分别进行连续21 d的叶面喷洒或根部浇淋处理,分析其对植株及各器官生长、干物质和营养物质累积以及叶片光合碳吸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施处理下,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樱桃萝卜植株生长及光合活性等指标均呈现峰值变化趋势,其有益效应最佳浓度集中在12 mmol/L。叶施12 mmol/L NaCl处理下,樱桃萝卜的全株及肉质根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比对照大幅增加了107.2%和112.3%、147.3%和148.6%;而且叶面积、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也显著增加;同时植株生长活性与根系活力也有大幅度提升。而根施12 mmol/L NaCl处理下,全株干质量、全株鲜质量、肉质根鲜质量、叶面积也明显增加。另外,叶施、根施12~18 mmol/L NaCl更有利于植株干物质从叶片向肉质根转移分配。叶施12 mmol/L NaCl促进了肉质根的可溶性糖、淀粉、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的累积;相比之下,根施12 mm...  相似文献   
19.
室内对几种三唑类杀菌剂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丙环唑、戊唑醇对小麦赤霉病菌最敏感 ,EC50 分别为 0 .0 12 5、0 .10 90 ;丙环唑剂量反应回归方程b值为 0 .485 1,烯唑醇为 1.5 694。田间药效试验表明 :12 .5 %烯唑醇WP 75 0g/hm2 ,2 5 %戊唑醇EW 60 0g/hm2 ,2 5 %丙环唑EC 60 0g/hm2 对赤霉病病穗、病指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种子认证制度是保证种子品种纯度和质量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分析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AOSCA(北美官方种子认证协会)和EU(欧洲联盟)等国际草种认证制度体系的运作机制、管理办法和法律依据等,阐明实行草种认证在种子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针对我国当前草种业发展和实行草种认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我国推行草种认证制度的迫切性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