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13篇
  2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灰色关联分析在花生抗疮痂病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1个抗病性不同的花生品种开展多性状综合评估试验,建立了花生抗疮痂病品种综合性状灰色选择模型。灰色关联度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花生品种开农60综合性状关联度 r=0.9221,与理想抗病品种关联度最大,综合性状表现最好,中花9号次之,冀花7号最差,评价结果与大田种植的结果基本一致。灰色关联分析法可以用作花生抗疮痂病育种中优质抗病品种筛选的一个较好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32.
不同覆盖方式对冬种马铃薯生长特性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王正荣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5):117-122
为了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以马铃薯品种‘荷兰7号’为材料,采用塑料薄膜和稻草为覆盖物的方法,探讨冬种马铃薯覆盖栽培的生产效应。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方式均能提早马铃薯出苗5天以上,缩短生育期8~22天,促进茎叶生长,提高结薯数,增加薯块大薯重量,提高薯块产量29.04%~67.68%。不同覆盖方式栽培的产量高低依次为:草+白膜,黑膜,草+土,草+黑膜,白膜,盖草,裸地(CK)。不同覆盖栽培方式对马铃薯块茎的干物质含量、还原糖含量、淀粉含量、商品薯率等有较大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薯块品质。不同栽培方式各有特点,因此各地应根据生产条件采用相应的栽培方式,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33.
甘薯大象甲幼虫的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鄢铮  王正荣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5):194-198
为了明确甘薯大象甲幼虫的空间分布和种群特征。2011年通过对15块甘薯田的调查,应用聚集度指标的计算公式和Iwao的m*-m回归分析法、Taylor的幂法则等,对其空间分布型和田间理论抽样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甘薯大象甲幼虫在甘薯田间呈聚集分布。聚集强度与密度相关,聚集强度随着幼虫密度的升高而增强;而个体群所占的空间随密度的升高而减少。导致甘薯大象甲幼虫聚集分布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因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幼虫虫口密度调查的最适理论抽样数公式[n=1.962/D2(1.1047/m+0.8737)]和序贯抽样模型[T0(n)=0.2n±0.4759 ]。  相似文献   
34.
不同覆盖物对不同品种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计4个马铃薯品种(荷兰14、闽薯1号、兴佳2号、青薯9号)与4种覆盖物(黑色农用膜、银灰色农用膜、白色农用膜、干稻草),研究不同覆盖物处理对不同品种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筛选出各品种马铃薯适宜的覆盖栽培模式。结果表明:覆盖干稻草处理的青薯9号产量最高,其次为覆盖银灰色农用膜处理的闽薯1号和覆盖干稻草处理的闽薯1号,3个处理间产量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马铃薯品种适宜的覆盖物不同,荷兰14适宜的覆盖物为银灰色农用膜和干稻草,青薯9号适宜的覆盖物为干稻草,兴佳2号适宜的覆盖物为黑色农用膜,闽薯1号适宜的覆盖物为银灰色农用膜和干稻草。  相似文献   
35.
为分析原核表达的金黄色葡萄球菌ClfA部分基因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作者采用PCR方法从奶牛乳房炎病例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克隆出ClfA基因的部分片段,测序后用DNAman软件进行抗原位点分析。构建原核表达质粒ClfA-pET-28a+,转化BL21(DE3)菌,经IPTG诱导表达。用His-bind柱纯化表达蛋白,加弗氏佐剂混匀后免疫小鼠。小鼠分娩后乳腺内攻菌,检查乳腺组织病理变化,乳腺组织中金葡菌数量和TNF-α水平来评价原核表达蛋白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转化BL21(DE3)菌,经IPTG诱导可以表达ClfA蛋白。原核表达蛋白抗原免疫小鼠可以显著降低乳腺组织内金葡菌数量,TNF-α水平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全菌蛋白抗原组,提示原核表达的ClfA蛋白免疫小鼠可以减少乳腺内金葡菌定植的数量,减轻乳腺内感染造成炎症的严重程度。本研究表明原核表达金黄色葡萄球菌ClfA蛋白有一定的免疫保护效果,为奶牛乳房炎疫苗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6.
仁秆两用型花生新品系农艺性状、产量与品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筛选仁秆两用型花生新品种,对6个辐射选育花生新品系的农艺性状、地上部及地下部的产量表现、营养价值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J株高显著高于泉花7号,汕G、TJ花生产量分别比对照泉花10号增产35.81%和35.11%,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26.12%和25.47%,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TJ花生秧产量比对照泉花10号及泉花7号分别提高29.08%和30.42%,达极显著水平,汕G花生秧产量比对照泉花10号及泉花7号分别提高14.29%和15.46%,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7.
鄢铮  王正荣 《热带作物学报》2011,32(10):1945-1950
采用常规的生物测定方法和酶活力测定方法,研究阿维菌素亚致死剂量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及解毒酶的诱导效应,以了解阿维菌素对斜纹夜蛾的影响,并为指导其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剂量的增大,阿维菌素对斜纹夜蛾的亚致死效应逐渐增强.当剂量达到LC20时,与对照相比,化蛹率降低了13.04%,蛹重减轻了24.56%,羽化率降低了18.22%,孵化率减少了11.90%,成虫寿命缩短了22.65%,单雌产卵量减少了10.62%,但幼虫发育历期却延长了0.57d,且下一代的发育历期延长了1.02 d.另外,经过不同时间、不同亚致死剂量处理后,斜纹夜蛾3龄幼虫体内的羧酸脂酶活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处理36h后,LC10、LC15和LC20试验组的羧酸脂酶活性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6.59%、20.24%和22.76%.但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多功能氧化酶O-脱甲基活性在试验期间无显著变化.结果说明阿维菌素能够影响斜纹夜蛾的生长发育,且对其体内的解毒酶系产生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38.
本研究旨在解析巨噬细胞RAW264.7在应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刺激时其Th1、Th2型免疫反应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规律,为进一步揭示巨噬细胞抗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免疫调控机制奠定理论基础.将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和巨噬细胞RAW264.7共培养6、24、72 h,收集RAW264.7细胞,提取总RNA,构建cDNA文库,利用R...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