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78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6篇
  20篇
综合类   165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林木染色体制片与显带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用的有两大类: 1、水解压片法 高等植物的染色体主要是由组蛋白,非组蛋白及DNA组成。水解法是用一定浓度的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对植物有分生组织的根尖与茎尖,幼叶或花粉母细胞等进行处理,使细胞染色体DNA中的醛基释放出来,而与染色剂碱性品红作用,使染色体染上颜色,便于观察。也可用醋酸洋红、结晶紫苏木精或Giemsa染色剂染色。制片时首先要注意盐酸浓度、处理时间和温度。通常将材料放入1 NHCl60℃处理10—20分钟。也可用浓盐酸  相似文献   
102.
木纤维-聚乙烯复合材料中聚乙烯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采用马来酸酐(MA)对线型低密聚乙稀(LLDPE)作改性处理,并找出用于木纤维-塑料复合材料的聚乙稀-马来醚酐共聚物的适宜制备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由基引发条件下,LLDPE-MA共聚物的形成是可行的。红外光谱及接枝率测定显示了在非极性的LLDPE分子中极性基团的存在。通过改变工艺多数,MA对LLDPE的接枝率有较大提高。极性共聚物对木纤维-塑料复合材料的制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3.
山核桃离体花粉活力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FCR方法对不同散粉期和不同贮藏条件下山核桃花粉生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散粉周期中,花粉生活力变化平均值呈正态分布,散粉盛期花粉具最高生活力。不同贮藏条件对保持花粉生活力具有显著影响,随着贮藏时间的增长,花粉活力逐渐递减,室温贮藏条件下递减最快,30 d内仅有8%左右具有生活力,而在室温干燥条件下,花粉可保持90 d有活性;4℃贮藏条件下,180 d还有9%的花粉具有活性,而在4℃干燥贮藏条件下活力更高(23%);-40℃贮藏条件下,不管干燥与不干燥花粉均会保持较高的活性(48%和81%),完全可以用于来年的辅助授粉。  相似文献   
104.
木塑复合工艺因子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选用2种人工林木材(马尾松与杨木)和3种废弃塑料(聚乙烯、聚丙烯及聚苯乙烯)为原料,采用木材与塑料冷混-热压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树种、木材组元形态、补强剂、塑料种类、板材密度及不同木塑混合比等复合工艺因子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树种、木材组元形态、塑料种类、木塑复合比例、板材密度与补强剂等复合工艺因子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提高塑料在木塑复合材料中的比例也可以达到与添加酚醛补强剂同样或更好的结果;以杨木原料、细长刨花形态、聚丙烯塑料、板材密度为1g*cm-3等为最佳复合工艺因子,制成的复合材料性能达到或超过相关普通刨花板,包括室外结构用刨花板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05.
三种塑料与木纤维复合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选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为原料,以2种比率与木纤维复合,用热压法制备了3种木塑复合材料,分析了塑料种类对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LDPE与木纤维的复合性能最好,其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好,但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最低;PS与木纤维的复合性最差,其复合材料抗冲击性很差,但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高;木纤维与PP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由此提出用LLDPE与PS共混改性制造木/塑复合材料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6.
竹胶合梁制造及在建筑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国际竹藤组织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的技术支持下,第一所用竹材制作的云南省屏边小学校舍于2004年建成.它的校舍屋架,屋顶板和内外墙板均为竹集成材和竹胶合板制成.这使竹材从天然传统建筑材料向现代工程建筑材料转变,扩大了竹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范围,对中国竹产业和建筑材料产业的发展将有积极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7.
主要研究LVS复合材料人造板的生产工艺参数,以及复合板坯结构对复合成型板的性能与质量影响。通过对其物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的分析,提出生产LVS时采用两次成型工艺和相关热压工艺参数等主要建议。LVS复合材料人造板的研制将拓展了意杨多层胶合板和MDF的使用途径,能有效促进江苏省的木材加工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8.
以PAPI和聚醚多元醇为原料,合成并表征了麦秸-回收塑料(LDPE)复合材料用界面偶联剂──端异氰酸酯聚氨酯预聚物PU1和PU2,研究了偶联剂的原料配比、合成步骤、结构性能与复合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FT-IR光谱证实,PAPI与聚醚多元醇反应生成了氨基甲酸酯,生成物分子组成中含游离的异氰酸酯基;GPC分析表明,PU1和PU2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为4370和7230,分布指数为2.1和2.3;DSC分析表明,PU1和PU2的Tg分别为-65.5和-41.2℃;与未使用偶联剂的麦秸-回收LDPE复合材料相比较,2.5%的PU1和PU2偶联的相应材料,物理以及力学性能指标显著提高,偶联效果PU1优于PU2,PU1对应材料的性能指标超过GB/T4897.7-2003规定的在潮湿状态下使用的增强结构用板要求.  相似文献   
109.
山核桃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物体内所含的蛋白质、单宁、酚类、多糖及色素等次生代谢物质影响TaqDNA聚合酶的活性,是导致PCR扩增反应失败的主要因素。以山核桃嫩叶为材料,对分别用经过改良的SDS法、改良的CTAB法、简易CTAB法及改良的高盐低pH法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检测比较,结果显示,改良的SDS法更适合于山核桃基因组DNA的提取,此方法提取的DNA能很好地用于PCR扩增。  相似文献   
110.
湿法纤维模压门生产技术是中国林科院木材所在我国普通湿法硬质纤维板生产线的基础上开发出的木纤维模压装饰门生产技术。其目的是解决我国普通硬质纤维板产品产值低、应用面窄的问题。通过对现有湿法硬质纤维板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使其可生产装饰用模压门(或其他木纤维模压制品)。其产值、利润都有大幅度提高(一般比普通湿法硬质纤维板高5~8倍)。中国林科院木材所于1995年获得该技术的国家发明专利,1996年开始在国内转让。目前,山东、北京、四川、湖北等地的多家普通湿法硬质纤维板企业使用该技术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现将我国湿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