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7篇
  10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986年度以13种血清为抗体,应用ELISAN接检测了305份天津近郊番茄抗原标样,检测出:TMV43.28%,CMV33.44%,PVY11.15%.PVX9.18%等9种病毒类型,其中还首次检测出国内在番茄上尚未报道过的番茄黑环病毒  相似文献   
22.
 甘蔗褪绿线条病有甘蔗波条病、枯条病和条斑病等之称,被认为可能是病毒所致,但迄今未曾确证.  相似文献   
23.
24.
大气核爆产物137Cs能够强烈地被土壤颗粒所吸附,是一种示踪土壤运移的良好示踪剂。通过对紫色丘陵区响水滩小流域不同地貌部位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剖面中137Cs含量的测定与分析,计算了流域各地貌部位、土地利用类型的侵蚀强度。研究得出该流域137Cs含量的背景值是1870 Bq/m2;流域内坡耕地、林地的年均侵蚀强度分别是4468 t/(km2.a)和1759 t/(km2.a);丘顶、丘坡和鞍部的年平均侵蚀强度分别是2125,4676 t/(km2.a)和3625 t/(km2.a),槽土和水田则是沉积区。分析结果表明地貌部位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侵蚀影响巨大,坡耕地是该小流域泥沙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5.
坡面径流水蚀动力参数室内试验及模糊贴近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为了确定何种水蚀动力参数能更好地描述径流剥蚀土壤的过程,该文在坡度为3°~30°和流量为2.5~6.5 L/min范围内采用变坡土槽径流冲刷试验,对土壤水蚀动力过程进行了系统模拟,并运用模糊贴近度的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坡面水蚀动力参数(单宽径流能耗、水流剪切力、水流功率和单位水流功率)与土壤剥蚀率之间的贴近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流量相同时,单宽能耗与土壤剥蚀率贴近程度最大,水流功率次之,且单宽能耗和水流功率分别与土壤剥蚀率呈线性关系,该研究说明单宽能耗和水流功率能较好地描述径流剥蚀土壤过程。  相似文献   
26.
近日,河北省迁安市电力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已全面完成,所辖22座35千伏变电站在唐山十县市(区)率先全部实现无人值守,彻底改变了传统变电运行管理方式,使长达43年的变电站值班员岗位成为历史,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7.
在新形势下如何搞好玉米杂交种的生产管理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项工作入手: ——充分认识玉米杂交制种的重要性,严格种子生产许可证发放制度,搞好档案登记。各级种子管理部门,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严格按照申请、考察、核实、评估、发证五步走的程序,来确定种子生产基地,发放生产许可证。申请单位在播种前一个月内,向归口种子管理站提出申请,如实上报生产地点、作物种类、品种组合、面积、数量、技术力量、亲本来源及隔离等情况,然后,当地种子管理站技术人员要到生产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看其上报情况是否属实,当地  相似文献   
28.
为摸清当地番茄的主要毒原种类及株系,以研究防治对策,我们在1985—1986年从番茄上分离出58份TMV的分离物中,选出代表性分离物9个,并以5个具有抗TMV基因型番茄品种对其侵染力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29.
1983年棉花苗期,我们使用氯氰菊酯和杀虫脒1:10:4000倍液防治棉蚜和棉叶螨,5天后防治效果分别为94.6%和92.2%。比1:2000倍液1605的防治分别提高85.80%和80.9%;比氯氰菊酯1:4000倍液单用的防效分别提高41.4%和73.6%;比  相似文献   
30.
黄顶菊半年扩散20万亩 2001年,河北省在衡水湖首次发现几株黄顶菊,但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到2005年底,已经扩散到衡水湖周边,从冀州通往衡水的公路两旁近20公里沿线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