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6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3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3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为简化辐照工艺制定方法,以10Me V电子直线加速器为研究对象,利用铝片叠层法测定电子束单双面辐照时铝片中的剂量分布情况,并以此为基础推算、建立并验证不同密度产品10Me V电子束单双面辐照的深度剂量分布曲线,得出10Me V电子束辐照时各射程深度与材料密度的关系公式。根据深度剂量分布曲线,明确了双面辐照时均一密度产品在不同辐照深度情况下对应的剂量不均匀度(U)。以U≤2.5为标准,将产品按不同厚度分类,建立相应的辐照加工工艺,且实际生产应用效果良好。本研究对10 Me V电子直线加速器辐射加工工艺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2.
探讨热处理温度及热处理方式对鲜切生菜品质的影响,为热处理在鲜切果蔬保鲜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采用35、45和55℃的热水处理鲜切生菜1 min,研究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对鲜切生菜色泽、褐变潜力、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所有切割后热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维持鲜切生菜的色泽(55℃>45℃>35℃),抑制PPO和POD活性,降低褐变潜力,延缓叶绿素的降解。至贮藏期第13 d,55℃热处理的鲜切生菜的亮度值L仍高达54.07,红绿指数a值为-2.50,褐变潜力、PPO和POD活性较低,分别仅为0.10 A/g、13.2 U/kg和32.53 U/kg,叶绿素含量为0.85 mg/g,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切割前或切割后热处理两种热处理方式对鲜切生菜品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切割前或切割后55℃热处理对鲜切生菜褐变的抑制程度上无显著性差异,但切割前热处理能更好地抑制POD活性,延缓叶绿素的降解,降低a值。本试验中,热处理鲜切生菜的最适温度为55℃,最适处理方式为切割前热处理。  相似文献   
123.
发酵床养猪饲养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宏  郭鹏 《猪业科学》2010,27(11):38-40
发酵床养猪是一种无污染,零排放、无臭气的新型环保养猪模式.该技术是建立在微生态理论和生物发酵理论基础上,"以猪为本",追求动物体(猪)内外生态环境的和谐及优化.利用有益微生物菌群将猪粪尿降解,从源头上解决了猪粪尿的排放问题,创造了良好的养殖环境.同时,垫料中的有益微生物又向猪提供了有益菌、无机物和菌体蛋白质;有益菌产生的代谢产物抗菌肽、酶等,可提高猪的免疫力、抗病力及饲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4.
为探讨1-MCP对沪产冬枣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为1-MCP在南方冬枣保鲜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以500、1 000、1 500、2 000 nL/L等不同剂量1-MCP处理沪产冬枣,置于温度(0±1)℃、湿度85%~95%的冷库中贮藏,研究不同处理对沪产冬枣生理及保鲜效果的影响。1 000 nL/L 1-MCP处理能够抑制沪产冬枣的烂果率及转红指数的升高;延缓Vc、酸含量和果皮转红指数的下降,维持较高的硬度、色泽;贮藏80 d后硬度仍高达9.69 kg.cm-2,鲜果Vc含量保持在241.65 mg.100g-1;果肉色泽、可滴定酸含量也都分别保持在较高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处理。1 000 nL/L 1-MCP处理沪产冬枣,能较好地维持果实固有品质,保鲜效果佳。  相似文献   
125.
【目的】通过设置不同水平有机微量元素的添加试验,研究不同水平有机微量元素(Cu、Fe、Mn、Zn)对北京油鸡蛋,肉中各微量元素含量及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可为‘北京油鸡’的养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试验选取420只18周龄笼养母鸡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1组为100%无机微量元素对照组,2组为空白对照组(0%),3-7组分别在饲粮中按NRC推荐需要量的25%、50%、75%、100%、125%添加有机微量元素,试验期为60日.【结果】有机微量元素仅对肉品质的滴水损失产生显著影响(P0.05).空白组胸肌,腿肌的滴水损失显著高于其他各水平组(P0.05),100%无机组与其它各水平有机组间的滴水损失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水平有机微量元素的对‘北京油鸡’鸡蛋的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黄色泽和蛋黄质量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25%有机组的哈氏单位,蛋白高度达到最大,显著高于100%无机组和其它水平有机组(P0.05);75%有机组的蛋黄色泽,黄蛋重达到最大值,且蛋黄重显著高于100%无机组和未添加组(0%组).Cu、Fe、Mn、Zn螯合物的不同添加水平组对‘北京油鸡’胸,腿肌肉中微量元素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有机螯合微量元素的添加水平对去壳蛋中Cu、Mn含量影响显著(P0.05),对去壳蛋中Fe、Zn无显著影响(P0.05).与100%无机组相比,100%、125%有机组显著提高了蛋中Cu含量,125%有机组蛋中Cu含量达到最高;75%有机组蛋中Mn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添加组,其他添加组无显著差异,未添加空白组蛋中Cu、Mn含量显著低于各添加组.【结论】有机微量元素的添加能改善蛋、肉品质及蛋中微量元素含量,综合来看添加25%推荐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6.
臭氧处理对巨峰葡萄品质与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臭氧气体处理对巨峰葡萄采后贮藏品质及生理的影响,为臭氧在葡萄保鲜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以21.04mg·m-3、44.62mg·m-3、81.41mg·m-3、131.14mg·m-3等不同浓度臭氧气体处理巨峰葡萄,置于温度-0.5℃~0.5℃、湿度85%~95%冷库中贮藏,研究不同处理对巨峰葡萄贮藏品质与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臭氧处理可有效抑制葡萄的呼吸强度,延缓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的下降;有效抑制PPO活性,减少单宁等抗氧化物质的消耗;并能保持葡萄果实内较高的SOD、CAT活性,减轻膜脂过氧化作用,从而延缓葡萄果实的成熟和衰老进程。其中以81.41mg·m-3臭氧气体处理葡萄,即以250mg·h-1臭氧气体发生量通入气胀2min,并密闭保持1h,每周处理1次,对巨峰葡萄保鲜效果最为显著,贮藏至98d后,好果率达85.4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  相似文献   
127.
不同品种鸡及其杂交后代产蛋前期蛋品质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我国是世界禽蛋生产和消费大国,禽蛋生产量长期处于世界首位[1].因此,提高蛋品质以满足各地消费者的需要显得尤为重要,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8.
试验选择1日龄健康AA肉仔鸡384只,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设计方案,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Ⅱ、Ⅲ、Ⅳ、Ⅴ组为甘露聚糖酶添加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03%、0.06%、0.1%的甘露聚糖酶,旨在评价中国农科院饲料所研制的用重组毕赤酵母表达的甘露聚糖酶在不同添加水平下对肉仔鸡生产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用重组毕赤酵母表达的β-甘露聚糖酶对肉鸡的生产性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该试验条件下,添加甘露聚糖酶对肉鸡后期生产性能的影响明显好于前期,最佳添加量为0.06%。  相似文献   
129.
本文以北京油鸡养殖为例,介绍了北京油鸡林下散养模式,此模式同样适合土鸡散养.文中着重介绍了生态养殖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关键环节和技术,通过林下散养、种养结合,促进养鸡产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30.
为探究电子束辐照技术对三文鱼保鲜效果的影响,以新鲜三文鱼为原料,经不同低剂量(0~4 kGy)电子束辐照结合真空包装处理,研究4 ℃储藏条件下三文鱼的鲜度变化情况。以微生物菌落总数(Total bacterial counts, TBC)、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含量及鲜度值(K值)为指标,并结合感官评价(Sensory assessment, SA)对三文鱼的鲜度进行综合评定,同时对各鲜度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辐照剂量越高,杀菌效果越好;电子束处理后的三文鱼K值和TVB-N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冷藏期内其K值、TVB-N含量的上升速度均低于对照组;低剂量辐照对三文鱼感官品质影响不明显,其中经2、4 kGy辐照处理的三文鱼虽有一定的保鲜效果,但同时伴有色泽变淡,轻微辐照异味产生的现象。综合考虑,电子束辐照处理三文鱼的最佳辐照剂量为1 kGy,相应的货架期可达到12 d,与对照组相比,延长了6 d左右。同时三文鱼的K值与菌落总数、感官评分均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