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2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0篇
  12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阐述了种苗工作的重要性及种苗新品种选育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苗木新品种选育推广的对策,对优良种苗新品种的产权保护及快速推广应用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2.
基于眼动的城市森林景观视觉质量评价及距离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注视点个数、注视频率、平均注视时间、平均眼跳幅度、平均眼跳速度、首次注视时间、注视时间比重7个眼动指标,构建景观视觉质量评价模型,选取并拍摄获取通州运河森林公园旱柳林5个样地、6个不同距离梯度下的30个样本,通过眼动实验获取指标数据进行景观视觉质量评价;再基于ANOVA分析距离对景观视觉质量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旱柳林游憩步道建设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旱柳林景观视觉质量值分布在0.13~1.49范围内,90%样本处于中高等级,视觉质量较好;2)注视点个数、注视频率、平均眼跳幅度、注视时间比重对景观视觉质量构成显著影响,距离变化通过显著影响注视点个数,对注视频率、平均眼跳幅度、注视时间比重产生相关影响,从而影响景观视觉质量;3)旱柳林景观视觉质量在25 m处最低,且25 m处视线多向树冠与草坪交界面聚集,草坪对景观感知存在一定影响,在5 m和30 m处景观视觉质量呈现相对较高水平,可作为游憩路径设置参考值。  相似文献   
83.
大棚冬莴苣低温冻害指标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棚莴苣(Lactucasativa L.var.angustana)冬季生长不完全闭膜的特点,开展了大棚冬莴苣小气候观测,分析了影响大棚冬莴苣生长的主要低温冻害指标,研究了不同天气条件下大棚内最低气温和地温与外界最低气温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棚内最低气温、地温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84.
斜带石斑鱼生态优化与病害防控育苗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斜带石斑鱼生态优化与病害防控育苗模式的研究,研究重点为如何预防神经坏死病毒(NNV)的感染,包括:1、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选择不带病毒的受精卵,并在布卵前,对育苗池、用具以及生物饵料进行严格消毒.2、保持育苗池水小生态相对稳定,使水体中益生菌成为优势种群,消耗水体氨氮等有害物质,同时抑制水体里有害细菌的繁殖.3、进一步规范仔、稚、幼鱼期的饵料系列及其配制,保证鱼苗的营养以提高鱼苗的活力和健康水平,提高其抵抗病毒病侵袭的能力,从而提高鱼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85.
长江上游江津断面铜鱼鱼卵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金沙江一期工程蓄水前后的长江上游铜鱼繁殖情况,2011—2014年每年5月5日—7月10日,在江津江段通过使用圆锥网捕捞鱼卵,定点进行早期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在采集到的8 014粒鱼卵中铜鱼鱼卵数量最多,占总鱼卵数的14.76%。调查期间江津江段铜鱼卵苗年均年总径流量为22.45×107尾。2011年—2014年江津江段铜鱼鱼卵日均密度各年平均值分别为8.41、10.57、1.32和3.18个/1 000 m3,2013年和2014年铜鱼鱼卵日均密度显著低于2011年和2012年。对铜鱼鱼卵日均密度与水文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鱼卵日均密度与透明度呈显著负相关,而2013年和2014年透明度显著高于2011年和2012年。根据鱼卵发育时期和流速推测江津白沙至羊石及榕山至兆雅两个江段为铜鱼的主要产卵区域,该区域铜鱼产卵量约占铜鱼产卵总量的56.96%。研究表明,金沙江一期工程蓄水对铜鱼产卵行为产生了影响,建议工程运行期间应根据长江上游铜鱼的产卵条件进行科学调度,并禁止在产卵江段进行捕捞。  相似文献   
86.
肉桂,既是一种传统中药材,也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香料,为药、食两用的中草药。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种较强的药理作用,与其他中药配伍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或作为调味剂被普遍食用。通过对肉桂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配伍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和论述,为其在食品和医药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支持及参考。  相似文献   
87.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林下西洋山参(Mountain-cultivated american ginseng,McAG)和园地栽培西洋参(Garden-cultivated american ginseng,GcAG)的挥发性成分。从McAG中鉴定了54个成分(占总成分的97.04%),包括3-羟基-2-丁酮(2.36%)、3,3,7,7-四甲基-5-(2-甲基-1-丙烯基)-三环[4.1.0.0(2,4)]庚烷(2.00%)、顺式--没药烯(1.39%)、-广藿香烯(0.82%)和姜黄烯(0.76%)等29个特有成分(占总成分的10.30%)。从GcAG中鉴定了60个成分(占总成分的85.99%),包括二氢姜黄素(2.94%)、(+)--长叶蒎烯(0.68%)、-新丁香三环烯(0.59%)和(Z)--金合欢烯(0.48%)等35个特有成分(占总成分的8.18%)。在McAG和GcAG中还鉴定出(E)--金合欢烯(McAG:66.09%,GcAG:50.30%)、-没药烯(McAG:3.98%,GcAG:12.24%)、-荜澄茄烯(McAG:3.44%,GcAG:1.43%)和白菖烯(McAG:1.55%,GcAG:2.98%)等25个共有成分(分别占总成分的86.74%和77.81%)。该研究填补了林下西洋山参挥发性成分研究的空白,同时,各差异性成分可为鉴别二者所需的特征性化合物提供理论支持与参考。  相似文献   
88.
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结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4个部位中的人参总皂苷进行含量测定。叶中总皂苷含量最高(21.4%),其次为茎(5.1%)、根(4.4%)和籽(3.9%)。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单体皂苷进行含量测定,关于单体皂苷(元),根中含较多的-Rb1、-Rg1、-RC、-Re和-Rd(0.46%、0.36%、0.30%、0.20%和0.15%),占总皂苷的33.4%;茎中含较多的Re、-Rd、原人参三醇(-PPT)和-Rb3(0.21%、0.19%、0.17%和0.16%),占总皂苷的14.4%;叶中含较多的Re、-Rd、-Rg1、-Rb3、-Rc、-Rb2和-PPT(1.56%、1.49%、0.71%、0.43%、0.34%、0.33%和0.20%),占总皂苷的23.6%;籽中含较多的Re、-Rg1和-Rd(0.68%、0.35%和0.28%),占总皂苷的33.5%。根、茎、叶和籽中总皂苷含量及各单体皂苷(元)的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这为林下山参各部位的质量评价以及茎、叶等地上部分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9.
建立中药复方止痛化癥胶囊的HPLC指纹图谱,对不同批次间制剂进行质量控制。色谱柱:Uni Sil?5-120C18Ultra(4.6 mm×250 mm,5 m);流动相:乙腈-水(含0.05%的甲酸);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 L;柱温:30℃;检测波长:280 nm,按照国家药典委员会发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建立了中药复方止痛化癥胶囊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32个共有色谱峰,指认出7个色谱峰,10批止痛化癥胶囊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值均在0.95以上,所建立的中药复方止痛化癥胶囊HPLC指纹图谱测定方法精密度、重现性及稳定性良好。首次建立的中药复方止痛化癥胶囊HPLC指纹图谱,不仅对止痛化癥胶囊的鉴别及质量控制等提供新的科学依据,且对止痛化癥胶囊的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0.
2018年中美贸易战和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生产有很大的影响,旱涝等极端气候事件、病虫害频繁发生以及极端气候变化的逐渐加剧等必将给中国未来的粮食生产带来许多严峻的挑战。总体上,中美贸易战和极端气候对中国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战略的影响很大,随着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和贸易摩擦的增多,保护农业生产显得非常重要。而由于极端灾害发生具有地域偏远和时间紧迫等特点,为缓解中国粮食安全压力,促进中国乡村振兴,通过对极端气候自然灾害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建立城乡居民互保协议、盘活中国农村经济的适合中国农村特点的藏粮于民及乡村振兴民间计划的措施和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