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20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3篇
  16篇
综合类   11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9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杭州湾北部张网渔业资源种类组成及群落多样性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淼  张丹  张玉平  孙振中 《水产科技情报》2013,40(4):188-192, 198
为研究杭州湾北部渔业资源的种类组成及群落多样性,对2009年5月~2011年11月张网作业渔获物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渔业资源群落优势种为鲚属鱼类和中国毛虾,二者生物量相对丰度之和从2009年的61.06 %提高到2011年的82.98 %,这两种资源构成了当地的主要捕捞品种;从渔业资源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的年际变化看,2009年CPUE仅为4.53 kg·网-1,2011年提高到7.68 kg·网-1,增幅达69.5 %,说明杭州湾北部渔业资源密度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渔业资源群落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1.37~1.52,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46~0.51,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58~0.63,变化幅度均较小。群落特征值季节变化中,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秋季最高,夏季次之,春季最低;丰富度指数夏季最高,春季次之,秋季最低。主要经济渔获物鲚属鱼类和白虾属虾类的CPUE在逐年提高,说明这两种渔获物的资源密度在逐年提高。严格控制捕捞强度,减少人为因素对渔业资源的破坏,对提高整个海区渔业资源群落的稳定性发挥了积极效用。  相似文献   
42.
几种多糖对黄曲霉菌生长及产毒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香菇多糖、海带多糖、石耳素等10余种多糖对黄曲霉生长及产毒的抑制作用,发现海带多糖、香菇纤维素、马铃薯直链淀粉、A型大豆多糖能够明显降低黄曲霉菌丝产量;同时海带多糖、香菇纤维素、马铃薯直链淀粉、香菇多糖、绿豆多糖抑制了黄曲霉菌产毒,其中海带多糖、马铃薯直链淀粉、香菇纤维素、香菇多糖能够明显降低黄曲霉菌菌丝产毒能力。  相似文献   
43.
为探究长江河口区水域浮游动物的变动趋势,分别于2012年2、5、8、11月份在长江河口区(31°~32°N,121°08'~122°11'E)布设17个定点站位开展专题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水域浮游动物优势种的丰度对总丰度具有重要影响;各站位多样性指数值均小于2,均匀度指数均小于0.8;浮游动物总丰度与pH、DO、盐度、水温和叶绿素a之间存在相关性;浮游动物分布的变化与径流量有密切关系,丰水期浮游动物种类数、总丰度和总生物量均高于枯水期。  相似文献   
44.
王淼 《农业工程》2018,8(11):34-36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应用给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该文对基于ZigBee的智能农业物联网系统研发应用课题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和探索,以期为推动智能农业物联网系统的广泛应用相关方面的课题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参考或借鉴。   相似文献   
45.
将甜橙果汁与牛乳调和,通过单因素试验,对稳定剂成分、酸味剂配比、杀菌条件进行确定,然后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主要原料配比、稳定剂各成分配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原橙汁20%,脱脂乳粉3%,蔗糖10%,柠檬酸0.25%,乳酸0.025%,高黏度CMC0.25%,PGA0.1%,高脂果胶0.20%,80℃下杀菌15min,可制作出质量和风味俱佳的甜橙牛乳酸性饮料。  相似文献   
46.
<正>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条件的提高,城市居民养犬者越来越多,犬病也不断发生,了解城市宠物犬生活规律及其疾病发生特点,有助于犬病的防治,确保人畜健康,一般来说,犬得病是由于饲养管理方法不当等原因造成的,并且腹泻疾病占到了一半左右,因此,有必要格外重视。  相似文献   
47.
与寄主植物和寄主相关的化学线索在寄生蜂的寄主搜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云南派姬小蜂Pediobius yunnanensis是松树钻蛀性害虫——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的蛹寄生蜂,为了探究该寄生蜂对其寄主和寄主植物相关化学线索的行为反应,本研究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利用Y形嗅觉仪,测定了该寄生蜂对不同处理的油松球果(含蛹球果、含空蛹壳的球果、幼虫为害的球果和健康球果)和松枝(含蛹松枝、幼虫为害的松枝、含蛹球果的系统枝、含蛹松枝的系统枝和健康松枝)以及幼虫虫粪(3龄幼虫虫粪、含蛹球果内的幼虫虫粪)挥发物的趋性行为;在开放场中,测定了老熟幼虫爬行痕迹对该寄生蜂搜索行为的影响;利用双选择试验,在培养皿中测定了该寄生蜂对微红梢斑螟茧或蛹浸提液的行为反应。结果显示,在嗅觉试验中,含蛹球果、含有空蛹壳的球果挥发物对寄生蜂有极显著的引诱作用,而幼虫为害的球果和健康球果对寄生蜂的行为无明显影响;该寄生蜂对含蛹松枝挥发物表现出明显的正趋性反应,而对幼虫为害的松枝、含蛹球果的系统枝、含蛹松枝的系统枝以及健康松枝则无趋性反应;寄生蜂对含蛹球果中的幼虫虫粪挥发物表现出偏爱性,而对3龄幼虫虫粪无明显反应;在开放场中,老熟幼虫的爬行痕迹对寄生蜂的搜索行为无显著影响;在培养皿中,微红梢斑螟茧的甲醇、二氯甲烷或正己烷浸提液以及蛹的二氯甲烷或正己烷浸提液,不仅能强烈地吸引该寄生蜂,还能明显延长其停留时间。该结果为揭示云南派姬小蜂寄主搜寻行为的化学调控机制以及微红梢斑螟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8.
为了揭示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遗传背景及其选育群体世代间的遗传变异,采用13对荧光标记微卫星引物分析了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3个不同选育世代(F2、F4和F6世代)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并进一步分析了它们与高要(GY)、惠州(HZ)、茂名(MM)和无锡(WX)4个尼罗罗非鱼地理群体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F2、F4和F6 3个选育世代的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期望杂合度、Shannon指数和多态性信息含量等遗传多样性参数均呈现出随着选育世代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但仍表现为高度多态性(PIC>0.5);4个尼罗罗非鱼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依次为GY群体>MM群体>HZ群体>WX群体,其中GY群体、MM群体和HZ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显著高于3个选育世代;随着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的选育世代增加,世代间遗传距离(Da)逐渐增大(F2~F4的Da = 0.155 6,F4~F6的Da=0.375 7),遗传分化系数(FST)也逐渐升高(F2~F4的FST = 0.036 4,F4~F6的FST= 0.111 1);在UPGMA系统进化树中,3个选育世代群体与HZ群体、GY群体聚为一支,说明它们的遗传背景相近;罗非鱼"粤闽1号"3个选育世代母本的与4个地理群体中的GY、HZ和MM群体之间遗传分化中等,与WX群体之间遗传分化较大.研究表明: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的选育群体在选育过程中遗传多样性出现下降趋势,遗传分化不断加剧,F6与F2、F4遗传分化中等,但仍保持着较高遗传多样性,具有进一步选育潜力;4个尼罗罗非鱼地理群体中GY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与选育群体F6的遗传距离适中(Da<0.54),可作为潜在的引种群体与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的选育群体进行杂交,从而提高其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49.
芝麻立枯病内生生防细菌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表面消毒涂布平板的方法从大田健康芝麻根内分离芝麻内生细菌399株。平板对峙试验结果显示,176株细菌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有不同程度的拮抗能力,其中编号为B16、b10、D31、e23、G10、I10的6个菌株在PDA平板上对于立枯丝核菌具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对西瓜枯萎病菌、西瓜炭疽病菌、小麦全蚀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也表现出广谱的抑菌作用。利用胶体几丁质和胶体壳聚糖作为唯一碳源,测定了上述6株细菌产生几丁质酶和壳聚糖酶的能力,发现b10和G10具有产壳聚糖酶的能力,I10有产几丁质酶的能力。活体盆栽试验测定了上述6株细菌对芝麻立枯病的生防效果,结果显示测定的6株细菌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G10的生防效果最好,可达到52%。利用胶体壳聚糖作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培养基测定了G10菌株在芝麻根系内部的定殖动态,发现G10在芝麻根部可以长期定殖。  相似文献   
50.
为了解水甲虫多样性与环境的关系,于2004—2006年每年6—10月在长白山北坡采集不同环境条件下水甲虫标本,共发现水甲虫8科38属70种。研究发现不同的环境,水甲虫的种类、数量、个体大小明显不同。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水甲虫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海拔(r=0.507)、底泥有机质含量(r=0.638)和全磷含量(r=0.668)成明显正相关,与水电导率(r=-0.470)、水深度(r=-0.461)和水pH值(r=-0.470)负相关显著;均匀度指数与底泥有机质含量(r=0.542)和全磷含量(r=0.489)正相关显著;物种数与海拔(r=0.590)、底泥有机质含量(r=0.593)和全磷含量(r=0.618)成正相关,与水深度(r=-0.636)、水电导率(r=-0.558)、水pH值(r=-0.535)成显著负相关。环境因子影响水甲虫的分布,但人类是最终决定因素,了解水甲虫多样性与环境的关系,有助于揭示生物-环境-人类三者之间的关系,为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修复和保护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