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以心房纤颤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心)临床上常易误诊。为总结经验,现将作者收治的60例甲亢心性房颤作一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两医院近10a共收治甲亢性心脏病82例(符合诊断标准[1]),表现为心房纤颤者60例(占甲亢心的7...  相似文献   
32.
为探讨不同品种糜子各性状指标对光周期的反应,通过遮阴棚处理,设置6、9、12 h光照和自然光照(对照)4个光周期环境,调查15份糜子材料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和短日抽穗促进率的光反应特性,以11个性状指标的相对敏感度值分析各性状指标的光周期敏感度,并采用2种综合评价方法对15个糜子品种的光周期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糜子在三叶期进入光敏感期,12 h光照处理为糜子短日处理标准。与自然日照相比,短日处理缩短了糜子抽穗期,株高、分蘖数、穗长、主穗小穗数、千粒质量、主茎节数和产量随着日照时数的缩短整体上呈递减趋势,日照时数低于6 h或高于12 h均会减少糜子叶片数、缩短糜子穗颈长度,降低糜子有效穗数,短日出穗促进率相对较低的品种表现为更强的适应性。11个性状指标的光周期相对敏感度值在-0.7~1.6之间,株高和主穗小穗数的光周期相对敏感度最强,其次是有效穗数、生育期、主穗长,叶片数和千粒质量的敏感度较弱,结合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株高和主穗小穗数可作为主要评价指标,主穗长和生育期可作为参考评价指标,千粒质量和叶片数不适合做为评价光周期敏感性指标,光周期综合指标评价D值显示‘赤糜2号’和‘固糜21号’为光周期低敏感型糜子品种。  相似文献   
33.
研究了2014-2017年唐山市主要入海口的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并采用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法和富营养化指数评价法对各入海口富营养化情况进行分析。潜在性富营养化研究结果表明,各站位在夏秋季节均出现了潜在性富营养化,属于氮限制型。富营养化指数评价法研究结果表明,各站位春、夏、秋季均呈现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34.
以茄子为试验对象,以直径20cm标准蒸发皿蒸发量为灌溉依据,通过设置I1(Kcp:0.6)、I2(Kcp2:0.8)和I3(Kcp3:1.0)3种灌水水平,借助称重式蒸渗仪试验平台研究了不同灌水量下温室秋茬茄子的蒸腾规律、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不同灌水处理在各生育期的典型日蒸腾强度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在12∶00-13∶00出现。增加灌水量提高了日蒸腾强度的峰值,与处理I1相比,处理I2和I3在开花结果期的日蒸腾耗水强度的峰值分别增加了40.0%和55.0%。温室秋茬茄子在开花结果期的蒸腾量最高,为35.3~49.9mm,可占总蒸腾量的38.7%~42.0%,其次为结果盛期,而结果末期的累积蒸腾量最低。环境因子显著影响到温室茄子日蒸腾量(P<0.01),其中日蒸腾量与光合有效辐射的相关性最高,而与日均温度的相关性较低。温室茄子的全生育期蒸腾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升高,相比处理I1,处理I2和I3的总蒸腾量分别增加了24.9%和53.2%。增加灌水量能够提高温室茄子产量,但处理I2的产量相比处理I3并无显著差异,且比处理I1显著增加了44.7%。处理I2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25.5kg/m^3,相比处理I1与I3分别增加了16.0%与13.3%。综合考虑温室茄子蒸腾耗水强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处理I2(Kcp2:0.8)在比处理I3减少20%灌水量的条件下,仍具有较高的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为供试条件下较优灌水处理。  相似文献   
35.
吴颖  刘志强  王湛 《河北渔业》2019,(1):48-51,57
基于专利分析技术,从客观角度评价水产行业的创新能力,通过专利申请情况、专利类型、申请人、技术领域分布、法律状态等指标分析,得出我国水产行业的创新能力呈逐年提升态势,但目前依然处于技术积累阶段,专利成果转化及国际专利布局有待进一步提升,并针对我国水产行业的专利态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6.
为了充分挖掘冬播糜子的生产潜力,以固糜21号为供试材料,以露地春播为对照(CK),设置膜侧冬播(D1)、平覆膜冬播(D2)、露地冬播(D3)3种处理,分析不同冬播栽培模式对糜子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D1~D3处理,出苗率达到90%以上,生育时期提前8~59 d,生育期延长34~44 d,产量性状不同程度提高,产量增加15.04%~23.34%,其中膜侧冬播表现最高为5215.95 kg/hm2,可作为糜子冬播的主要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37.
为了进一步探明永定河河滨绿化带土壤生态修复的障碍因子——水分,采用野外定位试验的方法,对永定河河滨绿化带进行了覆盖保墒试验,研究了不同石块覆盖度对土壤含水率和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块覆盖度在60%~80%时,土壤保墒效果最好;波斯菊和紫茉莉石块覆盖度分别为10%和60%时,各项生长指标最高;采用灰色关联度对土壤、植物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得出永定河河滨绿化带石块覆盖度为60%的紫茉莉评价结果优于石块覆盖度为10%的波斯菊。研究结果可为保墒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8.
为研究藤黄酸在农业上的应用,设计用改进的方法对藤黄树脂进行提取分离,确定其化学结构,合成其衍生物,并对其结构与杀菌活性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分离提纯与生物试验的结果表明:藤黄提取物中抑菌效果较好的主要成分是藤黄酸(Gambo-gic acid)和新藤黄酸(Neogambogic acid),而且新藤黄酸对棉花枯萎病(Fusariumvasinfectum Atkinson)、棉花炭疽病(Glomerella gossypii Edgerton)、棉化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Kuehu)和苹果腐烂病(Valsa moli Miyabe et Yamada)的抑菌效果优于藤黄酸。合成了新藤黄酸的五个衍生物:(1)6-0-甲基新藤黄酸甲酯;(2)6-0-乙基新藤黄酸乙酯;(3)4,6-二-0-乙酰基新藤黄酸;(4)8,12-二羟基新藤黄酸;(5)9,10;27,28;32,33;37p 38-八溴代新藤黄酸。生物试验结果表明,分子结构中 C_4上多一个羟基的新藤黄酸,其抑菌活性高于藤黄酸。新藤黄酸分子中羧基上的活泼氢被甲基化或乙基化都使分子的抑制活性消失。C_4、C_6上两个羟基被乙酰化成为酯基...  相似文献   
39.
本文借助于MIDAS/Civil6.70软件,运用梁格法对吉林雾凇立交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连续异形箱梁建立空间模型,主要探讨了在恒载、活载和温度荷载作用下三种不同的支座布置形式对支座反力和纵梁内力以及变形的影响,并选出最优方案,为类似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