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7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5篇
  18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田间试验,采取定点动态监测的手段研究不同有机物料部分替代传统肥料,分析有机物料对烟田土壤基本性状和肥力及烟草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烟株不同生长时期,稻壳生物炭处理土壤p H值都较其他处理有明显的升高;蚯蚓粪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及CEC均保持在较高水平,试验结束期,有机质含量及CEC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比对照分别提高5.6%和6.2%。蚯蚓粪处理土壤全磷、碱解氮、速效磷、缓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而土壤全钾含量却显著低于对照处理,而其他处理与对照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92.
胡椒作为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对水肥管理的要求比较高。我国胡椒水肥管理包括浇灌、沟灌、喷灌和滴灌等灌溉方法,传统的施肥方法以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本文针对各种水肥管理方法的优缺点,提出水肥一体化技术将成为胡椒水肥管理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93.
胡椒园间作槟榔对胡椒光合效应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槟榔胡椒间作体系中胡椒间作产量优势的光合机理,2009~2012年在海南胡椒与槟榔间作优势区,研究4种间作和单作条件下,胡椒不同生育期完全展开叶的光合有效辐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等光合参数以及叶面积和叶绿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胡椒与槟榔间作明显提高胡椒产量,偏土地当量比(PLER-M)高于其所占面积比例的134%~189%,表现出明显的间作产量优势。分析胡椒光合参数与产量相关关系,发现胡椒灌浆期光合参数与产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其中气孔导度对产量的正效应最大,以气孔导度为解释变量与因变量产量做回归分析,发现灌浆期对产量的贡献率达52%。胡椒与低密度槟榔间作提高或显著提高了胡椒灌浆期叶片光合作用,增强二氧化碳的固定,这可能是胡椒产量间作优势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4.
2009年9月26日,笔者首次发现并救助1只来自蚌埠市怀远县的宝兴歌鸫(Turdus mupinensis)。2012年5月26日、6月2日、16日、22日、23日和2012年12月8日,相继在淮北市相山公园6次观察并拍摄到宝兴歌鸫1只,2013年6月22日和29日再次在同一地点观测到宝兴歌鸫1只。2012年10月19日在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区观察并拍摄到宝兴歌鸫1只。2013年11月6日协助市民在合肥市经开区住宅区救助1只受伤的宝兴歌鸫。2013年3月31日上午在六安市金寨县天堂寨也观察并拍摄到宝兴歌鸫1只。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后证实,宝兴歌鸫为安徽省鸟类分布新记录。安徽发现宝兴歌鸫,对研究其地理分布和扩散趋势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95.
胡椒作为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对水肥管理的要求比较高。我国胡椒水肥管理包括浇灌、沟灌、喷灌和滴灌等灌溉方法,传统的施肥方法以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本文针对各种水肥管理方法的优缺点,提出水肥一体化技术将成为胡椒水肥管理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96.
空间数据重构是根据离散、稀疏的点位数据构建介质属性完整空间分布的过程,地学领域中通常采用基于地质统计学的方法.压缩感知是21世纪信号处理领域的重大理论突破,地学领域的学者将其作为一种空间数据重构的新方法,在流体运动模型的静态参数反演和土力学性质重构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在简述压缩感知数学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基于该理论的...  相似文献   
97.
稻麦秸秆全量还田的产量与环境效应及其调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秸秆还田是一项土壤培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但稻秆还田经济效益低、增产效应不显著以及一些环境负效应,影响了该措施的推广。本文结合本课题组研究工作,综述了国内外近期的相关研究进展,就稻麦秸秆全量还田的产量效应、秸秆腐解特性与环境效应及其调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秸秆还田能提高土壤肥力,增加稻麦产量,且增产效应随还田时间延长而增加;稻季麦秸/油菜秸的腐解率在50%~66%,其N、P、K养分释放率分别为42%~58%、55%~68%和92%~98%;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农田碳固定、减少径流损失,但也增加了稻田甲烷排放、氨挥发以及渗漏的养分损失。提高秸秆还田效益的调控措施有:增加稻麦前期氮肥施用比例,适当减少总的氮肥、磷肥用量,大幅减少钾肥用量;秸秆尽量在麦季还田、稻季采用湿润灌溉可减少甲烷排放。  相似文献   
98.
冬枣花量大,在自然条件下座果率仅2%左右。要提高产量,必须提供充足肥水,并加强花期前、花期中的枝条、花管理,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协调生长与结果的矛盾,改善授粉授精条件,促进结果。  相似文献   
99.
菜用大豆又叫毛豆,是一种重要的豆类蔬菜,其味道鲜美、食用方便、营养丰富。本文主要论述了菜用大豆品质方面(包括外观品质、食用品质、营养品质与卫生品质)的研究现状,为我国的菜用大豆品质育种研究方向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0.
正作为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第一大国,美国即将开始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日前,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了美国国家生物工程食品信息披露标准中关于生物工程食品标识的拟定规则,对食品中含有多少"生物工程加工成分"须标注为生物工程产品等规定征求公众意见。文件建议食品生产商使用"生物工程"(Bioengineered,BE)来标注这些食品,而非常用的"转基因"(Genetically Modifi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