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甜瓜果腐病是一种检疫性病害,可随种子远距离传播,给甜瓜生产带来很大的危害。本研究对哈密瓜种子上携带的瓜类果腐病菌和黄瓜角斑病菌进行了育苗症状检测、直接分离和带菌部位测定。结果表明,甜瓜细菌性果腐病和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均可随种子传播,特别是甜瓜细菌性果腐病种子带菌率较高,而且种子内外都携带一定量的病原菌,但种子带菌以种皮带菌为主。将带菌种子于低温下在PBS缓冲液的浸提液中浸提,2-4小时内的浸提效果较好,得到较充分病原菌的富集。  相似文献   
12.
新疆甜瓜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及NPR1/HRP双价抗病基因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厚皮甜瓜5d龄无菌苗子叶为外植体,MS和1/2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添加6-BA、IAA和卡那霉素不同浓度,进行甜瓜再生体系与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体系的建立。结果表明:甜瓜子叶最适宜的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 1.0mg/L+IAA 0.3mg/L,芽伸长培养基为MS+6-BA 0.75mg/L+IAA 0.3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IAA 0.3mg/L,适宜的转化条件为外植体预培养48h,农杆菌菌液浓度为OD600=0.3~0.4,侵染时间为15min,22℃暗培养48~55h。经75mg/L的卡那霉素筛选,共获得再生甜瓜幼苗21株,其中8棵经PCR鉴定证明NPR1/HRP双价抗病基因已经整合到甜瓜基因组中,即转化率为38%。  相似文献   
13.
舖地木蓝     
茶园多分布在丘陵与高山地区,土質大部分較为貧瘠,表土常被雨水冲刷,肥分流失严重,茶园有机質显得特别缺乏。因此茶园行間栽种綠肥,是就地取材解决茶园肥料和养猪飼料的好办法。选择間作綠肥要考虑綠肥对茶叢生長的影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固态发酵氨化玉米秸秆生产饲料蛋白工艺中菌株组合、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发酵产物真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温度对发酵产物真蛋白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与发酵时间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发酵产物真蛋白含量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最佳菌株组合为青霉和葱色串孢,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5 d。在最佳菌株组合和最佳发酵条件下,玉米秸秆经氨水氨化和固态发酵后真蛋白含量由2.05%提高到29.66%,比原料本身的真蛋白含量提高了13倍多;粗蛋白含量由2.80%提高到35.41%,比原料本身的粗蛋白含量高提高了11倍多。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现有孢子检测系统体积大、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衍射重构技术的作物真菌病害孢子检测方法。根据惠更斯-菲涅尔原理、角谱理论,利用衍射成像复合重构计算设计了一种包含富集、进样机构的真菌病害孢子检测系统。该系统可以定时完成富集、进样、拍摄、重构和检测等操作,并通过重构算法实现对真菌病害孢子原像的重建,根据重构后的图像提取面积(Area)、细度(Thinness ratio)两个重要形态学特征,对稻瘟病孢子进行检测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装置对稻瘟病孢子的检测结果与人工显微镜识别结果高度线性相关,决定系数为0. 99,平均检测误差为5. 91%,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在植物体内,FBPase酶是卡尔文循环内一个不可缺少的酶,在干旱、高温、盐碱等非生物胁迫中FBPase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试验从典型的耐极端低温的植物天山雪莲(Saussurea involucrata Kar.ER Kir.)中克隆了一段FBPase序列,命名为SikFBP1,同时也克隆出了一段SBPase序列命名为SikSBP。实时荧光定量显示2个基因对寒冷胁迫都做出了响应,为验证其抗寒性功能分别转入了烟草中。通过RT-PCR验证获得转化植株,低温胁迫下,通过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子渗透率(REL)、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及光合效率(Pn)的测量,发现转SikFBP1基因株系与转SikSBP基因株系在光合效率上提高较为微弱,但在耐寒性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为FBPase的功能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1试验材料1.1试验幼鱼来源及驯养宝石鲈幼鱼取自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良种室,初始体重(31.48±1.56)g,初始体长(9.43±0.26)cm。试验幼鱼先在温室内水泥池内驯养14d,每天投喂饲料3次,分别在8:30、13:30和17:00。1.2试验饲料试验饲料为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的芽孢杆菌(1011CFU/g),每克饲料含1×108个芽孢杆菌,连续投喂40d。试验饲料和基础饲料加工成粒径2.5mm的颗粒饲料。每组设置3个重复,基础饲料的营养组成见表1。  相似文献   
18.
以酪蛋白和明胶作为蛋白源,乳酸钙(Ca-lactate)和磷酸二氢钠(NaH2PO4•2H2O)为钙源和磷源,配制成D1(0.0%钙,0.0%磷)、D2(0.5%钙,0.0%磷)、D3(0.0%钙,0.6%磷)、D4(0.5%钙,0.6%磷)、D5(1.0%钙,0.6%磷)和D6(1.5%钙,0.6%磷)六种等氮等能纯化试验饲料。每组饲料饲喂3个重复,每重复饲养20尾宝石鲈幼鱼,经过室内网箱60天生长试验,探讨在饲料中添加钙磷对宝石鲈幼鱼(初始体质量13.42±0.68g)生长性能、全鱼和肌肉营养成分以及脊椎骨钙磷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饲料中未添加磷组(D1和D2)试验鱼的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脊椎骨钙磷含量显著低于添加组(P<0.05),而饲料系数、全体和肌肉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添加组(P<0.05)。当饲料中未添加磷时,添加0.5%钙对宝石鲈的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全鱼和肌肉营养成分、脊椎骨的灰分和钙磷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当饲料中添加0.6%磷时,钙的添加量(0~1.5%)对宝石鲈的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全鱼组成、肌肉组成(水分、粗蛋白和灰分)和脊椎骨组成(粗灰分、磷和钙磷比)没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钙添加量过大(1.5%)组脊椎骨钙含量显著减少(P<0.05)。饲料中添加磷显著降低了鱼体中粗脂肪含量(P<0.05),但提高了脊椎骨钙磷的含量(P<0.05)。各组脊椎骨钙磷比均处于1.78~1.82范围内,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宝石鲈幼鱼生长性能和脊椎骨矿化作用分析表明,当饲料中添加0.6%磷时,钙的适宜添加量为0.5%。 关键词:宝石鲈;钙;磷  相似文献   
19.
选用2种不同剂型的维生素B2产品(纯度80%和98%),在半精制饲料中添加16mg/kg纯度98%的维生素B2为对照,以纯度80%的维生素B2按比例替代纯度98%的维生素B2为试验组(替代比例分别为25%、50%、100%、150%、200%),喂养体重(3.98±0.5)g鲤60天,探讨不同剂型维生素B2对鲤生长性能的影响及饲料中采用低纯度维生素B2替代高纯度维生素B2以达到降低成本目的的可行性。结果显示:100%替代组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其它组(P〈0.05),饲料中16~24mg,/kg的维生素B2对鲤全鱼和肌肉的基本成分影响不显著(P〉0.05),参考当前2种维生素B2产品的市场价格,饲料中添料中添加24mg/kg纯度为80%的维生素B2饲养鲤,既能满足鱼体生长需求又可节约成本、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20.
对奎屯绿洲盐生植物进行广泛调查,分析奎屯绿洲盐生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结果表明奎屯绿洲现有盐生植物90种,隶属于22科60属,其区系特征表现为单种属多,地理成分复杂,具有非常明显的温带性质:温带分布科占非世界分布科的60%,温带分布属占非世界分布属的43.5%,地中海成分属占非世界分布属的4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