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61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18篇
  18篇
综合类   237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78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01.
为了摸清蜂蜜消费市场情况,于2021年对贵阳市6个超市,1蜂产品专柜跟踪调查,获取相关信息,对其品种、产地、品牌、包装、价格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蜂蜜品种、品牌繁多;产品来源以贵州本地的最多,蜂蜜价格悬殊大。从而提出从多元化的角度增加包装多样化,通过不同的形式传递不同品质蜂蜜的信息、保健功效、增加可信度,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相似文献   
602.
【目的】探讨双氢睾酮(DHT)对小鼠颗粒细胞增殖与抗苗勒管激素(AMH)表达的影响。【方法】给3周龄的昆明小鼠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10 IU/只)以获取颗粒细胞,颗粒细胞传代后48 h HE染色鉴定形态,绘制颗粒细胞的生长曲线,免疫荧光法鉴定促卵泡素受体(FSHR)的表达。当第2代颗粒细胞汇合度达到50%时,先用无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饥饿处理12 h,然后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DHT (0、10-9、10-8、10-7、10-6、10-5 mol/L),培养48 h后检测颗粒细胞增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ELISA法分别测定AMH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在颗粒细胞培养液中分别添加10-6 mol/L Flutamide (雄激素受体(AR)特异性抑制剂)、10-7 mol/L DHT、10-7 mol/L DHT+10-6 mol/L Flutamide、10-5 mol/L DHT、10-5mol/L DHT+10-8 mol/L 11-ketodihydrotestosterone (AR特异性激动剂),分别记为F、D7、DF、D5、DK组,以不添加药物为对照组。培养48 h后,检测各组颗粒细胞增殖及AMH蛋白含量。【结果】体外培养的小鼠颗粒细胞呈梭形或铺路石状,生长曲线呈S形,细胞普遍表达FSHR;与0 mol/L DHT组相比,10-8、10-7 mol/L DHT组细胞增殖分别显著和极显著增加(P<0.05;P<0.01),10-5 mol/L DHT组细胞增殖显著降低(P<0.05);10-7 mol/L DHT组AM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和AMH蛋白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与D7组相比,DF组颗粒细胞增殖和AMH蛋白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与D5组相比,DK组颗粒细胞增殖和AMH蛋白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10-7 mol/L DHT能够显著促进颗粒细胞增殖和AMH表达,而10-5 mol/L显著降低了颗粒细胞增殖以及AMH表达,且AR介导了DHT调控颗粒细胞增殖和AMH表达。  相似文献   
603.
土壤是农药的主要载体,有机氯农药具有高毒、难降解、蓄积性等特性,其残留会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持续累积、扩散,从而对农产品造成残留,为了保障土地使用安全、粮食安全,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土壤样品中有机氯农药(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δ-六六六、O,P’-DDT、P,P’-DDE、P,P’-DDT、P,P’-DDD、百菌清、环氧七氯)的残留量,对土壤样品的前处理方法进行了优化。土壤样品用乙腈振荡提取,在旋转蒸发仪上在水浴温度为40 ℃下旋转浓缩至约2 mL左右,取出后在氮吹仪上吹至近干,在优化的气相色谱条件下对土壤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实际土壤样品均未检出,在0.2、0.4 、0.6 ug/mL添加水平下,加标回收率为71.2%~121.2%,相对标准偏差为1.2 %~12.3%,方法检出限为0.28~0.95 ?滋g/kg。  相似文献   
604.
为更好地筛选出适宜贵州省贵阳市的优良辣椒品种,线椒以贵种1号、香辣四号、香辣七号、贵研13号、香辣三号、卓椒2号、卓椒三号、卓椒七号、雅美、辣丰七号、黔椒8号、辣研301等12个品种为试验材料,朝天椒以贵农单生、贵辣·单生52、猎艳618、卓椒新52、卓椒十六号、贵农红箭、卓椒十八号、辉腾、贵种92、遵辣9号、遵辣10号、遵辣6号等12个品种为试验材料。线椒、朝天椒分别以香辣三号、猎艳618为对照进行比较栽培试验,研究比较了在辣椒不同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发病率、鲜食产量。结果表明,香辣四号、香辣七号、黔椒8号、辣研301、卓椒七号、卓椒十六号、遵辣9号、贵种92品种具有早熟、高产、抗病性强的特性,适宜贵州省贵阳市种植。  相似文献   
605.
【目的】研究早熟小麦品种川麦1247的灌浆特性和功能基因,为今后四川盆地早熟高产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四川盆地目前推广种植的早、中、晚3种熟性的高产小麦品种为材料,用Logistic方程对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拟合,推导出一系列灌浆参数,通过相关分析对籽粒灌浆参数与粒重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利用小麦50K SNP基因芯片对川麦1247的功能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川麦1247全生育期较四川大面积推广中熟品种提早4~5 d,较晚熟品种提早7 d。与其他品种相比,川麦1247的抽穗期较早,灌浆持续时间较短,且平均灌浆速率较高。从灌浆3个阶段来看,川麦1247的灌浆快增期、缓增期持续时间较短,而灌浆渐增期、缓增期的灌浆速率较高。从不同熟性小麦品种籽粒灌浆速率变化动态来看,早熟品种能持续保持较快的灌浆速度,且灌浆高峰的峰值高。利用50K SNP基因芯片对川麦1247的功能基因进行分型表明,川麦1247含光周期基因Ppd-D1a、春化基因vrn-A1、Vrn-D1a以及正向控制千粒重基因(TaSus2-2A、TaGASR-7A、TaGW2-6B、TaSus1-7B、TaGS1a和TaGS-D1...  相似文献   
606.
1979~2020年我国玉米品种审定情况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9~2020年全国31个玉米品种审定委员会累计审定玉米新品种17 127(个)次,去除同一品种不同省份重复审定,统计得到14 121个审定品种.郑单958、中单9409等7个品种审定10次以上;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等6个单位审定品种超过100个;昌7-2、吉853等5个自交系育成...  相似文献   
607.
介绍利用黄芪茎秆夏季反季节栽培大球盖菇技术,包括黄芪茎秆原料的收集时间与贮存方法,生产季节安排,菌种制作方法,栽培原料配方与发酵,播前整地,钢管弓棚搭建,播种方法,出菇管理及采收,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同时分析大球盖菇栽培运营模式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08.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对新时代提高教学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对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际班"食品加工工艺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同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期提高授课质量及学习效果,提高国际班学生的培养质量,对国际班专业课程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09.
为研究宁夏干旱区行距与播量对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行距为20,30,40和50 cm,副区播量为10,15,20和25 kg·hm-2,利用灰色关联度以及回归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行距对潜在种子产量和发芽势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发芽率有显著影响(P<0.05);播量对实际种子产量、潜在种子产量和发芽势有极显著影响,对发芽率影响不显著;行距和播量对实际种子产量、潜在种子产量和发芽势有极显著交互作用,对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影响不显著。行距30 cm和播量15 kg·hm-2处理的种子产量最高;行距30 cm和播量20 kg·hm-2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均最高;通过建立多元回归及通径分析可得,无芒雀麦种子产量的提高主要由生殖枝数实现。综上所述,为求得宁夏干旱区无芒雀麦最高种子产量和最优种子质量应将行距设为30 cm,播量设为15~2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610.
为解决自贡市大棚草莓设施栽培品种种类繁多、质量良莠不齐、优良品种覆盖率低、缺乏抗病品种。以及生产技术相对落后,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缺乏等问题,提高草莓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引进5个草莓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圣诞红”“红玉”产量高、物候期早、植株长势好、成活率高、抗病性较强,综合表现较好,比较适宜在自贡地区推广种植。“粉玉”产量中等、含糖量高、成活率和抗病性中等,其他因素综合性状表现中等,但果皮颜色和果肉颜色特别,可作为采摘和高端品种少量配套种植。乡野产量低、糖含量低、口感差、成活率一般、抗病性差,“黑珍珠”产量低、糖含量高、成活率差、抗病性强,二者综合性状最差,均予以淘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