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0篇
林业   40篇
农学   65篇
基础科学   58篇
  57篇
综合类   388篇
农作物   51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126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复杂背景下黄瓜病害叶片的分割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进行复杂背景下黄瓜叶部病害的自动识别,需要先把目标叶片从复杂背景中分割出来,才能进行后续的特征提取和病害识别。为实现复杂背景下黄瓜叶片的分割,首先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去除图片中的非绿色部分,再采用基于laplacian of gaussia(LOG)算子的方法对待分割的叶片进行区域检测,然后进行基于形状上下文(shape context)的模板匹配和分割。为了提高匹配速度,先检测叶片的生长点和叶尖,以确定叶片的位置、尺寸和方向;然后使用基于超像素(superpixel)的最优匹配搜索方法来减少搜索的复杂度。对20幅黄瓜叶部病害图像进行分割测试,并与人工分割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分割算法能较好地从复杂背景下提取出黄瓜叶部病害图像,分割准确率达94.7%,为后期黄瓜病斑的特征提取等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2.
华育198属半冬性多穗型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27.7~233.1d。幼苗半匍匐,苗期叶片宽长,叶色浅绿,冬季抗寒性一般,分蘖力一般,成穗率高;春季起身拔节快,两极分化快;成株期株型紧凑,茎秆有腊质,旗叶及下部叶片较小,上冲,穗下节长,株高76~77.2cm,茎秆弹性好,较抗倒伏;穗纺锤型,穗偏小,籽粒角质,大小均匀,黑胚率低;根系活力好,叶功能期长,耐后期高温,成熟落黄好。产量构成三要素:亩成穗数39.0~43.9万,穗粒数33.1~33.6粒,千粒重44.0~45.6g。产量较高:一般亩产550~600kg,最高可达700kg以上。为此,2013~2014年度笔者在新乡县天宁寺农场进行华育198高产攻关术研究。  相似文献   
43.
近日,本刊记者在“专业化养殖趋势下动保业发展论坛”上获悉,“北京中农劲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入驻央视网商城为中国动保行业竖起了行业的标杆。在央视网商城总监陈发磊先生的介绍中记者了解到,央视网商城开通于‘国家十二五计划提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品牌之路’之时,自2013年上线以来已有众多大众行业品牌经过网站特有的征寻方式,从各行业标杆企业中限量选择有自主创新价值、行业诚信代表的品牌入驻。  相似文献   
44.
为研究不同紫甘蓝花青素含量对大豆分离蛋白基智能指示膜性能的影响,提高指示膜的综合包装性能,考察指示膜对巴氏杀菌乳新鲜度的监测效果。以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为原料,添加紫甘蓝花青素(Purple Cabbage Anthocyanins,PCA)制备指示膜,对其结构、热性能、机械性能、色度及其稳定性和pH敏感性进行表征和分析,并将指示膜应用于巴氏杀菌乳新鲜度监测中。结果表明:相对于大豆分离蛋白膜,含有4%(质量分数紫甘蓝花青素的指示膜,拉伸强度从2.46 MPa增加到3.77 MPa,断裂伸长率从105%增加到131%;与标准白的色差从21.23增加到52.88,指示膜明度降低,色度偏黄绿色,结晶温度比SPI膜升高了3 ℃。指示膜的色度在常温下5 d内不出现可视性色差,但pH敏感性强。将指示膜应用于巴氏杀菌乳新鲜度监测中,指示膜的颜色随着牛乳变质由绿变红,指示膜与原始膜的色差变化与巴氏杀菌乳的pH值变化呈相反趋势,且色差可视。因此,该指示膜具有监测巴氏杀菌乳腐败过程的潜力,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5.
采用控制系统来模拟未来大气CO2浓度和气温升高的气候变化情景,借助基于半导体芯片技术的IonS5TMXL测序平台并结合相关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缓释肥处理的麦田土壤进行16S rRNA细菌V4区和18S rRNA真菌ITS区测序分析,探究了缓释肥处理下麦田土壤细菌和真菌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显示,所有样品测序后获得细菌和真菌平均有效序列数分别是80543和64303个,平均OTUs分别是3149和1161个。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大气CO2浓度升高小麦土壤细菌的Shannon和Chao1指数均降低,而土壤真菌在各气候环境下均无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显示,各处理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不明显,真菌群落结构在气温升高时差异明显。缓释肥处理与普通肥相比,土壤细菌和真菌的Alpha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均没有差异。菌群分类学表明,小麦土壤的优势细菌门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和酸杆菌门,主要的优势细菌属有9种;优势真菌门为子囊菌门、被孢菌门和担子菌门,主要的优势真菌属有7种。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施用普通尿素使变形菌门和鞘氨醇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分别增加10.34%和46.27%。在对照温度对照CO2浓度条件下,缓释肥处理比普通肥处理使子囊菌门和毛壳菌属相对丰度分别显著增加39.85%和295.33%;在升高温度对照CO2浓度条件下,缓释肥处理比普通肥处理使子囊菌门和毛壳菌属分别增加33.16%和154.49%。CO2对变形菌门、鞘氨醇单胞菌属和毛壳菌属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在各气候变化环境下,各土壤理化性质均有所改善;与普通氮肥相比,缓释氮肥处理在各气候环境下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全氮含量降低,土壤有效磷和总磷含量升高。冗余分析表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主要受土壤全氮和盐分含量的影响,而真菌群落结构主要受土壤pH和有效磷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未来气候环境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大于缓释肥处理。该结果加深了缓释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影响的认识,为未来气候环境变化下缓释肥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以NCEP再分析资料作为初始场,并同化由分步的VVP技术(即SVVP技术)反演得到的南京龙王山多普勒天气雷达二维风场资料,利用WRF中尺度模式及其三维变分同化系统,对发生在2011年6月18日02:00(文中所有时间均为北京时)—18日14:00江苏地区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三维变分同化数值模拟,初步检验和评估了多普勒雷达SVVP技术反演得到的二维风场资料同化对数值预报能力的影响及作用。结果表明:同化之后,降水量和强降水中心预报的准确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47.
【目的】为了设计和寻找DNA的特异性识别剂和断裂剂,合成了2-氨甲基苯并咪唑铜(Ⅱ)配合物:[Cu(AMB)2Cl]Cl·4H2O(配合物1)和[Cu(AMB)(phen)Cl]Cl·2H2O(配合物2)(AMB=2-氨甲基苯并咪唑,phen=1,10-邻菲咯啉).【方法】通过元素分析、IR、UV和摩尔电导率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用二倍稀释法测试了配合物对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il(G-)、沙门杆菌Salmonella typhi(G-)、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G+)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G+)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相对黏度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试了2个配合物与ct-DNA的结合作用.【结果和结论】配合物1以非插入方式、配合物2以插入方式与ct-DNA作用;在VC存在下,2个配合物均通过·OH氧化机理切割pBR322 DNA.2个配合物结合ct-DNA和切割pBR322 DNA的能力强弱均为:配合物2配合物1.  相似文献   
48.
广东省农用地产能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空间插值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广东省各二级区农用地产能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 分析,探讨了广东省农用地产能与人均GDP 的空间关联特征,为区域农业发展提供对策和建议。结果表明院广东省 农用地产能受耕地空间格局影响显著,农用地理论单产与可实现单产受农用地自然质量的影响明显,人均GDP 与 农用地产能的空间关联性具有差异性,广东省二级区人均GDP 与农用地产能的空间关联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粤东沿 海地区和雷州半岛中部>粤中南地区和粤北地区>粤西南地区和潮汕平原区>珠三角平原区。  相似文献   
49.
以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持续给药和应激处理,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不同阶段小鼠体重和采食量等的变化。试验期为15d,试验结束后处死小鼠,称量体重和饲料消耗量,分析体增重、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结果表明:应激时,动物的体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等均不高,但服用中药复方剂的试验组反应明显要比对照组小。此为中药复方剂在临床生产中作为抗应激剂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50.
王璐 《计算机与农业》2010,(12):123-124
阐明了培养专业英语论文写作能力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对专业英语论文写作课程的设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