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35篇
  25篇
综合类   114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研究川续断的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访花昆虫和花粉粒的形态结构,确定其传粉生物学特征。【方法】以白色和紫色花药的川续断为试验材料,利用TTC法、I2-KI法和过氧化物酶法测定花粉活力;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人工记录和观察柱头的发育变化,统计访花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花粉粒的形态结构。【结果】川续断的花粉活力在开花当天最高,14:00花粉活力最大,之后花粉活力逐渐降低。开花第3天柱头开始具有可授性,第5~6天柱头可授性达到最大,说明川续断为雌雄异熟、雄性先熟类型。访花昆虫主要有蜂类、蝶类和蝇类等10余种昆虫,蜜蜂类为主要传粉者,访花高峰期出现在11:30—12:30和16:00。川续断花药为条状,花粉粒具有3个萌发孔,为近球形的等极花粉粒,属于大花粉粒,花粉表面布满刺状突起。【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川续断的良种繁育、杂交育种及高效栽培措施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2.
近年来新宾满族自治县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但由于知名度不高、产品业态单一、缺乏营销宣传、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致使其资源优势未充分发挥出来。结合新宾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阐述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及难点,提出加强整体规划、打造区域特色、丰富旅游业态、加大营销宣传等对策建议,助力当地乡村旅游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83.
韦范  王硕  周小雷  卞理  龚小妹  欧春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4):165-166,212
[目的]分析瑶药四方钻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色谱法和聚酰胺色谱法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结构数据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从四方钻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熊果酸(A)、β-谷甾醇(B)、蒲公英赛酮(C)、没食子酸(D)、白藜芦醇(E)、岩白菜素(F)、胡萝卜苷(G)、11-O-没食子酰岩白菜素(H)。[结论]化合物熊果酸(A)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4.
对保粳杂2号6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其产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性状中,与产量相关程度大小依次为:穗长(0.458 2)、有效穗(0.198 5)、穗实粒数(0.183 5)、茎蘖总数(0.114 0)、株高(-0.023 9)、千粒重(-0.208 8);对产量的直接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穗长(0.958 3)、有效穗(0.822 9)、株高(0.090 3)、茎蘖总数(0.065 0)、穗实粒数(0.036 4)、千粒重(-0.094 3)。提出了保粳杂2号合理密植、施足底肥、合理调控、提高群体质量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5.
为了探讨玉米/大豆间作体系中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MF)对大豆生长及磷吸收累积的影响,通过盆栽模拟试验对不同AMF处理[不接种(NM)、接种Glomus mosseae(GM)、接种Glomus etunicatum(GE)]与不同根系分隔方式(不分隔、尼龙网分隔、塑料布分隔)组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根系侵染率GM一根系不分隔处理最高。与NM处理相比,无论何种根系分隔方式,GM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大豆的株高及其植株生物量,并明显增加了大豆地上部磷含量及磷吸收量;GE处理也明显增加了大豆植株生物量和株高并显著增加了根系磷吸收量。无论何种AMF处理,大豆根系磷吸收量均以尼龙网分隔处理显著高于塑料布分隔处理,明显高于不分隔处理。所有复合处理中,大豆地上部磷含量和磷吸收量、根系磷吸收效率均是GM一根系塑料布分隔处理最高。可见,在滇池流域玉米/大豆间作种植区通过GM一根系塑料布分隔处理可以有效促进大豆地上部磷的迁移累积,进而改善其生长。  相似文献   
86.
对单帧大菱鲆鱼苗计数时,由于鱼苗的重叠,导致图像中的鱼苗粘连。为此采用计算机视觉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线演化的图像处理方法来解决鱼苗图像粘连问题,并完成对鱼苗的准确计数。将图像预处理后的二值化鱼苗粘连图像的轮廓曲线作为初始演化曲线,通过水平集方法对曲线进行常值演化,统计演化过程中最大轮廓曲线数作为鱼苗数量。对选取的10帧粘连比较严重的二值化鱼苗图像分别采用面积法、连通域法、曲线演化法进行分离计数研究。结果表明:曲线演化法在鱼体数目增多时仍有很好的分离计数效果,有利于使用数鱼机对鱼苗进行准确计数。  相似文献   
87.
一、轮作与土壤条件 花生不耐连作.重茬花生表现棵小叶黄、落叶早、病虫多、果少果小.合理轮作,特别是水早轮作对防治花生青枯病、冠腐病具有良好的效果.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荚,良好的花生田应耕作层深厚、结荚层疏松、肥力中等等基本条件.据测定:耕作层厚度一般为30cm,上部结荚层厚度一般为10cm的松软土层,有利果针入土结荚.  相似文献   
88.
沂河流域土壤可蚀性空间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土壤可蚀性K值进行研究有助于探索和分析沂河流域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GIS空间分析和统计功能,探讨了土壤可蚀性K值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类型、土地利用、高程、坡度等影响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K值范围在0.031 1~0.193 3之间,均值为0.099 5,以较低可蚀性和中等可蚀性土壤分布最广,上游河谷和下游平原地区土壤可蚀性明显高于沂山、蒙山等高海拔地区;(2)不同土壤类型的可蚀性K值存在差异,粗骨土、石质土、山地草甸土和棕壤的可蚀性值较低,红黏土、水稻土、砂姜黑土、新积土和潮土的可蚀性值较高,易受到侵蚀;(3)土地利用方式对K值有明显的影响作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可蚀性K值大小依次为:耕地未利用地草地林地;(4)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土壤可蚀性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5)不同坡度区间的K值存在差异,土壤可蚀性随坡度增加整体上呈现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89.
以盆栽萱草为试验对象,研究萱草对不同浓度梯度镉(Cd)、铅(Pb)、锌(Zn)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Cd、Pb、Zn复合污染对萱草地上生物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萱草对Pb、Zn的吸收能力较弱,对Cd的吸收能力相对较强;落叶前,复合重金属胁迫下萱草叶片对Cd、Pb、Zn的吸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落叶后,低浓度复合重金属胁迫下萱草叶片对Cd、Pb、Zn的吸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高浓度复合重金属胁迫有抑制作用;随复合污染浓度升高,萱草根中Cd、Pb、Zn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落叶前后,随重金属污染浓度的上升,萱草叶片对Cd、Pb、Zn的富集系数多呈下降趋势;萱草对Cd、Pb、Zn的转移系数多大于1.0。总之,萱草可用于Cd、Pb、Zn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90.
云南保山种植粳稻新品种性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保山市地处低纬高原,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环境。不同海拔或同一海拔不同生态区域间的气候、土壤、生态状况差别很大。平均气温14.8-21.4℃,年日照总时数2 046.5-2 327.4小时,年降雨量740-2 097 mm,无霜期234-341天。稻田土多为以石灰岩、花岗岩、火山灰为母质形成的黏壤土和砂壤土。针对保山的地形地貌及特殊小气候,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了多个水稻新品种,以期满足当地水稻品种的更新换代,促进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