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0篇
  7篇
综合类   84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三白西瓜是威县特产,威县独特的土地、水分、气象资源和种植技术经验,造就了该瓜,它白皮、白瓤、白籽,离开了威县就难以生长或变异。相比其它西瓜而言,三白西瓜有以下特点:个大产量高。单瓜重约8公斤,大的达12公斤以上。亩产量高达4000公斤。全县每年种植2000多亩,总产达到800万公斤。  相似文献   
12.
<正> 2000年5月,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会议出台新政策:“对东北春小麦、南方早籼稻、长江以南的小麦等一些品质差、不适合市场需求的粮食品种,要逐步退出按保护价敞开收购范围。”于是,一些人便认为,黑龙江垦区原有的春小麦品种已没有市场前途,这种推断或认识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3.
氮肥对3种固氮蓝藻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2种常用化肥对固氮鱼腥藻(Anabaena azotica Ley),球胞鱼腥藻(Anabaena sphaerica Born),多变鱼腥藻(Anabaena variabilio Kutzing)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尿素和碳酸氧铵在低浓度(20mg/L以下)表现为促进,当浓度为80mg/L时,则显著抑制其种群生长;且高浓度时,尿素和碳酸氢铵对3种藻产生较强影响,处理96h时的EC50值分别为54.0,67.0,85.7mg/L及73.7,63.1,92.2mg/L。  相似文献   
14.
基于1989,1999年和2007年TM/ETM+影像,从土地利用变化的视角分析巴丹吉林-腾格里沙漠间沙丘活化带的发展过程,并探讨沙丘活化带发展的驱动因素。分析表明:①1989-2007年,研究区沙地和耕地面积增加,草地、盐碱地和沼泽地面积减少,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沙地斑块质心向西北偏移,即腾格里沙漠西北缘向巴丹吉林沙...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化的视角和洛阳栾川代表性乡村旅游景区的田野调查,发现由于乡村旅游服务以及与旅游者文化交流的内外因素,乡村旅游加速了乡村旅游目的地社区的文化变迁过程,具体表现在衣、食、住、行等生活文化呈现出向现代生活方式的变迁趋势,生产文化由传统农耕文化向旅游服务文化转型,传统农耕向以旅游为中心的多元化职业转变。  相似文献   
16.
遵研1号是由遵化农作物品种试验站(遵化市玉米育种研究所)予2001年选育成功的高产、抗病,增产潜力大的春播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于2006年3月通过河北省审定。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外源甲状腺素(T4)及可的松浸泡卵和仔鱼,结果表明:外源甲状腺素(T4)和可的松对牙好卵的孵化率和初孵仔鱼的体长没有显著影响;外源甲状腺素(T4)对0~10日龄的仔鱼生长有显著影响,和对照组(0)相比,0.05×10-6和0.1×10-6的影响显著,外源可的松对0~10日龄的生长不显著;外源甲状腺素(T4)和可的松对11~24日龄仔鱼的生长不显著,外源甲状腺素(T4)对11~24日龄的仔鱼变态有显著影响,和对照组(0)相比,0.05×10-6和0.1×10-6的影响显著;外源可的松对11~24日龄的变态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正>2024年到来之际,《中国蜂业》杂志也将迎来了九十岁生日,借此机会,编辑部多次拜访黄文诚老师(杂志创刊人黄子固之子),聆听其讲述家父创刊初心及发展历程。90年在历史长河中也许只是短暂一瞬,对《中国蜂业》杂志,却是厚重的积淀。荜路蓝缕,呕心沥血,几代编委始终遵循老先生“普及科学养蜂,提高蜜蜂饲养技术水平”初心,秉承“创新、  相似文献   
20.
玉米秸秆不同发酵时期理化性状和细菌群落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快玉米秸秆腐熟,推动秸秆废弃物循环利用,开展了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的好氧发酵堆肥试验。利用常规方法对不同发酵时期堆料的理化性状进行测定,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堆体细菌菌群进行多样性分析和物种分类。理化性状测定结果表明,好氧发酵期间堆体温度能够快速升高并维持在55.0℃以上,堆体含水量、有机物含量和C/N逐渐下降,w(C)/w(N)在建堆和前3次翻堆时均较高,后2次翻堆时大幅下降,p H值、E4/E6先下降后上升;宏基因组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好氧堆肥中细菌菌群存在多样性;由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可知,第5次翻堆(CS5)细菌群落多样性最高,前3次翻堆(CS1、CS2和CS3)多样性差异不明显,第4次翻堆(CS4)的群落多样性最低。对6个发酵时期的OTU进行物种分类,所检测到的细菌门类、目类和属类在不同发酵时期的种类和丰度不同,表现出明显的群落演替现象。物种分类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好氧发酵期间的主要优势门类为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共享的主要优势目类为芽孢杆菌目、梭菌目、黄色单胞菌目、嗜热厌氧杆菌目、根瘤菌目、假单胞菌目和厌氧绳菌目;共享的主要属为Povalibacter、梭状芽孢杆菌属、芽孢杆菌属、赖氨酸芽孢杆菌属、嗜热脲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Chryseolinea。其中,变形菌门黄色单胞菌目的 Povalibacter、厚壁菌门芽孢杆菌目的梭状芽孢杆菌属和赖氨酸芽孢杆菌属以及拟杆菌门噬纤维素菌目的 Chryseolinea尚未见与玉米秸秆木质纤维素降解有关的报道,有望从这些菌属中分离出加快玉米秸秆好氧发酵堆肥进程的新菌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