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1篇
  17篇
综合类   120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69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奶牛,在晨饲前2h采瘤胃液,用于体外批次培养。试验Ⅰ组、Ⅱ组、Ⅲ组日粮中分别添加脂肪包被蛋氨酸和赖氨酸、脂肪包被的小肽、用甲醛处理的蛋氨酸和赖氨酸。试验结果表明,各时间点的体外产气量没有显著差异,各试验组产气量均低于对照组;试验Ⅰ组6h时间点和试验Ⅱ组24h时间点培养液中瘤胃细菌氮产量显著提高(P〈0.01),6h、12h时间点NH3-N产量高于对照组,24h时表现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82.
83.
新时代退耕还林工程需要四个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由于适宜退耕的耕地空间逐步减小,大面积推进退耕还林工程不再现实.笔者认为,应转变思路,实现工程实施模式、管理模式、协同模式、投入模式等四个转变,实现退耕还林工程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的转变.  相似文献   
84.
大蟾蜍卵孵化的温度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大蟾蜍卵的孵化率、发育起点温度、发育有效积温和蝌蚪成活率,将产出当天的大蟾蜍卵采集回实验室,分别置于5个不同温度(10℃、15℃、20℃、25℃和30℃)下孵化,观察和测量记录卵的孵化率、孵化后3 d蝌蚪的成活率、体长及每个温度下卵的发育历期。光照周期设为14L∶10D。结果表明:温度对大蟾蜍卵的孵化率影响显著;孵化后3 d蝌蚪的成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30℃下孵化的蝌蚪在2 d之内全部死亡;温度对大蟾蜍卵孵化后3 d蝌蚪全长的影响极显著(F=55.592,df=4,N=50,p<0.000 1),大蟾蜍的卵孵化后3 d蝌蚪的全长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应用直线回归法和直接最优化法算得的大蟾蜍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0.35℃、68.64℃/d和0.15℃、69.29℃/d。  相似文献   
85.
风浪扰动引起湖泊底泥磷释放的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湖泊沉积物在不同风浪扰动情况下对水体中各形态磷的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室内模拟风浪扰动实验。结果表明,水体中总磷(TP)的含量随着扰动频率的增加而升高。在水体其他各形态磷中,溶解性总磷(DTP)、溶解性有机磷(DOP)的含量在模拟风速大于10~12 m/s时保持稳定,并呈下降趋势。溶解性活性磷(SRP)的含量在模拟风速大于8~10 m/s时保持稳定,并随着扰动频率的增加略下降。颗粒磷(PP)的含量随着扰动频率的增加而增加。PP为上覆水中主要形态的磷,占上覆水磷总量的54.55%~67.09%,SRP仅占上覆水磷总量的1.94%~3.19%,PP占TP的百分比随着模拟风速的升高逐渐升高,而DTP,SRP和DOP占TP的百分比随着模拟风速的升高逐渐降低。水体中颗粒物分形维数随着扰动频率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在模拟风速5~7 m/s时水体中各形态磷的含量出现激增。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风浪扰动的加强能引起浅水湖泊中颗粒态和溶解态磷的浓度的迅速提高,但是由于水中颗粒物的絮凝作用的加强,悬浮颗粒物对磷的吸附能力也相应提高,因此高频风浪扰动后水体溶解性磷浓度的增幅并不明显,而仅是对浮游生物生长贡献不大的PP增幅明显。  相似文献   
86.
寒地水稻耐冷基础的研究Ⅲ.花期低温对水稻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人工气候箱在水稻始花后进行了4~10d的16℃低温处理,结果表明水稻的结实率随低温处理时间长度的增加而下降,花期低温导致水稻不育率的升高与柱头上着落花粉量的减少和萌发花粉量的降低有关,推测柱头上的萌发花粉数在6个以上的颖花基本上能够正常结实。  相似文献   
87.
光照对天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蚕幼虫与茧(蛹)期,在温度25℃,相对湿度75%,幼虫体表与茧(蛹)层表面光照为130 lx的条件下,采用3种不同的光照时间,即16h(L)×8h(D)、12h(L)×12h(D)、8h(L)×16h(D),研究了光照对天蚕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2h(L)×12h(D)区组,全龄期经过37 d 19 h;幼虫发病率17.0%;茧(蛹)期经过时间短,成虫羽化率高,整齐,集中;结茧率83%;绿色、浅绿色茧,黄色、浅黄色茧分别为45.6%和54.4%,阴阳茧率为9.5%;茧层率为8.72%。  相似文献   
88.
试验研究了四川地区不同季节温湿度指数(THI)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川地区夏季牛舍THI、奶牛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1)。夏季奶牛的DMI和产奶量显著下降(P<0.05),乳中体细胞数显著升高(P<0.05),乳脂率和乳蛋白含量下降。夏季奶牛血清中皮质醇含量显著下降(P<0.05),T3和T4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SOD和GSH-Px活性显著下降(P<0.05),MDA含量上升(P<0.01)。上述结果表明,四川地区夏季奶牛出现轻度热应激,造成奶牛机体抗氧化能力和代谢水平降低,生产性能和乳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89.
蔬菜生产系统是一个多单元的复杂系统,它既受到自然条件的约束又受到社会经济、技术诸因素的约束。生产的决策者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条件,在时间和空间上合理安排生产以取得最佳经济效果和最大限度的满是社会需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对于复杂的生产系统仅仅依据感性认识作出决定性分析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生产发展的需要,应用系统科学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对于现实生产系统进行定量化描述和最优化选择成为解决农业生产中这一重大课题的有效方法和有力武器。基于这一思  相似文献   
90.
对寒地水稻不同品种、不同粒位子粒灌浆过程进行了Logistic方程的拟合;比较了最大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期、平均灌浆速率等与子粒灌浆有关参数的品种间、粒位间的差异;分析了子粒灌浆特性参数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