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9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5篇
  8篇
综合类   3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土壤干缩裂缝几何特征对入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碘-淀粉染色示踪试验,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分析了裂缝宽度、深度及表面裂缝面积率3个裂缝表征参数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裂缝即实际宽度大于1.25 cm的裂缝,其入渗深度超过45 cm,能够促进土壤水分入渗,为水分运移提供明显的优先通道,随着大裂缝宽度的增加,入渗深度在45~65 cm范围内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小裂缝对入渗的作用不明显。裂缝深度较小时,土壤水分可看作一维半无限均匀运动,而深度较大的裂缝对入渗的影响显著,土壤水分运移表现出明显的优先流特征。表面裂缝面积率与湿润的土体体积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r=0.95),建立了一元回归模型,并提出以表面裂缝面积率作为裂缝对入渗影响程度的表征指标,面积率越大,裂缝对入渗的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22.
为探究不同市售发酵菌剂对堆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牛粪为堆肥原料,采用传统堆肥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添加4种不同商品发酵菌剂进行高温发酵,分析堆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和堆肥结束后真菌、细菌、放线菌群落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添加4种发酵菌剂均可以有效提高堆肥温度,其中菌剂C处理组的堆肥温度增速最快且高温持续时间最长,在堆肥3 d时,堆肥温度达到54℃,整个堆肥过程的平均温度较对照组增加了6.33℃,明显促进了牛粪发酵的进程。通过α多样性、样本层级聚类分析和距离热图分析发现,牛粪堆肥的真菌群落中子囊菌门占主导地位,相对丰度达59.36%;曲霉菌属、毕赤酵母属、马拉色霉菌属、链格孢菌属、镰刀菌属为优势属;与对照组相比,添加4种发酵菌剂均显著降低了堆肥中节担菌属的相对丰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堆肥的细菌、放线菌群落中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以菌剂C的效果最佳,其相对丰度约显著下降了14百分点,有效降低了堆肥过程中甲烷排放的风险。  相似文献   
23.
To elaborate the molecular diversity of pear-infecting ASPV in China, partial RNA 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RdRp) fragments (P1 and P2) of four ASPV isolates were analyzed. We sequenced 17 P1 sequences and 14 P2 sequences of RdRp from 4 different isolates. Phylogenetic trees analysis based on these sequenced clones from our study and related sequences retrieved from the GenBank suggested that: 1) ASPV grouping in phylogenetic trees were related to their hosts; 2) ASPV isolates could be divided into five evolu-tionary divergent subgroups (A-E) based on partial RdRp fragments (P1 and P2), wherein one new subgroups (D) was identified in our study based on partial RdRp fragments P1. Recombination events were detected in RdRp sequences in our study. Results from our study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studying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ASPV.  相似文献   
24.
旧公园改造不仅要更好地为人们提供服务,同时要展示城市特色,凸显地域文化,使公园成为城市的文化标签。笔者通过对和田市昆仑湖公园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公园现状的优势以及不足之处,提出少数民族地区旧公园的改造办法。为了更好地服务当地市民,展现和田市地域文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公园的改造提出诸多对策,主要从公园开放性、水域、功能分区、地域文化以及公园管理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主张在保留原有公园优势的同时提高服务功能以及文化价值,从而更好地发挥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职责,打造城市的文化标签。  相似文献   
25.
碱性亮氨酸拉链(basic leucine zipper, bZIP)蛋白是真核生物所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对于植物在逆境下的基因表达调控具有重要作用。为丰富对玉米bZIP转录因子功能的认识,本研究以从玉米中克隆到的一个A亚族bZIP转录因子编码基因ZmbZIP81为对象展开。ZmbZIP81基因位于玉米第6染色体,编码区全长2492 bp,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编码蛋白含254个氨基酸。研究表明ZmbZIP81基因表达受外源ABA、NaCl和干旱胁迫诱导。过表达该基因的拟南芥植物表现出ABA不敏感和NaCl胁迫抗性增强的表型,推测ZmbZIP81可能作为ABA信号途径的负调控因子参与植物抗逆基因表达调控网络。  相似文献   
26.
【研究目的】本试验以‘Newhall Navel Orange’和‘Jincheng Sweet Orange’果实为试材,研究了海拔高度为200-300m、400-500m、800-900m的常温简易通风贮藏库贮藏保鲜‘Newhall Navel Orange’和‘Jincheng Sweet Orange’果实的效果。【材料与方法】每个贮藏库内都放置了L95-42温湿度记录仪(上海发泰精密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生产),记录贮藏库室内和室外的温湿度。贮藏期间每30d统计各贮藏库内‘Newhall Navel Orange’和‘Jincheng Sweet Orange’的失重率、腐烂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试验结果】3种贮藏库内温湿度环境参数持续变化,海拔800-900m贮藏库温度相比海拔200-300m和400-500m的贮藏库温度适宜柑橘贮藏,保鲜‘Newhall Navel Orange’和 ‘Jincheng Sweet Orange’果实效果较好,最多可贮藏5个月,腐烂率分别可控制在21.12%和24.34%,且果肉硬度高,果实品质,风味仍保持较好。【结论】由于海拔800-900m的简易通风贮藏库,贮藏3个月之后容易发生链格孢贮藏性病害,因此在实践中,建议采用常温贮藏时,海拔应选择在800m以上,但是贮藏时间以3个月左右最好。  相似文献   
27.
建立了直接进样同时测定水体中41种初级芳香胺化合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UPLC-MS/MS)。样品不净化,直接过0.22μm滤膜上机检测。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F5液相色谱柱(3 mm×100 mm,2.6μm)进行分离,以0.05%甲酸水溶液-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45 mL?min-1。采用正离子模式电喷雾电离(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41种初级芳香胺化合物在0.08~50μg·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89 9~0.999 8,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0.01~0.15μg·L~(-1)和0.04~0.30μg·L~(-1)。3个不同浓度水平下,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1%~7.90%,5μg·L~(-1)浓度加标水平下,回收率在64.2%~110.3%,其中39种化合物的回收率80%。该方法简便快捷、目标物覆盖范围广、准确度和灵敏度高,适用于水体样品中初级芳香胺化合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28.
以湖北三峡库区秭归地区不同海拔伦晚脐橙(Lane Late navel orange)果实为试验材料,探讨了湖北三峡库区晚熟脐橙果实枯水防控栽培技术,进行了晚熟脐橙种植区域布局研究.结果表明,在湖北三峡库区,长江南面晚熟脐橙适宜区域化种植在海拔360 m以下,长江北面在海拔350 m以下.在适宜范围外,随海拔升高,晚熟...  相似文献   
29.
为揭示秸秆粉碎还田后,不同腐解进程下土壤孔隙演化及其对水分和溶质穿透特征的影响机理,设置不同秸秆还田量(0、5、10、15t/hm2)和还田时间(0、30、60d)处理,采用CT断层扫描技术,视觉量化了土壤孔隙结构特征演变,并基于溶质穿透试验,分析了水分-溶质迁移优先流规律。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引起土壤孔隙/喉道特征变化,抑制水分-溶质迁移过程,田间持水率和土壤含水率上升,溶质穿透变慢,优先流现象减少,土壤水肥有效持留;随秸秆腐解至60d,孔隙/喉道特征改变,优先流开始发育,但土壤水肥持留能力增强。秸秆还田5、10、15t/hm2初期,和CK组相比大孔隙体积占比分别减少7%、14%、50%,连通孔隙减少11%、39%、66%,表层含水率增加1%、3%、6%。腐解60d后,和0d相比大孔隙体积占比分别增加331%、200%、357%,连通孔隙增加33%、84%、195%,表层含水率增加6%、5%、5%,完全穿透试样所需溶质减少55%、76%、67%。基于Green-Ampt模型和指数衰减模型估算了不同秸秆初始投入量在不同腐解时间下的导水特征,发现饱和导水率在秸秆还田后减小,且随秸秆腐解增大。研究可为控制大孔隙流和无效灌溉提供依据,进一步为秸秆科学还田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0.
为评估玉米粉中农药多残留水平,采用在线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流体色谱串联质谱法(SFE-SFC-MS/MS),建立了玉米粉中71种常用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的精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比较SFE提取及SFC分离分析参数,确定了最优的在线SFESFC-MS/MS条件,具体为:提取溶剂为超临界二氧化碳∶乙醇(91∶9,V/V),静态萃取和动态萃取时间均为5 min,动态萃取流速为5mL·min~(-1),分散剂无水硫酸镁和样品的比例为5∶1(m/m),SFC改性剂为含0.1%甲酸的甲醇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5 mL·min~(-1),背压调节器A(Back pressure regulator A,BPRA)压力为14.8 MPa,柱温为40℃,柱后补偿溶剂为含0.1%甲酸的甲醇溶液,柱后补偿溶剂流速为0.05 mL·min-1。71种目标物在SFE-SFC-MS/MS上线性良好(R~20.9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03~2.770μg·kg~(-1)和0.01~8.41μg·kg~(-1)。在1、10、100μg·kg~(-1)农药混标添加水平下,回收率为71.2%~124.6%、相对标准偏差为1.9%~30.5%。所建立的在线SFE-SFC-MS/MS法节省溶剂、操作简便省时、环境友好,可为玉米粉中农药多残留测定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