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王羽 《兽医导刊》2010,(7):44-45
布鲁氏菌病的预防主要通过接种疫苗实现。现有的畜用减毒活疫苗有S19、S2、M5和RB51等,死疫苗有牛种布鲁氏菌45/20,羊种布鲁氏菌H38等,人用活疫苗主要有19-B和104M等。现有的疫苗种类有死疫苗、减毒活疫苗等,但是应用效果比较好的还是减毒活疫苗,其它种类的疫苗虽也有人尝试,  相似文献   
32.
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是非常重要的病原体模式识别受体,它通过识别微生物特异性分子模式来控制针对病原体的宿主免疫应答,在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起重要作用.迄今为止,已经在动物中发现脊椎动物TLR的22个主要家族成员.尽管以前的研究已经鉴定了几个大菱鲆的Toll样受体基因(tlr2,...  相似文献   
33.
氨基酸通透酶1(AAP1)是位于细胞膜上与氨基酸转运有关的载体蛋白。以转组成型启动子(UBI)的AAP1玉米植株(N7-30、N7-26)、转胚乳特异性启动子(Glu)的AAP1玉米植株(KF8-33、KF8-39、KF9-22)为材料,探究转AAP1基因玉米中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转AAP1基因玉米的根部和叶片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在抽丝期最高;根部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成熟期最高;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抽丝期最高。叶片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着生育期的变化均呈现低-高-低的趋势,抽丝期达到最高值;种子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转胚乳特异性启动子玉米种子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脯氨酸含量、赖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转组成型启动子玉米种子。AAP1可以提高植物对游离氨基酸的吸收与转运,进而提高植物对氮素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4.
本文对60头西门干革命牛乳成分中的乳脂,乳蛋白,乳糖和水分进行了分析,并同时对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钙(Ca)和磷(P)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对血液中三个生化指标和乳成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通径分析。结果:AKP,Ca,P对乳成分作用影响不大,说明血清中AKP,C,P不是决定乳中脂肪,蛋白,糖和水分含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5.
通过微量稀释法药敏试验及四环素类耐药基因的扩增对18株不同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耐药性分析。并采用PCR及其产物测序检测上述菌株中一类整合酶携带率。结果表明,18株不同源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对氯霉素的耐药率为83.33%,对四环素、强力霉素与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50%~61.11%,对氧氟沙星、卡那霉素、恩诺沙星与氟苯尼考的耐药率为27.78%~38.89%。18株菌株均未检测到tet A耐药基因,22.22%的多杀性巴氏杆菌携带tet B耐药基因,5.56%的多杀性巴氏杆菌携带tet O耐药基因,tet K与tet Q两种耐药基因的携带率均为27.28%,而对于tet G的携带率为100%,Ⅰ型整合酶携带率为22.22%。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多杀性巴氏杆菌耐药机制及跨物种传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6.
荧光定量PCR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针对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特异基因hlyA,结合锁定寡核苷酸(LNA),设计引物和探针,利用阳性质粒和模拟标本建立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方法。[结果]以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为模板克隆了hlyA基因,得到阳性质粒,并进一步建立了荧光定量PCR方法,得到标准曲线Y=-3.273 X+37.640,相关系数R2=1.000;该方法的灵敏度可以达到1.2×10 CFU/ml;人工污染猪肉检出限可以达到3.2×102 CFU/ml。[结论]建立了快速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为实现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快速检测构建了一个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37.
微量元素硒缺乏会引起家畜疾病的发生,因此多年来,国外许多学者寻求补充硒的方式和方法。迄今为止,反刍家畜中补硒的方法计有口服灌药、硒砖、硒盐、可控释放装置法;肌肉、静脉和皮下注射法等数种。近年来作者研制出长效硒皮下注射剂中制Ⅰ、Ⅱ型並对此与英制皮下注射剂(EYC—型)进行对比研究,选择40只科尔沁细毛育成羊,分为四组:Ⅰ、Ⅱ、Ⅲ组分别补给英(国)制剂和中制剂Ⅰ型和Ⅱ型,Ⅳ组作对照。  相似文献   
38.
5种新型肥料对无公害水稻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进行了腐殖酸叶面肥、氨基酸叶面肥、微量元素叶面肥和含调节剂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硫酸锌相比,微量元素叶面肥、氨基酸叶面肥和腐殖酸叶面肥在改善水稻株型,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方面效果较好,可增产3.11%~5.04%,蛋白质积累增加0.04~0.10个百分点,赖氨酸含量提高0.01~0.04个百分点,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分别提高0.6~2.2和0.7~2.0个百分点:施肥净收入增加615.16-997.64元/hm^2。  相似文献   
39.
分析了乌鳢体表粘液对爱德华氏菌、溶藻弧菌、哈维氏弧菌3种海洋致病菌的抑菌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同浓度的提取物对不同致病菌的抑菌活性不同,对爱德华氏菌抑制活性最大,其次是溶藻弧菌,最差的是哈维氏弧菌。此外,温度、紫外线和pH对提取物抑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通过对大豆(Glycine max)油体钙蛋白(caleosin)基因GmPM13的克隆及原核表达,为今后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检测转GmPM13基因提供抗体。运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大豆油体钙蛋白GmPM13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命名为p ET-28a-pm13。并转化到Ecdi和Rosetta中,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后,SDS-PAGE分析GmPM13蛋白的表达情况。大豆GmPM13基因全长c DNA序列为738 bp,包括一个720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39个氨基酸,油体钙蛋白的分子量为27.1 k Da,诱导表达产物的大小与预计蛋白大小相符。在28℃,1.5 mol·L~(-1)IPTG浓度下,诱导12 h蛋白的表达量最高,占总蛋白的39.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