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3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4篇
  8篇
综合类   151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本文作者综述了工业大麻扦插繁殖的关键技术和操作方法,并结合实践操作经验,提出了保证扦插繁殖成活率的关键技术环节及环境因素控制,包括插穗选择、基质选择、激素处理、扦插方法和温度、湿度、光照控制。  相似文献   
292.
为解决育种早代优异株系选择和单株种植规模的矛盾冲突,同时提升小麦早代抗病、抗逆性鉴定技术,总结出多抗广适选择混合小麦育种方法,该方法是在小麦育种早代(F2—F3)进行单株选择和混合脱粒后种植下一代;F4代选株,考种,单株脱粒后种植株系鉴定;F5以上的稳定株系经选择后提升小区鉴定试验,并保留3~5个单株保纯;有分离的株系在株系中再次选单株,种植株系鉴定,直至稳定。产量鉴定后的优异品系进行多点产量比较鉴定。该育种方法在早代选种时能更好地保留优良基因,控制育种规模,同时结合有效鉴定技术,选择优异单株,淘汰不良个体,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年限。  相似文献   
293.
通过线粒体D-loop控制区全序列分析澜沧江上游表村(BC)、叶枝(YZ)、里底(LD)以及乌弄龙(WNL)等4个群体,共计77尾短尾高原鳅的遗传多样性,为澜沧江上游短尾高原鳅的遗传多样性现状与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相关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在921 bp的D-loop控制区序列中,共发现变异位点22个,其中,单一变异位点8个,简约变异位点14个,定义单倍型21个;澜沧江上游短尾高原鳅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837~0.942,核酸多样性指数(π)为0.005 16~0.005 72;里底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最高,表村群体最低,且各群体呈现出"高Hd低π"遗传多样性模式。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短尾高原鳅遗传差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部(97.91%),2.09%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之间;各群体之间不存在遗传分化(Fst=-0.021 3,P=0.805);表村和里底群体间遗传距离最远(0.005 67),叶枝和乌弄龙群体遗传距离最近(0.005 11);核酸中性检测结果均不显著(Tajima’s D=0.624,P=0.737;Fu’s Fs=-0.669,P=0.377),核酸错配未呈"泊松"单峰分布均表明澜沧江上游短尾高原鳅近期未经历过种群扩张事件。澜沧江上游短尾高原鳅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