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3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4篇
  8篇
综合类   150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51.
黄淮麦区不同生态型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目前河南省生产上推广的小麦品种和河南省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新培育的小麦品种为材料,用Logisitic方程对黄淮麦区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的籽粒灌浆过程进行了拟合;用变异系数法分析了各灌浆参数的变异大小,用相关分析研究了灌浆参数与粒重的关系。结果表明,旱地各灌浆参数变异系数均大于水地,水旱地品种均为T3、R3的变异系数较大,其次是R1和R;水地品种间Tmax和T差异小,相对稳定;旱地品种R2和T相对稳定。水地品种中,最大灌浆达到时间Tmax、最大灌浆速率Rmax、平均灌浆速率R和各阶段灌浆速率是影响其粒重的主要因素,其中R对粒重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而对旱地品种,与粒重显著相关的灌浆参数为R3、R、T2。针对河南省豫西丘陵地区小麦灌浆后期常有干热风的气候特征,通过栽培措施协调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灌浆速率与持续时间的矛盾,针对不同灌浆特点选育不同用途小麦品种,从而达到增加粒重、获得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52.
依据1990-2006年河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结果,分析了17年来河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对照种和区试中居前三位的品种(系)在产量、成产三因素方面的变化趋势,并主要依据所有参试品种(系)的平均值,分1990-1998、1999-2006两个阶段来分析育种目标的演变。结果表明,在1990-2006年17年中.成产三因素的变化趋势是:在争取提高产量的基础上,穗数比较稳定,穗粒数逐渐增加且趋于稳定,千粒重略微增加;两个阶段育成的品种(系)表现为:产量变化从每公顷4482kg增加到5192kg.每公顷穗数稳定在520万左右,穗粒数由28.4粒增加到31.1粒,千粒重稳定在39g左右。依此提出今后旱地小麦的育种目标为:产量达到每公顷6000kg,穗数稳定在520万-540万/hm^2,穗粒数达35粒左右,千粒重40g左右,同时应注重旱地优质小麦新品种(系)的培育。  相似文献   
53.
石灰质土壤上不同葡萄品种叶片的铁含量与其黄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石灰性土壤上8年生的3个欧亚种鲜食葡萄品种(红脸无核Blush Seedless、玫瑰香MuscatHamburg、里扎马特Rizamat) 以及3个欧美杂种(京亚J ingya、藤稔Fujiminori、紫珍香Zizhenxiang) 为试材, 通过对叶片叶绿素、活性铁和全铁含量相互关系的分析发现, 不同品种新叶到成熟叶的叶绿素、活性铁和全铁含量逐渐增加; 黄化叶片叶绿素比绿叶显著降低, 重度黄化欧美杂种1、2位叶活性铁含量显著低于未黄化欧亚种; 不同品种1、2位叶全铁含量比较, 黄化叶与绿叶差别不大, 有时黄化叶比绿叶全铁含量高; 欧亚种红脸无核和玫瑰香4位叶全铁含量显著高于黄化品种4位叶。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其黄化程度呈负相关, 与活性铁和全铁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4.
试验利用20个旱地小麦品种,在育种圃种植模式下,对生长后期(挑旗期、抽穗期、半仁期、顶满仓期)上部三片叶的叶片含水量及其它性状与抗旱性和产量指标之间的关系,采用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出不同时期上三叶性状与抗旱性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同一育种目标对上三叶的性状要求不同,同一时期不同叶片对抗旱性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贡献也不同。叶片含水量和抗旱性之间直接效应不大;从整体上可以看出,上三叶越长、长/宽越大,抗旱性越强;旗叶叶片较窄且薄,倒二叶、倒三叶宽度较小是抗旱的理想类型。  相似文献   
55.
旱作条件下,选用4个高肥小麦品种与4个抗旱小麦品种,采用4×4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配制16个杂交组合。同时将4个旱地亲本进行M2.5辐射处理,同样采用4×4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配制16个杂交组合。通过对辐射前后主要性状遗传力的分析,结果表明,和辐射前相比,辐射后,中优9507、洛优9906、洛优9909的单株粒重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增加,其产量构成因素单株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单株生物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也增加。总小穗数、不孕小穗数、株高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有所增加,但总小穗数的广义遗传力增加的幅度较大。单株生物产量、单株穗数、千粒重、单株粒重、穗长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有所降低,但单株粒重的广义遗传力和穗长的狭义遗传力降低的幅度较大。穗粒数和单穗粒重的广义遗传力下降,狭义遗传力提高,但穗粒数的广义遗传力下降的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56.
针对河南省高产小麦生产上面临的气候问题,利用河南省2005—2017年13 a间的小麦良种区域试验产量及相关性状数据,分析了河南省半冬性高产小麦品种的产量、产量相关性状和亲本利用的演变情况。结果表明,河南省高产小麦区试历年产量整体呈逐步上升趋势,由接近7 500 kg/hm~2提升到7 500 kg/hm~2以上;相关性分析表明,2008年以前区试高产品种产量构成三要素中,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对产量贡献大,说明该阶段育种更注重穗部性状,而2008年以后区试高产品种产量构成三要素中,公顷穗数和千粒质量对产量贡献突出,说明这一阶段河南把公顷穗数作为育种的重点;进一步对13 a的参试品种亲本利用情况进行分析,以周麦系列品种作亲本参试品种的比率与区域试验中参试品种平均增产幅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为0.771 839,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在这一时期利用周麦系列品种作为亲本,对河南冬小麦高产育种和品种增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7.
5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越来越畅通,极大地方便了流通,促进了经济发展。动物及其产品的流通速度和流通量也越来越快、越来越大,随之而来就出现了动物防疫监督的问题。违法运输动物及其产品的现象逐渐增多,动物疫病传播的隐,  相似文献   
59.
小鼠睾丸支持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一种能快速、高效地分离、纯化小鼠睾丸支持细胞的方法,试验采用颈部脱臼的方法处死3周龄的小白鼠,取其睾丸并去除附属组织(血管、白膜脂肪等)后剪碎,用Ⅳ型胶原酶和胰蛋白酶分步消化制备细胞悬液进行培养,台盼蓝染色以鉴定细胞的活率;再对细胞悬液进行低渗溶液处理并利用支持细胞贴壁而其他细胞不贴壁的特性对其进行分离、纯化;最后对支持细胞采用H.E.和油红O染色的方法进行鉴定,观察其形态、结构和生长增殖情况。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分离、纯化以及培养小白鼠睾丸支持细胞。  相似文献   
60.
英美报刊选读这门课是英语专业学生在大二学年必修的一门专业课,该课程与泛读课程相似,虽都是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而开设的一门课程,但却有很多不同之处。首先,该课程所选文章都是近几年有关社会热点问题的报道,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集知识性、科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