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1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152篇
农学   106篇
基础科学   89篇
  105篇
综合类   764篇
农作物   131篇
水产渔业   163篇
畜牧兽医   390篇
园艺   170篇
植物保护   7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81.
[目的]探讨栽培茄和水茄杂种F1不育株系花药不同处理方法对愈伤组织和植株再生诱导效果。[方法]以栽培茄和水茄杂种F1的花药为再生培养对象,配制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处理,研究对杂交F1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分化及再生的影响。[结果]诱导愈伤组织最合适的激素配比为MS+1.0 mg/L 2,4-D+0.5 mg/L 6-BA;愈伤组组织增殖最合适的激素配比为MS+1.0 mg/L KT+0.1 mg/L NAA;诱导不定芽的最佳激素配比为MS+2.0 mg/L6-BA+0.3 mg/L NAA;生根率最高的激素配比为MS+0.3 mg/L IAA,因为根的诱导相对较难,生根率仅为37.5%。[结论]该研究为提高茄子远缘杂交育性及基因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2.
[目的]为了解甘蔗低氮胁迫响应的性状变化特点,确定低氮胁迫评价关键性状。[方法]以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28份甘蔗种质为材料,开展低氮胁迫盆栽试验。[结果]甘蔗低氮胁迫响应随性状、种质不同而异。根据低氮胁迫指数,可将性状低氮胁迫响应分为低氮胁迫上升、低氮胁迫变化不明显、低氮胁迫下降不一致和低氮胁迫一致下降4类。种质聚类分类表明,评价低氮胁迫最重要的性状是蔗产量低氮胁迫指数。蔗茎含氮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质的含氮量存在较大差异,且与蔗产量低氮胁迫指数、低氮胁迫的蔗产量和有效茎存在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结论]蔗产量低氮胁迫指数是评价低氮胁迫最重要的性状。蔗茎含氮量越低,甘蔗种的低氮适应潜力越好。  相似文献   
83.
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对寄主龄期的选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应用均匀设计研究了斜纹夜蛾侧沟茧蜂与斜纹夜蛾1龄末-2龄初幼虫、3龄幼虫和4龄幼虫共存系统中,寄生蜂对不同龄期幼虫的选择寄主作用,建立了3个龄期的3个龄期的幼虫被寄生量模型。根据模型,计算了寄生蜂对3个龄期幼虫寄生的选择系数。结果表明,斜纹夜蛾侧沟茧蜂能寄生斜纹夜蛾1-4龄幼虫,但当1龄末-2龄初幼虫、3龄幼虫和4龄幼虫同时存在时,该蜂偏爱寄生1龄末-2龄初幼虫,其次为3龄幼虫。  相似文献   
84.
农业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资源、环境的双重任务。因此,包括防治有害生物技术措施在内的农业生产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些措施也只能是可持续的控制体系。本文讨论了持续控制农业有害生物的理论基础、方法论和实施体系。  相似文献   
85.
果蔗茎尖脱毒组培苗及其种茎生产性能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试验比较了拔地拉茎尖脱毒组培苗、第 1代健康种茎、市贩种茎和明显感染花叶病种茎之间农艺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 :它们在出苗率、分蘖率、长速、株高、茎径、有效茎和田间锤度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各处理间的理论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 ,其中脱毒组培苗分别比市贩和带病种茎增产1 0 .5%和 31 .2 % ;第 1代健康种茎分别比市贩和带病种茎增产 42 .1 %和 68.7%。  相似文献   
86.
油锯人机界面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油锯人机界面几何参数对操作者主观施力及对其身体生理负荷的影响规律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回归得出了高把油锯和矮把油锯的人机界面几何参数与评价指标 (最大有效扭矩、力损耗因子、肌肉收缩强度 )之间存在的定量化方程 .建立了油锯的人机界面几何参数优化的目标函数 ,并求出了高把油锯和矮把油锯的最佳几何参数 .高把油锯的最佳几何参数 :把手横轴距为 5 40mm ;把手与地面垂轴距为 6 88mm ;把手与油箱后部纵轴距为 186mm ;把手直径为 30mm ;把手倾角为 33° .矮把油锯的最佳几何参数 :把手横轴距为 14mm ;把手纵轴距为 40 0mm ;把手垂轴距为 5 0mm ;把手直径为 2 8mm ;把手倾角为 2 3  相似文献   
87.
为探讨甘蔗新品种健康种苗的应用效应.对6个甘蔗新品种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健康种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健康种苗可显著增加甘蔗产量和含糖量,这种效应可从新植蔗延续至宿根蔗且因品种而异.健康种苗甘蔗产量增产16.4%,含糖量增产15.9%.(2)健康种苗对甘蔗蔗糖分无显著作用.(3)健康种苗对甘蔗产量性状作用是多方面的,可促进甘蔗发芽出苗,增加分蘖、株高、茎径和有效茎数.该试验结果对健康种苗在甘蔗生产上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8.
晋花5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花5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选育的花生新品种,2006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四届九次会议认定定名。据多年多点试验表明,具有高产、抗病、适应性广泛等优点;高产栽培技术宜选地施肥、适期播种、规范化管理等措施。适宜在山西省花生生产区春播,南部油菜、麦田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89.
小麦—花生统筹施肥对花生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小麦花生两熟制统筹施肥对花生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小麦、花生单季习惯施肥相比,将小麦花生两作施肥统筹考虑,采取了减少周年氮用量、增加钾肥用量、调整氮磷钾在小麦-花生上的分配比例、改变施肥时期等优化施肥措施,可有效增加花生结果枝、单株饱果数、百果重和出仁率,使花生产量和周年产量分别提高10.5%、9.1%;花生籽仁中粗脂肪、钾含量、花生酸和山嵛酸等人体必需脂肪酸含量均显著增加;土壤磷、钾养分含量提高,有效解决了土壤养分不平衡问题。因此,通过小麦花生统筹优化施肥,既能够增产又提升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90.
为探求适合河南省花生产区磷与有机肥合理的配施比例,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磷用量(45、90和135 kg/hm2)与有机肥用量(0.75、1.50和2.25 t/hm2)配施对花生产量及磷素吸收、土壤Hedley各磷素形态含量与分配及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磷用量下,与2.25 t/hm2有机肥用量相比,0.75和1.50 t/hm2有机肥用量下,花生产量显著提高8.2%~11.8%,地上部干物质重显著降低17.1%~64.3%;相同有机肥用量下,增施磷肥显著增加花生地上部生物量,但对产量无显著影响。花生不同部位磷含量对磷与有机肥配施的响应表现为,中高量有机肥和磷肥处理分别显著高于低量有机肥和磷肥处理,而中量和高量有机肥、磷肥处理间差异因植株部位不同而异。土壤不同磷组分对磷与有机肥的响应存在差异,其中活性磷组分(H2O-P和NaHCO3-Pi)和中等稳定性磷组分(NaOH-Pi和NaOH-Po)含量随磷肥与有机肥用量增加而增加,土壤稳定性磷组分(HCl-P和Residual-P)随磷肥与有机肥用量变化差异不显著。有机肥和磷肥对土壤磷酸酶的影响不同,增加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土壤磷酸酶活性,但增施磷肥抑制土壤磷酸酶活性。综合而言,磷肥与有机肥合理配施能显著提高花生产量、花生各部位磷素含量、土壤活性磷含量及土壤磷酸酶活性,过量施用有机肥和磷肥均可造成花生营养生长过旺,产量下降,还不利于提高花生体内磷含量。本试验条件下在施用45 kg/hm2磷肥基础上配施0.75~1.5 t/hm2的有机饼肥有利于改善土壤-花生系统磷素营养,促进花生产量提高,可在豫南砂姜黑土花生种植区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