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水杨酸和一氧化氮在植物研究中都被认为是调控一系列生理过程的重要内源信号分子。采用药理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发现外源水杨酸溶液对盐诱导小麦根部组织的氧化伤害具有保护作用。盐处理(150mmol/L)显著提高根部组织的脂质过氧化水平以及抑制根的生长;同时添加100μmol/L的水杨酸(SA)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以及部分增加根的生长,而且激活了包括SOD、POD和A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此外,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能得到与上述SA处理相类似的生物学表型。进一步的研究发现,SA的这种生物学功能很可能与NO有关,因为结合采用NO专一性清除剂cPTIO的处理则不同程度地逆转了SA的各种缓解效应。更重要的是,SA能通过模拟SNP的作用来诱导小麦幼苗根部大量释放NO。上述研究表明,SA通过NO信号上调小麦幼苗根部抗氧化防护来提高耐盐性。  相似文献   
12.
 水杨酸和一氧化氮在植物研究中都被认为是调控一系列生理过程的重要内源信号分子。采用药理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发现外源水杨酸溶液对盐诱导小麦根部组织的氧化伤害具有保护作用。盐处理(150mmol/L)显著提高根部组织的脂质过氧化水平以及抑制根的生长;同时添加100μmol/L的水杨酸(SA)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以及部分增加根的生长,而且激活了包括SOD、POD和A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此外,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能得到与上述SA处理相类似的生物学表型。进一步的研究发现,SA的这种生物学功能很可能与NO有关,因为结合采用NO专一性清除剂cPTIO的处理则不同程度地逆转了SA的各种缓解效应。更重要的是,SA能通过模拟SNP的作用来诱导小麦幼苗根部大量释放NO。上述研究表明,SA通过NO信号上调小麦幼苗根部抗氧化防护来提高耐盐性。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is L.)是一种外来入侵恶性杂草,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化感作用,有助于了解该植物对其他植物的抑制作用,并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研究采用不同浓度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上部分的水浸提液,对3种植物[早熟禾(Poa annuaL.)、圆白苋菜(Basella rubraL.)和青王子(Brassia campestrisL)]进行了种子萌发处理实验,分别测定了不同植物种子的萌发速率,终萌发率和种子萌发趋势。结果表明:(1)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上部分的化感作用是存在的;(2)高浓度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水浸提液对3种植物种子的萌发特性(终萌发率、发芽速率和发芽动态)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Poa annua和Brassia campestris受到的影响比Basella rubra较为明显。通过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上部分水浸提液处理3种植物种子的实验,初步揭示了该植物的化学入侵机制。  相似文献   
14.
实践教学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安徽农业大学生态学专业强化实践教学,从挖掘实践教学的思政资源、搭建各类实践教学平台、完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以及增进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等方面进行改革,着力构建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实践育人体系,有效促进了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互动,提升了思政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15.
 水杨酸和一氧化氮在植物研究中都被认为是调控一系列生理过程的重要内源信号分子。采用药理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发现外源水杨酸溶液对盐诱导小麦根部组织的氧化伤害具有保护作用。盐处理(150mmol/L)显著提高根部组织的脂质过氧化水平以及抑制根的生长;同时添加100μmol/L的水杨酸(SA)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以及部分增加根的生长,而且激活了包括SOD、POD和A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此外,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能得到与上述SA处理相类似的生物学表型。进一步的研究发现,SA的这种生物学功能很可能与NO有关,因为结合采用NO专一性清除剂cPTIO的处理则不同程度地逆转了SA的各种缓解效应。更重要的是,SA能通过模拟SNP的作用来诱导小麦幼苗根部大量释放NO。上述研究表明,SA通过NO信号上调小麦幼苗根部抗氧化防护来提高耐盐性。  相似文献   
16.
喜旱莲子草对重金属元素的耐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丽  张震  张鹏  王育鹏  檀根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831-6832,6877
[目的]研究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对部分常见重金属污染的耐性。[方法]测定了在不同浓度重金属(Cu、Zn和Pb)处理条件下植株高度、根长、节数和新萌蘖芽数等形态学响应指标。[结果]3种重金属的不同浓度特别是较高浓度处理时,喜旱莲子草的各个指标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即重金属在较高浓度的处理时对该植物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通过比较,发现该植物对Pb的耐性较强。[结论]喜旱莲子草能够在一定浓度的重金属污染环境中生存,可以作为一种重金属富集植物。  相似文献   
17.
为查明辽河保护区土地利用方式与水质的响应关系,将研究区地理空间数据云网站遥感影像数据和同期22个采样点实测作为数据源。实测数据包括水体营养盐类污染指标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溶解氧(DO)和氨氮(NH3-N)浓度和水体重金属类污染指标铜(Cu)、锌(Zn)、镍(Ni)、镉(Cd)、铬(Cr)、铅(Pb)和砷(As)浓度。通过GIS软件划出采样点周边250、500、750和1 000 m的圆形缓冲区,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RDA)方法,分析不同空间尺度下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与水质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随着缓冲区面积的增加,土地利用类型更加丰富,水体营养盐类污染指标浓度以TN、TP的污染超标最严重,各项水体重金属类污染指标浓度均低于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规定的限值。(2)在250、500、750和1000 m 4种圆形缓冲区中,250m缓冲区范围内土地利用方式对水质的解释率最高为60.8%。(3)在250 m缓冲区范围内,住宅用地与TN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林地与TN、TP呈负相关,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459、-0.512...  相似文献   
18.
徐丽  张震  王育鹏  檀根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6062-6064
[目的]为番茄磷营养性状的定向改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液培的方法,对番茄的植株形态指标、叶绿素含量、电导率进行了测定。[结果]与正常的磷浓度相比,番茄幼苗在低磷(25%~50%)条件下,根冠比、主根长、侧根长、侧根数目和叶面积等形态指标均显著增加;而高磷胁迫(200%)条件下,除侧根长度、数目之外,其余指标也均与正常磷含量相比呈现出增加趋势。在低磷和高磷胁迫条件下,叶绿素a、b、a/b、总量均比正常施磷量(100%)降低;而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变化趋势正好相反,与正常施磷量相比,在胁迫条件下该指标具有较明显地增加趋势。[结论]不同磷胁迫对番茄的幼苗植株形态和生理特征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合肥市不同生境喜旱莲子草的分布和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研究喜旱莲子草的入侵机制及控制其入侵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合肥市7种不同生境喜旱莲子草的盖度、出现频率、密度、垫状厚度和叶面积,明确其发生和危害情况。[结果]喜旱莲子草在7种生境中的出现频率为100%;水库边和河道喜旱莲子草密度最大,垫状厚度和平均盖度也最大(分别为66.3%和58.3%),茎较长、较粗(分别为23.89、12.67 cm和0.77、0.64 cm);路边喜旱莲子草根最长(16.3 cm)、叶面积最大(1.53 cm2);耕地内喜旱莲子草分枝数、节数、根部分蘖数最多;林地喜旱莲子草伴生植物种类最多(11种133株);水库边和河道喜旱莲子草分枝数、节数、根部分蘖数和伴生植物种类最少(1种16株)。[结论]喜旱莲子草在合肥市广泛分布,且在不同生境中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安徽省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坡种子植物区以及植物多样性,为该区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对牯牛降北坡植被垂直带进行样地调查并划分植物区系,分析不同海拔梯度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结果】保护区种子植物丰富,区系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共有种子植物145科687属1 414种(含种下分类单位);科属的优势现象明显,属的组成相对较为分散,寡种属和单种属占总属数的94.32%;植物分布区类型表现出从亚热带到温带过渡的区系特点;牯牛降北坡植被垂直带谱为海拔800 m以下为常绿阔叶林,800~1 100 m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1 100~1 300 m为落叶阔叶林,300~1 500 m为针阔叶混交林,海拔1 500 m以上为黄山松针叶林;随海拔升高,植被类型表现为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大致表现出沿海拔升高而降低的趋势;受冰川影响,南坡海拔高差大,地势陡峭,土壤层薄,因而在相同海拔条件下,北坡的物种丰富度往往大于南坡。【结论】该保护区北坡具有很高的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物种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下降,最大的物种多样性出现在中海拔地带。对牯牛降保护区北坡进行植被监测时,应以大样地为主要监测方法,以海拔700~1 000 m的落叶阔叶林作为主要监测对象。对北坡科普、旅游区域需进行全面系统的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影响评估,建立完善生态旅游规划体系,并依照自然景观进行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