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5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静脉注射用硝硫氰胺混悬液治疗耕牛日本血吸虫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静脉注射用硝硫氰胺混悬液系我所与上海医工院等单位合作研制成功的硝硫氰胺治疗耕牛日本血吸虫病的一种新制剂,用来代替微粉口服,减少药费。该药物粒径在2μm以下,稳定性大,无积聚变性现象,注射后不会引起微血管栓塞,符合药典规定有关混悬液静脉注射要求,贮运也方便,是安全高效的新制剂新疗法,系国内外首创。 该制剂的用药量:每公斤体重黄牛为2mg,水牛为1.5mg,一次耳静脉慢速推注。实验治疗证明,治后15-20天粪孵开始转阴,到剖检日未复阳;减虫率水牛为99.79%、黄牛为97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盆栽油茶的2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3种施磷水平下不同解磷菌剂对油茶苗的根际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解磷菌剂后油茶根际土壤中真菌数量减少,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却增加,同时提高了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各种菌剂对根际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随着施磷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增强,且混合菌剂相对于单一菌种对根际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食用豆种植面积和出口量的不断增长,食用豆已成为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农民种植大豆以外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该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促进该产业更好地发展,结合黑河市芸豆生产调研情况,从食用豆种植面积、产量情况及变动原因分析、推广品种情况及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着手,分析总结该区食用豆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与指导。  相似文献   
14.
针对由1个上游供应商和由传统、电子商务两种渠道零售商构成的考虑新鲜度损耗影响的果蔬产品供应链,研究了当突发事件引起市场需求、渠道价格敏感系数以及产品运输情况发生扰动时,对供应链系统的影响,并提出了通过调整零售价格与生产计划,实现供应链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葡萄设施标准化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目前葡萄设施栽培的研究现状,并结合实地调查的情况,介绍了葡萄设施标准化生产流程,旨在为葡萄设施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花卉产业的不断发展,香石竹种苗的需求量和生产规模迅速增加,但是各种苗公司生产的种苗质量、生根率等存在很大差异,影响着种苗定植后的成活率及以后的鲜切花生产。本文从香石竹种苗生产的母本园建立、母本园管理、扦插育苗、出圃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香石竹种苗安全、高效生产的技术流程,为各种苗公司的生产提供参考,以利于其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香石竹切花设施标准化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世界五大切花之一的香石竹,被引入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在栽培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虽然我国香石竹生产面积位于世界前列,但是切花品质整体水平较低。为了快速提高我国香石竹切花产品产量,规范我国香石竹生产,本文从品种选择、种苗选择、生产设施、栽培生产、栽后管理、植株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详细的阐述了香石竹标准化生产流程,为香石竹设施条件下高效、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佛教经典中将与神山并列齐名的"圣湖"——玛旁雍错称为"世界江河之母",它周围的冰川孕育的马泉河、狮泉河、象泉河、孔雀河分别是世界著名的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萨特累季河的源头。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国内各大医院纷纷扩建和城市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提出我国医院外部景观中存在的问题及革新的必要性与必然性,在分析当前主流的医院景观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低碳医院景观的设计要点,并对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作了进一步展望,以期为推动我国医院景观设计、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0.
基于温室田间土壤大多容重分层和不均匀的特点,进行了原状分层、分层筛分均质和筛分均质3种土壤对湿润体影响的对比研究。试验地土壤为粉土(中国制分类),原状分层和分层筛分均质土壤0~20 cm容重为1.44 g/cm3,20~40 cm为1.63 g/cm3,40~60 cm为1.55 g/cm3,筛分均质土壤采用0~60 cm平均容重1.54 g/cm3。滴头流量设2.7 L/h和1.4 L/h二种,滴头间距有30,50,70,100 cm四种,采用剖面法观测土壤含水率和湿润体发展。试验结果表明:①湿润体在现场原状分层土壤、分层均质和均质土壤中有很大的区别,分层筛分均质和筛分均质土壤中均为碗状原状,而分层土壤的湿润体形状在灌水量较小时为碗状,随灌水时间的延长,其形状逐渐变为椭柱体;②土壤容重分层情况对湿润锋的运移影响很大,分层土壤由于20~40 cm容重较大纵向湿润锋发展缓慢,灌水历时8 h时最大纵向湿润锋分别为27 cm和25 cm,且原状分层土壤灌水量较大时出现0 cm深度处横向湿润锋小于-7~-13 cm深度处湿润锋现象;而筛分均质土壤中纵向湿润锋明显大于分层土壤,灌水历时8 h时最大纵向湿润锋为32 cm;③原状分层土壤湿润体内平均含水率高于分层筛分均质和筛分均质土壤,但各组均高于田持,土壤含水率均匀度均在82%以上。基于这种结果,建议设计湿润比应根据温室土壤特点和设计灌水量进行现场测试确定,这样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