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亚洲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芸香科Rutaceae植物新梢期的重要害虫,也是黄龙病Huanglongbing的主要传播媒介,严重威胁江西柑橘产业的发展。本文利用线粒体基因标记,研究江西10个地点亚洲柑橘木虱的种群遗传结构和多态性。扩增了2个线粒体COⅠ基因片段,长度为1 431 bp。其中多态性位点2个(均为非同义突变,A/G转换),单倍型3个(Hap-1,Hap-2和Hap-3)。最常见的单倍型是Hap-1(占总样本数的91.7%),发生在所有采样点;其次为Hap-3(6.3%),分布在大余和崇义;Hap-2(2.0%)仅在兴国出现。单一直线型的单倍型网络结构模式、小而不显著的HR(Harpending’s raggedness)指数值,以及单峰型错配分布曲线均表明:江西地区的亚洲柑橘木虱是近期入侵并经历了快速的种群动态扩张。  相似文献   
12.
张勇  林国卫  王艾平  周丽明  乐贞  邱昌将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2):5058-5059,5063
研究苏木复方的抑菌效果为生产高效抑菌剂提供参考.采用滤纸片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苏木复方提取液与单味中草药苏木、枇杷叶、地榆、鸡血藤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比较其抑菌能力.结果表明,苏木复方提取液和4种单味中草药提取液对4种微生物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苏木复方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整体强于4种单味中草药提取液.  相似文献   
13.
硅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两系杂交稻田两优4号为材料,于2009年在上饶师院生命科学学院试验田研究了硅肥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硅肥处理的水稻小区产量均高于不施硅肥的对照,平均比对照增产5.15%.其中硅肥为120 kg/hm2的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为559.09kg,比对照增产11.31%.水稻施加硅肥有利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的实粒数的增加,平均比对照增加5.73%、10.28%.提高了水稻的结实率,但对千粒重和蛋白质含量影响不大,施硅显著提高稻米碱消值,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和水稻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提高大米的蒸煮品质和食味品质.同时水稻施加硅肥不仅降低了水稻植株高度,提高了水稻的根系活力,而且增加了水稻整个生育时期的纤维素的含量和水稻生育后期叶片叶绿素含量,促进了水稻的生长发育.说明在80~160 kg/hm2施用水平内,对水稻春光1号效应最明显.  相似文献   
14.
优质早稻高产氮肥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艾平  邓接楼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989-4991
2004年早季在试验大田里研究了N肥施用量对赣早籼46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于2005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早稻的全层施肥技术效应,旨在探求能服务于生产的合理的栽培技术。大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肥料全层施用保证了水稻前期的营养供应,与分次施肥法比较2种全层施肥方式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水稻分蘖的早生快发,增加了有效穗数,实现了群体总颖花数的提高。有机无机复合肥处理后期群体吸氮量比化肥处理大,叶面积指数下降小,能较长时间维持较大的光合面积,更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和籽粒的充实,从而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由于该项技术还具有操作简单、省时省工等优点,被认为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新型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5.
普通动物学实验是与高校普通动物学课程教学相配套的一门基础实践课,十分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动物学创新人才,对普通动物学的实验教学进行了DBL(基于设计的学习)设计,并对其是否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普通动物学实验教学中实施DBL教学,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普通动物学实验教学的DBL设计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动物学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结合上饶师范学院植物组织培养人才培养实践,在简要介绍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明确了植物组织培养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农业应用型人才,而实现植物组织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是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提出了建构主义视野下植物组织培养农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立足地方农业发展,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实施教学内容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农业应用能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农业创新能力。为植物组织培养农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和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连续两年在江西省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弋阳越冬区,对其越冬习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直接观察法观测和记录了中华秋沙鸭越冬区的环境因子及其在越冬期的活动情况.结果表明,中华秋沙鸭在每年的10月下旬至12上旬陆续到达弋阳越冬区,翌年2月末至3月中下旬先后迁离,居留时间在120 d左右.其对越冬地的环境要求较高,选择的越冬地一般受外界的干扰少,越冬期的各项活动也保持一定的规律性.在越冬期间,中华秋沙鸭在水中活动的时间占全部时间的82.4%,陆地活动时间仅占12.6%,空中飞翔的时间占5%左右,而且飞行高度和距离都比较小.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酸雨胁迫影响花生种子萌发的生理机制,采用模拟酸雨胁迫萌发期花生种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p H值酸雨对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磷脂含量和水解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 H值酸雨胁迫对花生种子萌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着p H值的降低,抑制作用加强;花生种子磷脂含量随p H值的减小呈降低趋势,p H值≤4.0时磷脂含量极显著低于CK(p H值6.5);随酸雨p H值的减小,花生种子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等水解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p H值4.0~5.0为酸雨极显著抑制花生水解酶活性的p H阈值;种子呼吸速率与酸雨p H值呈显著正相关。可见,酸雨主要通过降低种子呼吸强度,抑制水解酶活性,进而抑制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9.
醋酸铅对黄独带芽茎段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添加不同浓度醋酸铅的培养(MS+KT2mg/L+NAA0.1mg/L)培养黄独带芽茎段,并定期观察各培养基中黄独试管苗的各种形态指标。结果表明:醋酸铅对黄独的生根具有抑制作用,当醋酸铅浓度达到1g/L时,黄独试管苗无生根现象;醋酸铅对丛生芽及新叶的再生也具有抑制作用,醋酸铅浓度越大,丛生芽及新叶数也显著下降,当醋酸铅浓度达到1g/L时,黄独试管苗均无新芽和新叶的再生现象。  相似文献   
20.
采用添加不同浓度醋酸铅的培养基(MS+KT2mg/L+NAA0.1mg/L)培养黄独带芽茎段,并定期观察各培养基中黄独试管苗的各种形态指标。结果表明:醋酸铅对黄独的生根具有抑制作用,当醋酸铅浓度达到1g/L时,黄独试管苗无生根现象;醋酸铅对丛生芽及新叶的再生也具有抑制作用,醋酸铅浓度越大,丛生芽及新叶数也显著下降,当醋酸铅浓度达到1g/L时,黄独试管苗均无新芽和新叶的再生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