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9篇
农学   16篇
  5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多年连作土壤中棉花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多年连作土壤中棉花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和动态。【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多年棉花连作土中陆地棉品种TM-1(Gossypium hirsutum L.)不同发育时期的根际细菌16S r DNA进行扩增、测序并分析。【结果】多年棉花连作土中,棉花根际细菌的主导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受棉花根系影响相对丰度变化较大的菌门为4个主导菌门以及厚壁菌门(Firmicutes),其中酸杆菌门、拟杆菌门、浮霉菌门的相对丰度受到棉花根系的促进,而厚壁菌门、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受到抑制。不同发育时期棉花根际细菌α-多样性没有显著差异,但是根际细菌群落结构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在棉花花期与蕾期的差异显著高于蕾期与苗期的差异。多年棉花连作土壤中的根际细菌群落α-多样性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细菌β-多样性在棉花花期最大。【结论】确定了多年棉花连作土中棉花根际细菌的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发现棉花在花期对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2.
分析了校内实训中心建设的必要性,调查了地方本科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训中心建设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以湖南文理学院为例介绍了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校内实训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具体包括实训中心建设的基本原则、建设的基本内容、绩效评价和运行管理瓶颈等,以期为同类高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3.
天油15号为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天油2号为母本、秦油4号为父本杂交,后代经过轮回选择而育成的白菜型冬油菜新品种。在2014 — 2016年甘肃省冬油菜区域试验中,2 a 16点(次)折合平均产量1 990.05 kg/hm2,较对照品种天油4号增产6.07%。籽粒芥酸含量41.60%,硫苷含量136.71 μmol/g(饼),含油量41.52%。抗寒耐旱,高产稳产,适宜于甘肃省中东部干旱、半干旱、二阴山区种植。  相似文献   
64.
为了探究苗前与苗后除草剂不同浓度单施或共施对冬油菜田间杂草的防效以及对冬油菜生长的影响,以甘蓝型冬油菜(天油2266)为试验材料,选用苗前除草剂(精异丙甲草胺)和苗后除草剂(高效氟吡甲禾灵),于2017—2019年开展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在甘蓝型冬油菜成熟期,共施比单施的总株防效与总鲜重防效平均提升了18.07%和15.07%,株防效和鲜重防效的平均提升幅度达26.78%和40.83%。苗前除草剂施用浓度的增加会减弱其增产效应,增产幅度为20.56%~34.11%,平均增产1 801.61 kg/hm2;苗后除草剂施用浓度的增加有一定减产风险,产量变幅为-2.02%~16.06%;苗前与苗后除草剂共施之下,产量增加784.40~2 575.98 kg/hm2,增产30.17%~99.09%,平均增产1 235.00 kg/hm2,平均增幅47.51%。因此,在冬油菜田应用苗前除草剂能显著抑制杂草暴发。苗前除草剂对越冬前苗期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的防效达93.89%和86.98%;成熟期对总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达到76....  相似文献   
65.
棉花T—DNA标签雄性不育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农杆菌介导T—DNA插入得到棉花雄性不育突变体,与野生型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Coker 312杂交得到F1代。F1代植株出现了不育与可育两种性状的分离,分离比是1:1。对F1代进行形态学观察、卡那霉素和除草剂抗性鉴定、PCR扩增检测以及遗传学分析,证实雄性不育突变性状的表现与T—DNA插入共分离,从而认为突变是由T—DNA插入引起的显性杂合突变,这为利用T—DNA标签法进行雄性不育有关基因的克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6.
自1975年以来,山东育成的棉花品种主要来源于岱字棉15、斯字棉2B和乌干达系统及其衍生种系。与其他品种杂交或复交育成品种,为山东的棉花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系谱分析表明,国外棉花品种资源在山东的棉花育种中应用成效显著。同时也指出加强棉花品种资源工作的创新研究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67.
小猪痢疾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芙蓉 《畜禽业》2013,(7):85-86
<正>猪痢疾病又被称为猪血痢病,主要是由一种名为致病性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导致的猪肠道传染疾病,主要症状表现是大肠黏膜具有出血性炎症,产生粘液出血性下痢,甚至能发展成坏死性炎症,影响猪的正常代谢,严重的发病后会突然死亡。1流行病学分析该病病原体是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属于半厌氧性微生物,对于温度、湿度及环境要求较高,高温干燥下进  相似文献   
68.
棉花雄性不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具有较高的杂种优势,但由于棉花雄性不育系在利用上存在一定困难,限制了棉花杂交种的推广。对棉花雄性不育的类型以及棉花雄性不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棉花利用不育系选育杂交种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9.
利用SSR标记鉴定鲁棉研15号杂交种纯度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杂交棉制种中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去雄不彻底导致的制种亲本尤其是母本的混杂。传统的纯度鉴定方法要到下个生长季节才能进行 ,陆地棉品种间杂交种纯度的早期准确鉴定是一个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筛选了 2 17对异源四倍体棉花的SSR引物 ,获得了十几个足以区分鲁棉研 15号父母本及其F1的标记位点 ,为鲁棉研 15号杂交种的纯度鉴定提供了一个准确、稳定和快捷、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0.
1腹泻 1.1发生原因卫生不良、密度过大、通风不良、饲料品质不良,饲料原料存放过久,或突然换料。滥用药物来预防动物疾病,出现严重二重感染,蛋白质过量而赖氨酸等必需氨基酸不足,微量元素不平衡或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