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9篇
农学   16篇
  5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昆虫对杀虫剂的抗性机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虫抗性机制的研究对于抗性监测、治理等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昆虫对几种杀虫剂的抗性机制。  相似文献   
82.
<正>本刊讯我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历经三年多的努力,到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取得了重要成果,基本摸清了全省树种(品种)的种类、数量、规模、分布范围等基本情况,研究开发了《河北省林木种质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并编写了多本林木种质资源系列专著。  相似文献   
83.
棉花品种基因纯度和特异性的SSR标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从分子水平上鉴定棉花品种的纯度和真实性,采用扩增带型清晰,多态性较高的SSR引物对51个常规棉品种进行了基因纯度鉴定、遗传聚类分析和品种特异性鉴定。基因纯度鉴定结果显示,69%的品种基因纯度较好,基因纯度在90%以上;12%的品种基因纯度较差,基因纯度在80%以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品种分为2个大类和4个亚类,这反映出品种间的遗传基础较窄。品种特异性鉴定中,以遗传距离阈值T=0.01为划分标准,83%的品种具有特异性。这说明利用SSR标记可以有效鉴定棉花品种的基因纯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84.
针对"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从打造精彩的第一课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开辟时空开放的第三课堂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构建了"三课堂"融合协同教学模式,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5.
利用SSR标记鉴定鲁棉研15号杂交种纯度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杂交棉制种中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去雄不彻底导致的制种亲本尤其是母本的混杂。传统的纯度鉴定方法要到下个生长季节才能进行 ,陆地棉品种间杂交种纯度的早期准确鉴定是一个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筛选了 2 17对异源四倍体棉花的SSR引物 ,获得了十几个足以区分鲁棉研 15号父母本及其F1的标记位点 ,为鲁棉研 15号杂交种的纯度鉴定提供了一个准确、稳定和快捷、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6.
棉花种质资源纤维品质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 130 0多份棉花品种资源的纤维品质性状进行了测试分析 ,并与现代纺织业对棉纤维性状的需求作比较。结果表明 ,我国陆地棉品种的纤维长度已能满足纺织业的需要 ,纤维强度和细度还急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7.
转Bt基因水稻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为利用外源基因培育优良品种提供了新的途径,目前国内外已培育出多个高抗水稻害虫的转基因水稻材料,并获准进入中间试验和环境释放。但是,人们对转基因抗虫水稻潜在的风险尚存在疑问,这是目前转基因水稻未能进一步获准商品化生产的一个重要原因。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转Bt基因水稻研究现状与安全性评价的最新进展,主要涉及食品安全性、环境生态安全性及昆虫对其产生抗性,并对将来的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8.
为达到油菜生产中省事、省力、省时的“三省”目的,研究一次性足施N、P、K作为基肥的配比方案,以期达到稳产丰产的效果。用甘蓝型冬油菜品种天油2255作为试验用种,采用N、P、K的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足施基肥的最优配施方案。结果:当N、P、K作为基肥,一次性施用量分别为675kg/hm2、600 kg/hm2、120 kg/hm2时,田间表现为高产水平,产量可达4 414.29 kg/hm2,是最佳肥料配施方案。结论:在天水进行甘蓝型冬油菜生产时,最优的N、P、K足施基肥配比能达到高产的目的,可以有效地降低劳动成本。  相似文献   
89.
旱作冬油菜越冬期生理特性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冬油菜越冬期生理特性与其抗旱性的关系,筛选抗旱性较强的冬油菜品种,以9个冬油菜品种为试验材料,对油菜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越冬期冬油菜叶片中的POD和CAT活性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天油2号、天油4号、天油8号叶片POD和CAT活性增幅大于陇油6号、陇油7号、陇油8号、陇油9号。冬油菜叶片SOD活性在越冬期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相对电导率在越冬期都呈现上升趋势,叶片相对含水量则呈现下降趋势。综合来看,9个冬油菜品种中,天油2号、天油4号、天油8号为强抗旱品种,延油2号、宁油2号为中抗旱品种;陇油7号、陇油8号、陇油9号为弱抗旱品种,陇油6号为抗旱敏感型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