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提高矮牵牛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推动矮牵牛花药培养的应用研究。对白色、紫色、粉红色、大红色四种基因型矮牵牛花药进行培养,研究了不同浓度激素配比及不同浓度蔗糖、麦芽糖和白砂糖对花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基因型采用6-BA和IBA组合诱导效果较好。获得较高诱导率的激素配比依次为:白色MS+6-BA1.0 mg.L-1+IBA 1.5 mg.L-1,紫色MS+6-BA 1.0 mg.L-1+IBA 1.0 mg.L-1,粉红色MS+6-BA 1.5 mg.L-1+IBA 1.5 mg.L-1,大红色MS+6-BA 1.5 mg.L-1+IBA 1.0 mg.L-1。麦芽糖诱导效果好于蔗糖,白砂糖诱导效果明显差于前两者。  相似文献   
22.
为了进一步阐述花青素在植物体内的合成机制,了解影响花青素合成的各类因子及其互作方式,本文归纳了调控花青素合成的内部因子和外部因素,总结了光、温度、糖类和激素等调控花青素生物合成的环境因素。围绕花青素的合成通路,就通路中的结构基因及其上游转录因子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研究得出在植物中,各类外部因素和内在因子,通过主要的转录因子调控结构基因,影响花青素在植物体内合成与积累,维持植物体内花青素的动态平衡,这种调节机制既包括正向调控也包括负向调控。指出花青素的代谢途径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结构基因和转录因子的功能将被验证并被应用到观赏植物性状的基因工程改良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23.
本文建立了矮牵牛的遗传转化体系,并将查尔酮合酶基因转入矮牵牛。经PCR检测,得到34个转查尔酮合酶基因株系。探讨了查尔酮合酶基因对花色及育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植物抗渗透胁迫及其与脯氨酸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茂良 《北京园林》2006,22(2):21-24
诱发渗透胁迫是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和分布的重要因素,在胁迫条件下植物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而脯氨酸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之一,其主动积累对抵消或减弱渗透胁迫对植物体的伤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本文建立了矮牵牛的遗传转化体系,将非洲商陆蛋白基因转入矮牵牛,经PCR检测得到29个转非洲商陆蛋白基因株系。  相似文献   
26.
进行扶芳藤下胚轴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筛选出适合其抗性芽筛选的抗生素为G418(40mg·L-1)。建立农杆菌介导的扶芳藤遗传转化体系,确定适宜农杆菌转化的菌液浓度(OD600)、浸染时间(min)和共培养时间(hr)分别为:0.5、30和48。  相似文献   
27.
药敏试验的兽医临床治疗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养猪经济效益的提高,广大养殖户的养猪积极性越来越高,但猪病的防治问题仍然是制约养猪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农民养猪由于缺乏科学饲养技术和兽医诊疗知识,对临床发生的猪病很难进行针对性治疗,一旦发病不可能对其病因、病原进行综合分析,多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一方面造成病情的延误,更严重的是引起大量耐药菌株的产生.同时由于许多饲料厂家为了提高饲料的疾病预防作用,在常用饲料中添加有不同成分的抗菌药物,加速了饲用动物的抗药性产生.笔者在临床诊治中多次遇到细菌性疾病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情况.为了提高细菌性疾病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我们应用药敏试验指导临床用药,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8.
肉鸡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制剂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随着对人和动物肠道正常菌群研究的深入,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在肠道菌群失调时,可以应用菌群调整疗法。从正常菌群中分离有益菌株作为饲料添加剂,既可以防治动物腹泻等一些疾病,又有利于动物的生长发育。为此,我们把筛选出的乳酸菌K、P株,对肉用仔鸡进行了预防腹泻和增重试验。 1 材料和方法 1.1 菌种来源 乳酸菌K、P二个菌株分别从健康兔和猪的肠道中分离。 1.2 活菌制剂制备 1.2.1 培养基成分:酵母浸膏10克,葡萄糖15克,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明加热和干燥剂两种方法干燥不同初始含水量一串红种子的适宜条件.[方法]对干燥过程中种子含水量和干燥后种子发芽率的进行测定,设置不同的干燥温度,种子初始含水量,种子与变色硅胶质量比.[结果]结果表明初始含水量为15%的一串红种子适宜40℃干燥210 mim;初始含水量20%的一串红种子适宜40℃干燥240min;初始含水量不高于24.0%的一串红种子40℃干燥是安全的;初始含水量为30%的一串红种子在35℃干燥30 min,再在40℃干燥230 min.种子与变色硅胶质量比为1∶8,初始含水量15%、20%、30%的一串红种子分别需要干燥1d、2d、2d含水量达到标准.[结论]上述研究对一串红种子采后处理机械化、标准化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0.
花药离体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药培养在植物离体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自1964年首次利用曼陀罗的花药培养得到绿色植株后,先后在烟草、水稻、小麦、大麦和玉米等作物上取得成功,园艺作物大白菜、小白菜、甘蓝型油菜、芜菁、结球甘蓝、石刁柏、枣、草莓等的花培也取得成功,尤其在水稻和小麦上的进展更是突飞猛进。通过花药培养可以得到单倍体植株,在杂交育种、抗性育种与诱变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并能克服远缘杂交育种中的不育性和分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