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12篇
  26篇
综合类   39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怀山药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栽培技术、生物技术、生态环境等对怀山药产量和品质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为怀山药的可持续利用提出建议。认为环境气象因子(气温、空气湿度、降水、日照、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等)与山药产量和品质的相关关系的建立、适宜种植区精细化区划指标及模型的建立、气象灾害以及风险评估等方面是今后怀山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2.
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增加不同强度的紫外线-B(UV-B)辐射,对宁夏地区春小麦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经增加R1强度(0.5 W/m2)UV-B辐射处理的春小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分别下降了19.0%、9.8%、22.7%和10.2%,而经增加R2强度(1.0 W/m2)UV-B辐射处理的春小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分别下降了48.8%、19.5%、53.6%和36.3%。表明,在自然条件下,春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随UV-B辐射增强而减小,水分利用效率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23.
中国西北旱作小麦干旱灾害损失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为探索能定量监测中国西北旱作农区旱灾对小麦造成产量损失的方法,以宁夏南部山区为例,计算了1961~2000年参考作物蒸散量,利用FAO提供的小麦KC值和历年小麦生育期资料,模拟了历年逐旬小麦需水量。通过土壤水分平衡方程各分量的订正,求算了历年小麦生长期间的实际耗水量和水分满足率,运用期望产量和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建立了小麦单产的干旱灾损监测与损失评估模型,效果良好,可以满足监测与灾损评估需要。该方法适用于中国西北旱作小麦的干旱监测与灾损评估。  相似文献   
24.
宁夏农牧区荒漠化草场风能发电提水模式资源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风速观测资料研究分析了宁夏广武荒漠化草场风速变化规律,对风能密度、有效风速小时数、风能发电量和提水量进行估算,并提供了不同时期可能灌溉量与灌溉面积。结果表明广武年均有效风能密度为120W/m~2,属全国风能资源区划一般区内,年均有效风能储量为562kW·h/m~2,3~20m/s有效风速累积4680h,属风能资源可利用区,不利于发展大中型风电,但适合风电井灌提水的家庭经营小型农牧场,其风能资源可使广武额定功率2kW的风力机抽水2.0~5.2m~3/h,可满足2~7hm~2人工草场或农田生长季灌溉用水,解决农牧区生活用电和人畜饮水。  相似文献   
25.
利用气象卫星的遥感数据计算得到描述地面植被生长好坏的植被指数,并用其数值对宁夏地区1994年发生的干旱进行了宏观分析。  相似文献   
26.
枸杞品质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根据中国北方6省(区)多点采样化验资料和2000~2001年宁夏银川芦花台园艺场田间试验资料,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和聚类方法,分析了影响枸杞品质的因子,并从中筛选出对枸杞品质影响较大的8个因子,对影响枸杞综合品质因子的权重进行定量评判,建立了宁夏枸杞品质的综合评价体系。分析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模式方法可以反映枸杞质量地域间的差异和同一地区年季间的波动。  相似文献   
27.
以春小麦"宁春4号"为供试材料,采用大田定位试验,利用可升降式紫外灯装置,观测增加不同剂量UV-B情况下春小麦的株高、绿叶数及叶部形态的变化状况.连续两年的试验结果显示,UV-B增强使春小麦植株矮化、绿叶数减少、叶角变小、单叶叶面积减小.单叶叶面积减小的原因是叶长和叶宽都有所减少.多数情况下,随着UV-B辐射增加量越多,春小麦株高和叶形态受到的影响程度越大.在中高海拔干旱半干旱地区,UV-B增强使春小麦的株型缩小、绿叶教减少,这会对春小麦的于物质积累和籽粒形成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8.
河滨带土壤氮、磷自然渗透与迁移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河滨带土壤特性,采用过硫酸盐消化法和M3法,对河滨带不同深度土壤N、P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其在河滨带纵向土壤中的自然渗透和横向迁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吸光度与氮和有效磷的校准曲线:y=-0.1308+0.2546x,R2=0.9173和y=0.0287+0.5617x,R2=0.9675,相关性非常好。该河滨带土壤N、P主要分布在0~10 cm土壤层,以5 cm土壤层为最高,表层土壤中N、P含量显著高于下层土壤,总体呈由上到下的迁移特征;河滨下游土壤表层含N量明显高于上游,而土壤含P量在上游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在下游主要集中在5 cm土层中。因此分析河滨带纵向土壤中的自然渗透和横向迁移特征必须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来综合抑制土壤中氮、磷的不断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9.
结合西吉1961-2008年的气象资料和同期的马铃薯产量资料,分析了西吉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以及马铃薯产量与不同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近50年来,西吉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与地温均有不同幅度的升高,10℃初日明显提前、积温增加,降水则呈下降趋势,相对湿度变化不显著,日照时数与平均风速变化较小.除发芽期的日照时数对马铃薯...  相似文献   
30.
气象条件对宁夏马铃薯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期播种试验的方法,结合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对宁夏西吉县2008年的马铃薯试验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宁薯4号和陇薯3号的品质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马铃薯生长期间,宁薯4号和陇薯3号的淀粉、还原糖及Vc含量都因气象因子的改变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宁薯4号,淀粉的积累受气象因子影响程度的强弱为累计降水量>日照时数>积温(≥10℃);Vc含量的积累受气象因子中日照时数的影响较大,且呈正相关;而还原糖含量受气象因子的影响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