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8篇
  38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为了使日光温室真正实现高效节能,保证施工质量十分必要。建造质量良好的日光温室,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运行和管理费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使辽沈Ⅰ型日光温室实现正常年份冬季基本不加温(连阴天和极冷天可少量加温)可越冬生产耐低温蔬菜的目标,施工时必须注意以下关键环节。一、建造时间在全年的施工季节均可建造,但宜避开雨季,以防影响施工进程和质量。我国北纬40°以上地区施工的最佳期为8~10月份。竣工以后宜早覆膜,以保持地温。二、温室方位就日光温室而言,温室的方位指长方向的法线与正南方向的夹角。其以南…  相似文献   
12.
将能够解决水环境中各项评价指标的不相容性、具有较高分辨率的物元可拓法引入到湿地水环境评价中,并基于盘锦双台河口湿地的生态环境和功能,以野外大尺度调查为研究基础,将湿地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2010年汛期、非汛期、冰封期各区水质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核心区的水质属于Ⅲ级或Ⅳ级,好于缓冲区(Ⅳ级)和实验区(Ⅴ级)。综...  相似文献   
13.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对温室秋冬茬番茄生长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田间小区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秋冬茬温室番茄生产中对温室地温、土壤理化特性、土壤保墒能力、CO2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提高地温2~4℃;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可以很好地改善土壤理化特性,并可以提高土壤的保墒能力和温室内CO2浓度。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中草药对鸡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将所选中草药按常规法制备水提取物,用平板打孔法、试管法和中药平皿稀释法检测中草药煎液对鸡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所选中草药中,有6种中草药对鸡O5型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有5种中草药对鸡O8型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其中,对于鸡O5型大肠杆菌,以黄芩和连翘抑菌作用最强;而对于鸡O8型大肠杆菌,以地榆和连翘抑菌作用最强。因此,中草药对鸡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下,辽沈Ⅲ型日光温室内青椒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生长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内中部青椒的长势(株高、茎粗)明显优于前部和后部;并且青椒株高或茎粗沿温室跨度方向均呈抛物线变化。  相似文献   
16.
利用“3S”技术建立盘锦湿地信息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充分吸收以往盘锦湿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3S”技术,采用直接判读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解译方法,建立盘锦湿地信息系统,实现了湿地识别、类型划分、面积计算和管理信息存储等功能,较系统地确定了采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开展湿地资源宏观调查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温室基本结构的分析,在借鉴辽沈I型日光温室的基础上,设计出经济型日光温室。该温室首次采用混凝土柱和垛土壤共同承担骨架的荷载,使垛土墙受力明显减小,避免了垛土墙水易坍塌现象,增加温室的耐久性。设计出的经济型日光温室造价为2.8666万元/667m^2(不包括工作间),比相同跨度的辽沈I型日光温室节省造价2万余元。通过对经济型日光温室、辽沈I型日光温室、竹木型日光温室年产值与年投入(运行费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产值与年投入之差分别为11077元、9865元、3773元。  相似文献   
18.
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辽沈Ⅰ型节能日光温室(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少春  王铁良 《新农业》1998,(11):47-49
  相似文献   
19.
双台河口湿地芦苇对造纸废水中重金属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辽宁盘锦双台河口芦苇湿地芦苇样品对造纸废水中Cu、Zn、Pb、Cd的净化进行模拟试验,研究分析了芦苇在不同生长期对Cu、Zn、Pb、Cd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芦苇在拔节期对Cu、Zn、Pb、Cd的净化效果最好;在发芽期和展叶期对Pb的净化率最大,分别为21%和30%;在拔节期和成熟期对Zn的净化率最大,分别为53%和29%;在抽穗期对Cd净化率最大,为40%。在芦苇整个生长期内,芦苇根组织对Cu、Zn、Pb、Cd的吸收量均为最大,其次为茎组织,而叶组织对其的吸收量最小。整个植株对Cu、Zn、Pb、Cd的吸收能力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吸收量大小顺序为:Pb>Zn>Cu>Cd。芦苇根系对Cu、Zn、Pb、Cd的吸收量分别显著性的高于茎和叶(p<0.05);而芦苇茎对Zn和Cd的吸收量与叶对Zn和Cd的吸收量。都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探讨盘锦双台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对造纸废水的净化作用,于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场的试验池内,通过构建模拟天然湿地-即盘锦双台河口湿地的小试装置分析芦苇各生长期、土壤不同层次上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芦苇各生长期在3个层次土壤微生物数量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从发芽期除真菌数量在20~40cm,40~60cm土层没有明显规律外,细菌、放线菌、0~20cm土层的真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数量开始逐渐上升,至拔节期达到最高,然后逐渐下降.土壤小同层次微生物数量除反硝化细菌的变化表现为20~40cm的数量>表层0~20cm的数量>40~60cm的数量,在芦苇拔节期外,在其他各生长期真菌数量变化没有明显规律.在芦苇拔节期细菌、放线菌、真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数量表现为表层0~20cm>20~40cm>40~60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