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6篇
农学   6篇
  2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1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探讨紫甘薯贮藏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规律,进一步选择最佳贮藏条件。以‘紫罗兰’甘薯为试验材料,设置7 ℃+75% RH(T1)、7 ℃+85% RH(T2)、7 ℃+95% RH(T3)、12 ℃+75% RH(T4)、12 ℃+85% RH(T5)、12 ℃+95% RH(T6)、16 ℃+75% RH(T7)、16 ℃+85% RH(T8)、16 ℃+95% RH(T9)共9个处理组合,研究不同处理的紫甘薯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和花青素含量差异,考察不同储藏条件对紫甘薯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贮藏过程中,紫甘薯含水量、淀粉含量和花青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不同温度和湿度处理比较发现,紫甘薯的含水量下降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随湿度增加而减慢;可溶性糖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随湿度增加而降低;淀粉含量的下降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减慢,随湿度增加而加快;花青素含量在12 ℃+85% RH条件下降较慢。综合考虑,12 ℃+85% RH是紫甘薯的最适贮藏条件, 研究为紫甘薯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2.
绍兴地区不同菱角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个不同品种的菱角进行种植,在相同的栽培管理模式下,进行定期观察、采收测产、经济性状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金菱1号值得在绍兴地区推广种植,南湖菱不适应当地种植,绍兴土菱可作为传统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43.
44.
我国西南小种植麦区主要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省市,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3 400万亩左右,为我国第三大小麦优势产区.但西南麦区小麦籽粒易发生穗发芽及穗萌,给小麦产量及商品性带来不利影响.据统计,小麦穗发芽可导致产量减少8%~15%左右,小麦价格降低10%~20%左右.减少小麦穗发芽、提高其商品性,是小麦减灾防灾的重要技术措施. 内江市农业科学院研究人员通过对西南区小麦种植户走访调查发现,小麦品种差异、极端气候、收获时机、晾晒不及时等因素都可能造成穗发芽的发生.针对以上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可有效减少穗发芽的发生.  相似文献   
45.
肉鸡肠毒综合症是近几年流行于20~40日龄商品肉鸡群的一种疾病,又称肉鸡"过料症",在山东、河北、江苏、东三省、京津冀地区普遍流行,地面及网上平养的商品肉鸡中都普遍存在,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虽然死亡率不高,但造成的隐性经济损失巨大,而且往往被肉鸡饲养户错误地认为是一般的消化不良,或被兽医临床工作认为是单一的小肠球虫感染.随着专家对此病病因和病理变化的进一步研究,此病很可能是一种"肉鸡复合型肠炎". 1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鸡群一般没有明显症状,精神和食欲均正常,仅是个别病鸡出现排稀薄、不成形、内含未消化饲料的粪便.随着时间的延长,整个鸡群开始腹泻,甚至发生水泻、粪便变得更稀薄,不成形、不成堆,比正常粪便所占面积大,粪便中含有更多未消化的饲料,呈浅黄色或淡黄绿色,有时可见西红柿或鱼肠样粪便.鸡群采食量开始下降,一般下降10%~20%,严重时可达30%以上.在发病的中、后期,部分病鸡可见兴奋不安、尖叫、头颈症状,之后瘫痪、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46.
猪圆环病毒感染是由猪圆环病毒(porcine clrcovirus,PCV)引起猪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导致猪体的免疫抑制,使其它疫苗的免疫应答失败,从而继发或并发其它细菌性疾病,增加疾病的治疗难度,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猪圆环病毒的致病性以及基因组差异可将其分为无致病性的猪圆环病毒Ⅰ型(PCV-1)和有致病性的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PCV-2可引起断奶仔猪的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PDIVS)、增生性坏死性肺炎(PIVP)、怀孕母猪的繁殖障碍以及幼龄仔猪的先天性脑震颤等疾病。  相似文献   
47.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俗称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养猪行业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PRRSV可分为欧洲型和美洲型两个基因型,前者主要流行于欧洲地区,后者主要流行于美洲和亚太地区.PRRSV型间差异显著,型内各毒株变异大.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欧洲和美洲两地区的分离株存在广泛...  相似文献   
48.
利用3种药剂及其不同浓度对甜瓜细菌性果斑病(BFB)带菌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并调查药剂处理后种子发芽率、鲜重、根长、过氧化氢酶活性、丙二醛、发病率和嫁接后表现,结果表明,福尔马林100倍液和果腐净一号900倍液处理对甜瓜细菌性果斑病带菌种子消毒效果、生长等综合表现较优。  相似文献   
49.
介绍了东港地区水田旅生稻的发生及危害状况,阐述了旅生稻现有种类及生育特点。同时,分析了旅生稻发生危害的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0.
生物质致密成型产品的生产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生物质是光能循环转化的载体。这里所指的是广义生物质能,包括植物种子、秸秆、树木、牧草、畜禽粪便以及生活有机垃圾等。狭义的生物质能是指各种作物秸秆、树叶、锯屑、蔗渣及农业、林业废弃物等。生物质具有资源丰富、分布比较均匀的特点,加之在其生长过程中吸收大气中的CO2,因此用工业技术开发利用生物质能,不仅有助于减轻温室效应和促进生态良性循环,而且可替代部分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成为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但是生物质的松散性、易燃性、低含碳量、不均匀性又成为工业化大规模利用以及储存和运输时所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