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8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稻瘟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研究报道也很多。但是,对稻瘟病在杂交水稻制种中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尚未见到报道。笔者根据多年的制种实践,总结了该病在制种中的发生规律并研究了防治技术。1 稻瘟病在杂交水稻制种中的发生规律1.1 制种亲本的抗性。稻瘟病主要危害母本,父本很少发生稻瘟病或发病较轻。究其原因,是父母本对稻瘟病的抗性不同所致。目前,生产上最常用的恢复  相似文献   
42.
为了指导贵州水稻两系不育系繁种生产,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从核心种子、原原种、原种的播种育秧、移栽、大田管理、生产地点的选择、生产方法、隔离条件及种子收获等多方面介绍了贵州水稻两系不育系6311S的繁种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43.
温敏核不育基因在籼型三系遗传背景下的育性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3个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6311S和360S与7个籼型质核互作型水稻雄性不育系及相应的保持系、3个恢复系配组,观察了51个组合的F1、19个F2及6个BC1的育性表现。结果表明:培矮64S温敏核不育性状由2对隐性基因控制,具有对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育性的强恢复基因;6311S温敏核不育性状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同时具有1对弱恢复基因;360S温敏核不育性状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但没有恢复基因。进一步利用4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311S组合F2群体中4个温敏核不育株与5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配组,研究了杂交F1的育性,表明在可育细胞质背景下,三系恢复基因对温敏核不育基因的表达没有影响;在不育细胞质背景下,三系恢复基因是温敏核不育基因表达的关键。由此提出了选育不育细胞质背景的光温敏核不育系和温敏核不育背景的质核互作型不育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44.
采用机械化大温室培育小苗、双株超稀寄插两段育秧栽培技术,研究了杂交水稻制种一期父本的增产优势,总结了应用配套技术。结果表明:双株超稀寄插两段育秧父本个性生长优势明显,秧苗素质好,有效穗多,花粉量充足,抽穗集中,花期适中,容易提高花粉密度;结合机械化大温室培育小苗,加强秧田栽培管理等配套技术,可提高制种异交结实率,使制种产量由2.25t/hm^2提高到3.975t/hm^2,最高产量可达5.25t/  相似文献   
45.
稻秆蝇在杂交稻制种中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TheincicenceregularityofChloropsoryzaeMatsumuraanditscontrolinhybridriceseedproduction王际凤(贵州省农科院水箱研究所5500...  相似文献   
46.
香型优质两系杂交水稻黔香优2000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温敏型两用核不育系360S与自育优质抗病恢复系Uni2000配组,育成香型优质多抗杂交水稻新组合黔香优2000.经2002-2003年贵州省杂交水稻区试鉴定和在不同生态区进行生产试验,黔香优2000平均产量分别为7 955.55和7 319.25 kg/hm2,与高产对照相当,且米质优,12项指标均达部颁优质米标准二级以上,其中9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标准一级.稻瘟病接种和自然鉴定结果表明,该组合抗稻瘟病.抗寒性亦强于对照.黔香优2000于2004年4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在贵州省中高海拔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47.
介绍了贵州省水稻研究所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成就。贵州省两系优质稻米品种示范种植不仅使稻农增收,也满足了消费者对优质稻米的需求。两用核不育系及两系法杂交水稻新组合的选育可协调杂交水稻品质和产量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