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9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13篇
林业   168篇
农学   111篇
基础科学   93篇
  128篇
综合类   809篇
农作物   69篇
水产渔业   99篇
畜牧兽医   482篇
园艺   122篇
植物保护   44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时代,我国乡村日渐走向没落,而"乡土社会"也似乎渐行渐远。但是,乡村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依然是情感的寄托,是留不住但是依然想留住的地方。面对留不住的乡村,我们是否应该做出努力?作者结合本人多次深入蓝田县石船沟村落研究的经历,试从乡土中国视角阐述乡村建设和振兴模式,探讨通过恢复"乡土社会"振兴乡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2.
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时代,我国乡村日渐走向没落,而"乡土社会"也似乎渐行渐远。但是,乡村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依然是情感的寄托,是留不住但是依然想留住的地方。面对留不住的乡村,我们是否应该做出努力?作者结合本人多次深入蓝田县石船沟村落研究的经历,试从乡土中国视角阐述乡村建设和振兴模式,探讨通过恢复"乡土社会"振兴乡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3.
994.
以北京奥林匹克国家森林公园为例,综合考虑园林设计的因素和实用性,对现代城市的园林规划进行简评。首先分析了城市边缘区域森林公园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边界景观的设计方法和使用功能;并对景观设计要素进行探讨,明确揭示空间形态与植物的相互作用关系;然后详细论述了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旨在为城市园林规划设计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为探究延边黄牛脂滴包被蛋白(perilipin,PLIN)基因遗传多态性及其对胴体和肉质性状的影响,试验选取70头30月龄健康延边黄牛公牛,采集颈静脉血液及其12~13肋间背最长肌以提取延边黄牛DNA样本,并测定胴体与肉质性状,采用直接测序方法检测PLIN基因SNP位点,结合延边黄牛胴体、肉质数据与PLIN基因遗传多态性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延边黄牛PLIN基因外显子3 103与156 bp处存在2个突变位点:g.103 C→T和g.156 T→C,均为错义突变。g.103 C→T位点存在CC、CT两种基因型,CC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0.81),C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0.90),表现为CT基因型个体脂肪含量、宰前重、胴体重、背膘厚均显著高于CC基因型个体(P<0.05);g.156 T→C位点存在TC、TT两种基因型,TT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0.83),T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0.92),表现为TC基因型个体的宰前重、胴体重及背膘厚均显著高于TT基因型个体(P<0.05)。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延边黄牛在PLIN基因外显子3的2个SNPs位点均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P>0.05),杂合度较低,属于低度多态(PIC<0.25)。综上,PLIN基因g.103 C→T和g.156 T→C位点对延边黄牛部分胴体与肉质性状存在一定影响,该位点可作为延边黄牛胴体、肉质性状的潜在标记,PLIN基因可以作为延边黄牛品种选育的候选基因和潜在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996.
正1头正常免疫的成犬诊断出犬瘟热的非典型症状。患犬表现为转圈、突发及失明。尸体剖检确诊为犬瘟热。视神经炎被确诊,仅呈现出了神经症状,这一发现在之前的犬瘟热病毒感染中从未描述过。聊城市动物医院的1头9岁已绝育的杰克罗索(犭更)有1周神经缺失的病史,包括失明。1周之前有嗜睡症状。咨询兽医师记录了无咳嗽、眼鼻分泌物及肺  相似文献   
997.
为了分析不同发育阶段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瘤胃菌群结构多样性,试验采用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抽提的4个阶段健康奶牛瘤胃内容物的细菌基因组总DNA进行OTUs聚类、超1(Chao1)指数、香浓(Shannon)指数及OTUs交叠分析。结果表明:哺乳犊牛瘤胃中主要以普氏菌属-7(46.0%)、毛罗菌科NK3A20(8.9%)、罗氏菌属(4.9%)为主;断奶犊牛瘤胃中主要以普氏菌属-7(31.0%)、毛罗菌科NK3A20(16.0%)、理研菌科RC9-gut-group(2.3%)为主;青成牛瘤胃内的普氏菌属-1(8.5%)、丹毒丝菌科UCG-004(7.5%)、反刍杆菌属(6.4%)、琥珀酸弧菌科UCG-002(5.4%)、普氏菌科UCG-003(4.9%)、理研菌科RC9-gut-group(4.6%)的相对丰度较高;成年牛瘤胃内的普氏菌属-1(38.0%)、琥珀酸弧菌科UCG-0019(4.5%)、理研菌科RC9-gut-group(2.3%)、普氏菌科UCG-003(2.2%)、琥珀酸弧菌科UCG-002(2.1%)、普氏菌属-7(1.5%)相对丰度较高。说明4个阶段中国荷斯坦奶牛瘤胃菌群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哺乳犊牛与断奶犊牛瘤胃菌群属丰度低、结构简单,青成牛与成年牛瘤胃菌群丰度高、结构复杂。  相似文献   
998.
试验旨在了解山东地区乳房炎牛奶中大肠杆菌的污染状况及耐药情况。选择山东省3个地区的规模化奶牛场共采集227份牛奶样品,采用细菌学方法对大肠杆菌进行分离鉴定,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分离菌对11种常规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方法对常见的13种耐药基因、8种毒力基因和Ⅰ类整合子基因盒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227份牛奶样品中共分离出71株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对1种及1种以上抗菌药耐药的菌株达到77.5%,多重耐药率为15.5%,其中对多黏菌素耐药率为52.2%,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为39.4%,而所有菌株均对新霉素表现为敏感。PCR检测耐药基因、毒力基因和Ⅰ类整合子结果显示,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中blaTEM基因携带率为100%,其中全部为blaTEM-1基因,blaCTX-M基因携带率为32.4%,其中主要为blaCTX-M-15基因,没有检测到blaSHV、blaOXA基因;多黏菌素的耐药基因mcr-1携带率为29.6%;喹诺酮类耐药基因中aac(6’)-Ⅰb-cr基因携带率为29.6%,qnrB基因携带率为20.8%,没有检测到qnrA和qnrC耐药基因;对8种毒力基因检测分析结果显示,仅Hly毒力基因没有被检出,Ecs3703、Irp2基因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90.1%和63.4%,71株大肠杆菌中共有11株携带Ⅰ类整合子,检出率为15.5%,11株大肠杆菌携带6种耐药基因盒结构,最主要的耐药基因盒排列为dfr17-aadA5。本研究结果表明,山东地区乳房炎牛奶中大肠杆菌的耐药现象严重,携带毒力基因Ecs3703、Irp2的大肠杆菌可能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致病菌,Ⅰ类整合子的检测在细菌耐药性与基因携带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可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9.
为探明喷施微生物菌肥对广东丝苗香米产量形成及茎鞘物质转运特性的影响。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丝苗香米品种‘美香占2号’和‘象牙香占’为材料,设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3个质量浓度微生物菌肥处理(0.25 g·L~(-1)、0.50g·L~(-1)和1.00g·L~(-1))对香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干质量、株高、茎鞘物质转运特性和收获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微生物菌肥使2种丝苗香米增产幅度达到4.74%~27.02%,提高了丝苗香米各时期的总干质量。喷施0.25 g·L~(-1)和0.50g·L~(-1)菌肥处理显著增加了‘美香占2号’的千粒质量,不同质量浓度的喷施菌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美香占2号’的每穗总粒数。喷施0.50g·L~(-1)和1.00g·L~(-1)菌肥处理增加了‘象牙香占’抽穗后的干质量增量,而喷施0.25g·L~(-1)和0.50g·L~(-1)菌肥处理则显著提高了‘象牙香占’的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茎鞘物质转运率。研究认为喷施微生物菌肥能调控丝苗香米的每穗总粒数、千粒质量、各时期的干质量以及茎鞘物质转运特性,进而提高产量,其中以喷施0.50g·L~(-1)菌肥处理的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00.
近红外光谱技术已经伴随着微波光谱技术、化学计量学研究和电子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进一步发展而日益得到迅速的完善,该技术以其快速、无损、简便、高效等优点已被各领域广泛应用。农产品是目前人类生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组成部分,产品质量的优劣对人们健康生活具有重要影响。主要从近红外光谱识别技术的发展历程,通过光谱技术对农产品进行感官品质检测鉴定、掺假成分鉴别、品种鉴别、产地溯源等方面,详细探讨了目前此技术在各类农产品品质鉴定检测产品上取得的成果应用,并对今后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