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1篇
  10篇
综合类   79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条石鲷早期鳞被的形成和初生鳞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茜素红染色法对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早期发育阶段鳞片的形成和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结果显示条石鲷鳞片的起始中心有3个,分别是鳃盖后缘、侧线上方和尾柄处。在水温为24~27℃的人工培育条件下,20日龄在这3个起始中心最早出现鳞片,鳃盖后缘至胸鳍基部的鳞被向上下前后扩展,胸鳍后缘的侧线上方鳞被向下和向前后扩展,尾柄处的鳞被前后扩展,头顶部的鳞被向四周扩展,到40日龄时鱼体全身被鳞进入幼鱼期。通过观察还发现,鳞片向下方发育的速度快于上方,上下方向的发育速度快于前后方向。向前扩展到鳃盖后暂停,向后发育到达尾柄末端,最后出现鳞片的部位是鳃盖。条石鲷鳞片为栉鳞,较细小。在鱼体的同一时期同一部位,鳞片的大小存在较大的差异。初生鳞鳞嵴(环片)数目与发育阶段的关系可用二次方程表示。  相似文献   
82.
为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检测番茄中苯醚甲环唑残留的方法,该研究优化了样品前处理以及LC-MS/MS质谱条件(离子化方式为电喷雾电离,以母离子m/z 406.1以及裂解离子m/z 251和m/z 337进行定性分析,定量离子为m/z 251)。结果显示,正己烷提取番茄中苯醚甲环唑效果较好,无需净化可以直接上机检测。方法标准曲线线性良好,R2=0.998,最低检出限为2.0 ng/ml,回收率为80.5%~101.0%,RSD≤4.68%。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时间短、灵敏度高、定性定量准确,检测效率高。  相似文献   
83.
不同灌溉方式对榆林沙区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膜下滴灌(MG)、露地滴灌(DG)、交替隔沟灌(JG)、沟灌(GA)和漫灌(CK)5种灌溉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影响的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合榆林沙区的最有效的节水灌溉方式。结果表明:(1)MG处理的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状况优于其他灌溉方式。整个生育期,MG处理的株高、茎粗以及叶片SPAD值均高于其他处理,且显著高于CK(P0.05)。除苗期外,不同处理的株高、茎粗及SPAD值均表现为MGDGJGGACK。(2)在整个生育期,MG处理的马铃薯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其他处理,且显著高于CK(P0.05)。(3)MG处理的马铃薯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不同处理马铃薯的商品薯率和小区产量均表现为:MGDGJGGACK,MG处理分别较DG、JG、GA和CK增产6.2%、18.3%、29.7%和43.1%,分别较DG、JG、GA和CK增收7.3%、22.5%、41.1%和65.6%,并且分别比JG、GA和CK节水21.4%、30.2%和54.2%,节水效果明显。总体来看,同其他4种灌溉方式相比,膜下滴灌是榆林沙区马铃薯生产中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84.
根系是植物重要吸收器官,其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植物养分吸收功能.近年,国内外有较多关于酸雨或稀土单独影响植物根系的研究,但二者复合污染对植物根系的影响却鲜见报道.  相似文献   
85.
干旱及增强UV-B胁迫对金荞麦光合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雯  张益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463-6467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和增强UV-B辐射对金荞麦光合色素的影响,以期为金荞麦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测定金荞麦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和UV-B辐射处理下光合色素的含量,并计算光合色素比值。[结果]金荞麦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都随干旱程度的加重而降低,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在处理中后期基本随干旱程度的加深而有升高的趋势,在后期达到显著水平;在水分充足的状况下,增强的UV-B辐射降低了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了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在干旱胁迫下,增强的UV-B辐射提高了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结论]金荞麦光合色素对干旱胁迫敏感,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指示反映叶片受伤害程度,并反映土壤干旱水平;增强的UV-B辐射能减小由干旱胁迫带来的金荞麦光合色素变化。  相似文献   
86.
中国互联网目前发展态势良好、政府支持力度加大,在电商巨头争夺农村市场、农村格局形式变化情况下,扶贫工作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助力下进展顺利。但中国农村电商的发展还面临物流体系薄弱,专业型电商人才匮乏、居民思想陈旧,农产品标准化、特色化不足等问题。对此,提出了加快完善农村地区物流体系、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强农村地区人才培养、打造特色农产品等建议及具体措施,旨在解决农村地区电商现存问题,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贫困地区脱贫速度。  相似文献   
87.
为探讨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细胞凋亡潜在的调控机制,根据已知的细胞凋亡蛋白,利用在线工具BLASTP、pFAM和SMART在大豆疫霉蛋白组数据库中鉴定细胞凋亡同源蛋白并构建其进化树,通过转录组数据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在大豆疫霉生长、发育及侵染不同时期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大豆疫霉中共鉴定到13个细胞凋亡同源蛋白,包括核酸内切酶G(PsNUC1)、细胞色素c(PsCYCS)、凋亡诱导因子(PsAIF)、丝氨酸蛋白酶(PsHtrA-1、PsHtrA-2和PsHtrA-3)、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sPARP-1、PsPARP-2和PsPARP-3)和TatD核酸酶(PsTatD1、PsTatD2、PsTatD3和PsTatD4)。在进化上,PsNUC1、PsCYCS、PsAIF、PsHtrA-1、PsPARP-1、PsPARP-2、PsPARP-3、PsTatD1和PsTatD2与人及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同源蛋白亲缘关系较近,而与真菌相关蛋白亲缘关系较远,PsHtrA-2、PsHtrA-3、PsTatD3和PsTatD4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相关蛋白相似度更高,说明大豆疫霉细胞凋亡蛋白在进化中发生了较大变异。大豆疫霉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sHtrA-1和PsRARP-1在孢子囊阶段诱导表达,PsHtrA-2和PsRARP-2在游动孢子阶段上调表达,PsAIF、PsHtrA-3、PsRARP-1和PsRARP-2在侵染阶段明显诱导表达,PsCYCS在侵染阶段下调表达。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在大豆疫霉不同阶段的表达模式有较大差异,说明细胞凋亡在大豆疫霉生长、发育及致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8.
初步调查了冬季鄱阳湖湿地内湖鱼类资源现状及其体长、体重等性状数据,分析其生长特征。结果表明,鲤鱼、鲫鱼是湖区鱼类的优势种,四大家鱼数量和质量上都呈减少趋势;鱼类个体呈小型化和低值化态势,渔业资源面临一定压力。加强保护区渔业监测与巡护,争取生态补偿,改变湖区居民经济产业结构或能利于鄱阳湖渔业发展。  相似文献   
89.
王雯  易小林 《林业调查规划》2019,(4):201-205,219
实地调查海口市五个城市公园的园林植物种类和配置情况,结果表明,这些公园主要应用的园林植物共75种,隶属44科67属;常用的植物配置模式为乔木—灌木—草本和灌木—草本两种。选取白沙门公园入口处、万绿园节点、人民公园道路旁三处植物景观进行分析,提出在植物选择和植物配置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90.
为明确不同灌溉方式对陕北沙区马铃薯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影响,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观测系统,研究露地滴灌、膜下滴灌、沟灌、交替隔沟灌、漫灌等5种灌溉方式下马铃薯农田生态系统CO2排放通量的变化特征,估算各生育期碳排放量和生物固碳量,计算农业生产资料碳排放量和净碳值,评价碳平衡状况。结果表明,露地滴灌处理的累积碳排放量较膜下滴灌低3.06%,累积生物固碳量较其他处理高7.36%~22.41%,生产资料碳排放量较其他处理低3.85%~25.87%,净碳值较其他处理高11.28%~52.13%。露地滴灌是增强陕北沙区马铃薯农田固碳减排能力的适宜节水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