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2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32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昆虫发出的各种声音具有种间特异性,是非常可靠的分类依据。利用这一特性,本实验旨在探索一种对昆虫自动分类的新方法。本实验录制了红脂大小蠹、云南切梢小蠹、短毛切梢小蠹和华山松大小蠹4种小蠹虫的胁迫声,利用Adobe Adition2.0对每个声音文件进行降噪,再将其截取成只含有一个脉冲组的声音片段。在MATLAB环境下对这...  相似文献   
52.
硫酸铝对苏打盐碱土中氟迁移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土柱淋洗法,研究不同铝氟摩尔比下苏打盐碱土中氟的迁移过程及pH值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苏打盐碱土施铝后,能够明显降低淋洗液的pH值,与空白相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并且随着淋洗次数和铝相对含量的增加,pH值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同铝氟摩尔比作用下,氟在碱土中的迁移动态及总淋失率存在较大的差别。随着淋洗次数的增加,1∶1处理的每次淋失率变化较缓,(1∶2)~(1∶4)处理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1∶5)~(1∶7)处理明显下降。与对照相比,苏打盐碱土上施用硫酸铝可以降低氟在土壤中的总淋失量,进而可以减少土体中的氟向地下水中的迁移,降低人畜通过饮用地下水而带来的摄氟量。但是氟总淋失率的降低程度与铝的相对含量有关,其中1∶4铝氟处理的总淋失率相对较高,而1∶1处理的淋失率相对较低。这可能与添加硫酸铝后苏打盐碱土的pH值变化、铝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数量变化、土壤胶体带电性变化及土壤自身铝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53.
现代农业的本质是市场农业,对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生产技术条件、农产品质量安全、产供销一体化及相适应的社会环境都提出了很高要求.而农业综合执法正是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即全面加强农业综合执法,通过强化综合执法力度,通过法制手段来切实保障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才能真正推动现代农业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54.
通过野外观察和实验室可控条件下的测定,研究了杨小舟蛾蛹的羽化日节律特征和第1 4代羽化进程差异,统计了各代次羽化率和历期,分析了其羽化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杨小舟蛾蛹羽化表现为“驼峰型”节律特征,羽化高峰出现在4:00和17:00;其1 4代蛹在相同羽化条件下羽化进程存在差异,羽化完成总虫数80%所需时间逐渐缩短,相同世代雌雄羽化高峰间隔也逐渐缩短;杨小舟蛾蛹1 4代在相同羽化条件下的平均羽化率间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31.41±1.16)%、(43.67±1.84)%、(38.20±1.39)%和(27.81±2.42)%;各代羽化历期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10.71±0.45)、(8.56±0.17)、(6.88±0.68)、(6.43±0.66)d。羽化影响因子分析表明:不同温度和湿度处理间羽化率存在显著差异,较好的组合为光期温度(30±1)℃、暗期温度(24±1)℃,光期湿度(50±10)%、暗期湿度(70±10)%,光周期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5.
李雷  王鸿斌  张洋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723-11725
[目的]探究不同土壤pH和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酸化土壤中百菌清的残留规律。[方法]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pH和土壤含水量对酸化土壤中百菌清残留的影响。[结果]分别对于不同的pH和不同的含水量,土壤中的百菌清残留量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呈现逐渐减少趋势,其中,试验在开始的前3 d土壤中的百菌清残留量减少速度都很快,在3~7 d百菌清残留量减少速度稍有减缓,7 d之后百菌清残留量进入一个平稳缓慢的减少过程。[结论]为土壤环境的修复以及维持耕种系统的健康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6.
吉林省西部盐化黑钙土区芝麻水肥耦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芝麻为供试作物,以吉林省西部的盐化黑钙土为供试土壤,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回归设计(311—B方案),通过人工控制条件下的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供水、不同氮和钾施用量条件下,芝麻的水肥耦合效应。结果表明:水是肥效发挥好坏的重要限制因子;氮、钾、水三因素对芝麻的增产效应次序为水>氮>钾,三因素配合效应>二因素配合效应>单因素效应;水分是氮、钾二因子协调发挥作用的重要限制因素,在供水充足的情况下,适当的提高氮、钾肥的用量,可使产量增加;对芝麻来说,获得高产的氮、钾、水最佳施用方案为:浇水量为380.6~405.5mm;P2O5施用量为45.0kghm-2的情况下,N施用量为70.0~95.0kghm-2,K2O的施用量为77.4~101.6kghm-2。  相似文献   
57.
松辽平原玉米带黑土不同耕作制度下的土壤侵蚀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田间调查和土壤肥力指标分析,探讨了松辽平原玉米连作黑土在不同的耕作制度下所形成两种不同构型剖面土壤侵蚀特征。结果发现,“平面型”剖面构型比“波浪型”剖面构型的土壤结构优良,土壤物理肥力水平较高;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是造成土壤侵蚀的重要原因,而坡地土壤侵蚀又是造成土壤质量退化的主要原因。不同的耕作制度下,土壤的抗侵蚀性有较大的差异,“平面型”剖面的侵蚀率平均为2.88,“波浪型”剖面的侵蚀率平均为3.17。  相似文献   
58.
油松挥发性物质分析及红脂大小蠹的触角电位反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布于山西的油松树脂中的挥发性物质主要成份为(R)-( )-α-蒎烯、(S)-(-)-β-蒎烯和(S)-( )-3-蒈烯,占萜烯总量的97%以上,其中(S)-( )-3-蒈烯的比例最大,另外还有香叶烯、( )-柠檬烯、莰烯、孟二烯和水芹烯等成份.触角电位反应中,雄性红脂大小蠹对油松挥发性物质中(S)-(-)-α-蒎烯、柠檬烯和(S)-( )-3-蒈烯的反应较为强烈,而雌性红脂大小蠹对油松挥发性物质中(S)-( )-3-蒈烯、柠檬烯、(S)-(-)-α-蒎烯和香叶烯的反应较为强烈.雌性红脂大小蠹较雄性红脂大小蠹对这些挥发性物质更为敏感.寄生于我国油松的红脂大小蠹对树体挥发物的反应与原产地美国有较大的差异,产生变化可能与寄主挥发物成分和环境变化有关,但其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9.
以云南省曲靖地区受蠢害的云南松林为调查对象,对林内濒死树上的纵坑切梢小蠢虫和横坑切梢小蠢虫在树干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这两种小蠢虫整体平均分布的格局及不同种的聚集分布的特点。明确了树干各段两种小蠢虫的数量比例,为测报和信息素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0.
土壤对硝基苯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全面评价硝基苯的环境行为,研究了硝基苯在土壤中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土壤对硝基苯的吸附经历了快速吸附、减速吸附和平衡吸附3个阶段,吸附时间在10h以上吸附达到平衡;在2种供试土壤对硝基苯的吸附试验中发现:苏打盐碱土的饱和吸附量约为10000μg.g-1,草甸黑土的饱和吸附量在20000μg.g-1以上,这表明草甸黑土对硝基苯的吸附能力强于苏打盐碱土;对3种有机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1.37、26.78、29.42g.kg-1的草甸黑土进行吸附试验,采用Langmuir型等温吸附曲线拟和,确定的饱和吸附量的质量分数分别是20143.5、25077.3、31924.7μg.g-1,表明随有机质量的增加,土壤对硝基苯的吸附能力增大,有助于硝基苯活性和毒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