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1.
布置了三叶赤楠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插穗宜选1-2年生枝条的中部茎段;激素种类及浓度处理宜选用500 mg/L的IBA或NAA浸泡30 min,能极显著提高扦插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十五”前后主栽粳稻品种纹枯病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苏省"十五"前后主栽的64个常规粳稻品种进行2年纹枯病抗性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纹枯病发病程度及趋势在年度间、同年度重复间表现一致;早、中熟晚粳品种对纹枯病抗性相对较好,其次是迟熟中粳,中熟中粳品种抗性相对较差;参试品种中没有发现抗病或高度抗病品种,8个中抗品种分布于不同生育期类型。对水稻抗纹枯病鉴定方法和评价标准以及抗纹枯病育种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主要探究名优茶生产茶园夏秋茶采摘对翌年春茶产量影响。试验表明施肥组的发芽密度、百芽重及鲜叶产量均高于对照组与采摘组。施肥组的发芽密度最高,为95个/1109cm2。采摘组最低,为88个/1109cm2。4月6日芽叶组成汇总表表明三个组中均为一芽二叶成分最高,单芽头与对夹叶含量较低。一芽三叶百芽重施肥组重量较其他两组高,产量测定表明,施肥组产量略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不同有机添加物对叶底红生根壮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叶底红试管苗为材料,以1/2MS+IBA0.5 mg/L+蔗糖30 g/L+活性炭1 g/L为基础培养基,对根系、颜色、株高及最大叶的长和宽等不同形态指标进行加权分析,研究香蕉、椰汁、马铃薯、蛋白胨等4种培养基添加物对试管苗生根壮苗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有机添加物对生根壮苗的促进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椰汁、香蕉、蛋白胨、马铃薯。  相似文献   
15.
角茎野牡丹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双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两种部位插条(顶部和中部)、6种不同NAA浓度对角茎野牡丹扦插生根的影响,同时研究了5个不同时间扦插对角茎野牡丹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00 mg/LNAA处理顶部插条效果最好;在5月和11月采用100 mg/LNAA处理顶部枝条2 h扦插效果最好,其余时间扦插效果都不理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蘖角度是水稻重要株型性状,合理的分蘖角度是培育理想株型、达到高产育种的一个关键因素。【方法】以控制水稻分蘖角度增大的显性主效数量基因TAC1为研究对象,构建不同品种背景下的TAC1近等基因系,通过单本栽插、多本栽插/高产栽培以及纹枯病菌接种鉴定,分析TAC1对其他农艺性状、纹枯病抗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同一背景近等基因系之间比较,TAC1使水稻品系分蘖角度增加,有利于减轻纹枯病危害,对其他农艺性状无不利影响。在高产栽培条件下,不同背景TAC1系有效穗数均多于tac1系;籼稻特青背景下,TAC1系结实率、千粒重及单株产量均高于tac1系;美国稻Lemont背景下,TAC1系结实率、千粒重及单株产量均低于tac1系;粳稻武陵粳1号、镇稻88背景下,TAC1系结实率和千粒重均略低于tac1系,单株产量略高于tac1系,差异不显著。加工及外观品质方面,特青TAC1系优于tac1系,武陵粳1号、镇稻88以及Lemont背景TAC1系较tac1系有劣化趋势,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叶片较长的籼稻品种,适宜的分蘖角度范围较窄,叶片较小的粳稻品种,适宜的分蘖角度范围较宽。适当增加水稻品种的分蘖角度,有利于减轻纹枯病危害。TAC1可用于株型紧凑型籼稻品种及粳稻品种的株型改良。  相似文献   
17.
以美王冠为试验材料,研究插穗部位、植物生长调节剂、基质组合及不同季节对其扦插繁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插穗部位中,基部枝条为插穗的扦插成活率最高为85.73%;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中,200mg/m L生根粉(ABT3)浸泡的扦插成活率最高为93.37%;不同扦插基质中,红壤为基质的扦插成活率最高为82.08%;秋冬交替季扦插成活率86.7%,明显高于春夏交替季扦插成活率40%。在秋冬交替季选择木质化程度高的枝条为插穗、红壤土为基质、用ABT3浸泡60 min进行扦插可获得较好的扦插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寻找植源性杀线虫活性材料,利用Bursaphelenchus xyluplilus和Meloidogyne incognita作为室内离体生测目标,测定了油茶籽饼等植物材料的杀线活性,以及茶皂素制剂和油茶籽饼对作物根结线虫的盆栽和大田防效。结果表明,油茶籽饼、茶果皮和茶籽粗提物均具有较强的杀线活性,当粗提物浓度为10 mg·mL-1,作用72 h,B.xyluplilus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0%、100%和100%;作用48 h,油茶籽饼和茶籽粗提物对M.incognita达到中强杀线活性,其毒力有明显浓度效应;茶皂素制剂对番茄根结线虫病有良好盆栽防效,用茶皂素(有效含量)1.5和0.75 g·kg-1处理盆土30 d后,番茄的根结和M.incognita 2龄幼虫(Juvenile 2,J2)均下降,对番茄苗期生物量有明显的增加。在瓜蒌出苗前1周,沟施油茶籽饼,用量2.5 t·hm-2时对大田瓜蒌根结线虫病有较好的防效,显著抑制土壤中J2的增殖,对瓜蒌的挂果数和果径有一定的增加。该文首次报道油茶副产物对作物线虫病害的盆栽和田间防效,为直接利用油茶籽饼或茶籽等防治作物的根结线虫病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常规水稻品种的种性在自然生长过程中易受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变化。文章着重阐述影响常规水稻种子种性变化的因素,并针对各种因素提出一些针对措施,做好常规水稻种子的提纯复壮工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