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安徽省4种寄主南方根结线虫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鉴定安徽省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木耳菜(Basella rubra)和小叶黄杨(Buxus sinica)上的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种类,并比较不同RKN种群间形态差异,运用形态学和酯酶同工酶凝胶电泳特征条带分析方法对安徽省4种寄主南方根结线虫进行种类鉴定。形态学观察和酯酶同工酶凝胶电泳特征条带分析结果均表明:栝楼、桔梗和木耳菜上的RKN均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小叶黄杨上的根结线虫肥西种群为南方根结线虫(M. incognita)疑似种,酯酶同工酶凝胶电泳特征条带分析结果将其确定为南方根结线虫(M. incognita),木耳菜和小叶黄杨上发生的南方根结线虫为安徽省新种。该研究结果为本地根结线虫防治、南方根结线虫生理分化研究、种群和寄主间关系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2.
以‘福龙两优29’和‘两优培九’为材料,对生育后期的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系数等持绿性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库源关系做了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整个生育后期‘福龙两优29’叶绿素含量的下降速度要快于‘两优培九’,叶面积系数大小和下降速度与‘两优培九’差异很小;产量形成过程中,前期‘福龙两优29’的产量大小及增幅均弱于‘两优培九’,后期则均强于‘两优培九’;‘福龙两优29’属于"库"限制型品种,在今后的生产栽培中应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去加强其"库"容量。  相似文献   
23.
设计一种热风式相变陶瓷散热器可将几种高效的蓄热相变材料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对其进行优化、封装外形设计,使其最大化解决温室多余热能的储存和释放,对温室的热能利用有一定的可控性,在离不开能源的当今,对热能的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24.
选择4个赫蕉品种,在漳州市五峰农场场区进行露地栽培和设施盆栽种植,观测其生长状态、开花情况和病、虫害发生。赫蕉地栽生长势强于盆栽,地栽赫蕉植株高、花期长、花量大;盆栽赫蕉较地栽有所矮化,花期短、花量少。  相似文献   
25.
牡丹嫩枝生根的细胞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成仿云  王龙平 《园艺学报》1993,20(2):176-180
  相似文献   
26.
叶底红花芽分化期叶片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叶底红花芽分化期叶片中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玉米素(ZR)和脱落酸(ABA)等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这4种激素均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其中GA3和ZR含量在花芽分化基本完成时均达到高峰,相反IAA含量处于低谷;ABA含量在花芽分化中期达到高峰,而此时GA3和ZR含量处于低谷;内源激素含量峰、谷时间和叶底红花芽分化的完成时间相一致;4种激素含量的变化均达到极显著差异。研究表明这几种激素均与叶底红花芽分化密切相关,高水平的ABA/IAA、ZR/IAA、ZR/GA3有利于花芽分化,高水平的ABA/GA3有利于花芽孕育。  相似文献   
27.
宣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是安徽五个茶叶主产市之一。近年来,宣城市新建良种茶园(主要为白化和黄化品种)面积不断扩大。伴随而来的新建茶园杂草防除工作成为茶园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文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宣城市下辖县市区开展茶园杂草防控调查,为研发绿色安全高效的茶园控草技术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宣城市茶园主要控制草害方式中人工除草最高,为91.77%,机械除草和化学除草剂除草排在2、3位,分别为32.91%和28.48%。覆盖防草布和间作绿肥使用率为17.09%和15.19%。宣城市茶园以人工除草为主,成本偏高,茶农接受绿色控草技术意愿高(83.54%),但实际使用率偏低。因此需加强绿色控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降低现有绿色控草技术的实施难度,为宣城茶产业绿色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8.
为了明确柠檬不同种质花粉的形态特征及各种质之间的亲缘关系,为柠檬种质的鉴定和创新利用提供重要的参考,本研究以10份柠檬种质的花粉为试材,通过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对花粉形状,花粉大小及花粉外壁纹饰等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柠檬花粉存在形式为单粒,花粉粒外部形态呈圆球形、近长球形或长球形,具有4~5条萌发孔沟,萌发孔沟沿极轴方向以等距环状分布,沟长直达两极。不同种质的花粉形状、花粉大小、花粉外壁网眼密度和网眼大小等均存在差异。极轴长33.56~41.20 μm,赤道轴长22.06~33.70 μm,花粉大小(P×E)为844.90~1385.98 μm2。花粉外壁纹饰为网状雕纹,网脊宽为0.39~0.88 μm,网眼直径为0.87~1.68 μm,网眼表现为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多角形。花粉大小等级为中等,极面观为四裂圆形或五裂圆形,赤道面观为圆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10份柠檬种质在花粉形状、大小、外壁纹饰等方面表现出多样性,可作为区分柠檬不同种质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