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高温与植物耐热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对植物造成损伤并诱导植物产生热激反应。通过适当高温热驯,植物的耐热性将得到提高。热激蛋白、植物激素、抗氧化系统、膜脂等包含在植物耐热性中。其中,热激蛋白是植物耐热性的重要因子,而膜脂中饱和脂类的增加将提高植物的耐热性和细胞膜的稳定性。脱落酸和水杨酸预处理、激活植物抗氧化系统也能提高植物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92.
为了解不同杀虫剂对井上蛀果斑螟卵的触杀作用,采用浸渍法测定了辛硫磷、丙溴磷、乙酰甲胺磷、高效氯氟氢菊酯、杀虫双、除虫脲、噻嗪酮、阿维.哒螨灵、吡虫.三唑磷等9种药剂对井上蛀果斑螟卵的触杀效果。结果表明:2.5%高效氯氟氢菊酯EC 600倍液,对井上蛀果斑螟卵的触杀效果最高,校正死亡率达98.67%;40%辛硫磷EC 250和500倍液、30%乙酰甲胺磷EC 300倍液、37%噻嗪酮SC 250倍液、20%吡虫.三唑磷EC 150倍液处理,校正死亡率均在90%以上。此外,40%辛硫磷EC 1 000和1 500倍液、40%丙溴磷EC 2 000和2 500倍液、30%乙酰甲胺磷EC 6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 800倍液、25%杀虫双AS 100和150倍液、25%除虫脲2 500倍液、8%阿维.哒螨灵EC 1 500倍液和20%吡虫.三唑磷EC 150倍液的触杀效果均高于80%。综合试验结果考虑,防治井上蛀果斑螟,可使用40%辛硫磷EC 500~1000倍液、30%乙酰甲胺磷EC 300~6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 600~800倍液、37% 噻嗪酮SC 250倍液和20%吡虫.三唑磷EC 100~150倍液对该虫的卵期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93.
以哈尼梯田纯系品种粳型红米稻月亮谷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其产量及干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25.0 kg/hm2的施氮范围内,该水稻品种的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低氮(0~50 kg/hm2)、高氮(100~125 kg/hm2)水平下的产量均表现较低,平均为3 118 kg/hm2,而中等供氮(67.5~75.0 kg/hm2)水平下的产量表现较高,平均为3 481 kg/hm2。高施氮量显著降低了红米稻的穗粒数、结实率、收获指数,低施氮量显著降低了干物质积累量和有效穗数,中等施氮量产量构成因素之间关系达到最佳的协调状态,累积的干物质能高效转运到产品器官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氮肥运筹协调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是获取哈尼梯田红米稻高产和稳产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4.
田学军 《蜜蜂杂志》2001,(12):26-27
要实现养蜂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养蜂业、生态及社会的协调发展 ,必须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蜜蜂资源和蜜粉植物资源 ,保持蜂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推进蜜蜂授粉产业  相似文献   
95.
论养蜂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各国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基本原则。要实现养蜂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养蜂业,生态,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必须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蜜蜂资源和蜜源植物,保持蜂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推进蜜蜂授粉产业。  相似文献   
96.
从资源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及高品位推进战略诸方面论述了竹业经济发展方略。  相似文献   
97.
用5%首乌蜜精溶液和天然纯蜂蜜给3~5龄家蚕(BombyxmoriL.)幼虫添食。结果表明,首乌蜜精提高了家蚕幼虫的茧质,千克茧粒数、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高于蜂蜜组,蜂蜜组高于对照组。由此证实,首乌蜜精具有加速生长发育、调节物质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摸清蒙自枇杷根腐病病株根际土壤真菌区系分布,为有效可持续防控枇杷根腐病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五点取样法采集土壤样品,稀释平板法在PDA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获得114株枇杷根腐病病株根际土壤真菌,经显微镜形态鉴定。109株真菌鉴定为以下24种:Absidia corymbifera、Absidia cylindrospora、Absidia spinosa、Acremonium cerealis、Acremonium murorum、Aspergillus niger、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Colletotrichum dematium、Fusarium flocciferum、Mucor circinelloides f. janssenii、Mucor circinelloides f. wsitanicus、Penicillium atrovenetum、Penicillium canescens、 Penicillium chrysogenum、Penicillium corylophilum、Penicillium daleae、Penicillium digitatum、Penicillium nigricans、Penicillium oxalicum、Penicillium saceulum、Penicillium variabile、Pythium intermedium、Trichoderma strigosum、Verticillium fungicola,分属于11个属,其中青霉属(Penicillium)是优势属,另外5株真菌属于担子菌。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豌豆根部对热胁迫的生理响应,进而分析高温对豌豆生长发育影响的生理学基础。[方法]通过测定热驯(37℃)、热驯预处理再热胁迫(37~44℃)和直接热胁迫(44℃)的豌豆幼苗根的一些生理指标变化,探讨热胁迫对根生长、细胞膜损伤、膜脂过氧化物和抗氧化剂的影响。[结果]热胁迫(44℃)可抑制幼苗根生长,导致相对含水量(RWC)、细胞膜热稳定性(MTS)和抗坏血酸(AsA)含量下降,致使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升高 经37℃热驯预处理再44℃胁迫处理的幼苗的根长、MTS和AsA含量明显高于直接热胁迫处理的。[结论]热驯预处理能适当提高豌豆根对后继热胁迫的耐性。高温胁迫对豌豆根部造成的不利影响,将直接影响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豌豆产量。  相似文献   
100.
豌豆对高温胁迫的某些生理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测定高温胁迫下豌豆(Pisum sativum L.)幼苗电导率、丙二醛(MDA)、抗坏血酸(Vc)变化及下胚轴生长,探讨高温胁迫影响豌豆生长发育的生理原因。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使豌豆细胞膜完整性受损,抗氧化剂含量下降,膜脂更多地被过氧化,下胚轴生长受到抑制。豌豆对高温胁迫的以上生理响应可能是高温导致豌豆品质下降和减产的重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