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杂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杂草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绿化价值、育种价值和其他价值等5个方面论述了杂草作为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与途径,以期为正确评价杂草、科学管理杂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2.
为明确上海市水稻田千金子对乙酰辅酶A羧化酶 (ACCase) 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抗性发生情况及可能存在的抗性机制,在上海市千金子发生严重地区的水稻田共采集51个种群,采用单剂量抗性甄别法测定了不同千金子种群对3种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抗性水平,扩增和比对了靶标酶ACCase基因部分片段的差异。结果显示:在氰氟草酯105 g/hm2有效成分剂量选择压下,8个千金子种群标记为抗性种群,6个种群为发展中抗性种群;在噁唑酰草胺 120 g/hm2有效成分剂量选择压下,4个千金子种群标记为抗性种群,5个种群为发展中抗性种群;在精噁唑禾草灵62.1 g/hm2有效成分剂量选择压下,6个千金子种群标记为抗性种群,2个种群为发展中抗性种群。对15个抗性千金子种群靶标酶基因片段的测序发现,9个种群共发生了4种ACCase基因突变类型,分别为ACCase基因 1999 位点色氨酸 (TGG) 突变为丝氨酸 (TCG)、1999位点色氨酸 (TGG) 突变为半胱氨酸 (TGT)、2027位点色氨酸 (TGG) 突变为丝氨酸 (TCG) 以及2027位点色氨酸 (TGG) 突变为半胱氨酸 (TGT/TGC)。其中,5个抗性千金子种群ACCase 基因突变频率均大于60%。研究表明,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抗性千金子在上海市部分地区发生已较为严重,ACCase 基因突变是导致不同千金子种群对该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3.
2015—2016年开展了1.4%甲磺·五氟·异噁颗粒剂对水直播稻田杂草防除效果、水稻生长安全性和后茬作物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56 d,1.4%甲磺·五氟·异噁颗粒剂231.0-588.0 g/hm~2对水直播稻田稗[Echinochloa crusgali(Linn.)Beauv.]、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L.)Nees]、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 L.)、水苋菜属和鳢肠[Eclipta prostrata(L.)L.]等杂草的株数防除效果分别为99.5%-100.0%、95.4%-100.0%、100%、88.0%—99.0%和100.0%,总草株数防除效果均显著优于其单剂对照和常规除草剂20%苄嘧·丙草胺可湿性粉剂450.0 g/hm~2;与人工除草1次相比,该药在231.0-378.0 g/hm~2剂量下对水稻茎蘖数、株高、地上部鲜重、根长和地下部鲜重等生长指标均无不良影响,增产幅度为2.3%—8.8%;对翻耕和免耕条件下分别种植移栽油菜、大麦、小麦、蚕豆和豌豆等5种后茬作物生长无不良影响。1.4%甲磺·五氟·异噁颗粒剂具有环境友好、使用方便、持效期长、杀草谱广等特点,231.0—294.0 g/hm~2—次撒施即可解决水直播稻田整个生长季杂草危害,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4.
为探明稻田常用除草剂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急性毒性效应,采用半静态试验方法,研究氢氟草酯(茎叶除草剂)、五氟磺草胺(芽前除草剂)和氟酮磺草胺(芽前除草剂)3种除草剂商品制剂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氢氟草酯、五氟磺草胺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96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602 5 mg∕L、40.622 5 mg∕L,氟酮磺草胺对克氏原螯虾的96 h半致死浓度大于100 mg∕L。3种农药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毒性大小依次为:氢氟草酯>五氟磺草胺>氟酮磺草胺,其中氢氟草酯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毒性等级为高毒,五氟磺草胺和氟酮磺草胺对克氏原螯虾幼虾均为低毒。研究认为,五氟磺草胺和氟酮磺草胺可在稻-虾共作生产中按常规剂量使用,而氢氟草酯按常规剂量(推荐使用最高剂量为0.209 9 mg∕L)使用可能存在较大的风险,应注意施用方法和对施用剂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